美文摘抄

岁月深处的温柔

作者:鲍余会   发表于:
浏览:4次    字数:3331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31篇, 月稿:31

  在时光的长河中,三十六个春秋悄然流逝,然而奶奶的音容笑貌,却如同璀璨星辰,永远在我的记忆深处闪耀,照亮着我人生的每一段旅程。每当夜深人静,思绪便不由自主地飘向那个充满温暖与爱的港湾,那里有我最敬爱的奶奶,有我最珍贵的童年回忆。

  奶奶的大名叫蔡庆霞,这个优雅的名字,在岁月的尘埃中渐渐被淡忘。但在梁园鲍巷,在那个古朴而宁静的小集镇上,“蔡三姨娘”却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二十八岁,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然而命运却给了奶奶沉重的一击——爷爷因病离世,留下她独自一人,带着一儿两女,在生活的风雨中艰难前行。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寡妇想要撑起一个家,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但奶奶性格刚烈,有胆有识,她没有被命运打倒,反而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解放前,她就积极投身于革命事业,担任梁园小镇妇救会负责人。她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妇女们争取权益,带领大家与封建势力作斗争。

  最让小镇居民们津津乐道的,是奶奶智斗土匪的英勇事迹。那一次,镇上一户人家的孩子被附近的土匪绑架,土匪狮子大开口,索要巨额赎金。这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小镇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孩子的父母心急如焚,四处求助却无济于事。奶奶得知情况后,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地只身前往土匪窝。

  在那个阴森恐怖的地方,面对穷凶极恶的土匪,奶奶没有一丝惧色。她义正辞严地与土匪展开交涉,用她的伶牙俐齿和过人的胆识,与土匪据理力争。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向土匪讲述孩子对于一个家庭的重要性,以及绑架孩子这种行为的恶劣后果。在奶奶的不懈努力下,土匪最终被她的勇气和正义所折服,无条件地放了孩子。这件事在小镇上迅速传开,成为了一段佳话,奶奶“蔡三姨娘”的名字也从此家喻户晓,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

  解放后,生活依然没有给奶奶喘息的机会。为了养活一家人,她四处帮别人干临时活,洗衣浆裳,起早贪黑,不辞辛劳。她省吃俭用,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含辛茹苦地将三个孩子抚养成人。看着孩子们一个个长大成人,结婚成家,奶奶那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此后,奶奶便随着长子长媳,也就是我的父母一起生活。她又担负起了家庭后勤服务保障以及孙子辈教育抚养的重任。我的父母都是双职工,工作十分繁忙,很少有时间顾及到我们子女的教育和生活。因此,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奶奶就是我最亲近、最重要的人,我的日常生活起居与学习,全都是奶奶一手负责管理的。

  我小的时候体弱多病,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由于当时医疗条件有限,发现与治疗不及时,最终落下了左腿残疾的后遗症。这无疑给奶奶增添了更多的负担和担忧。她深知,我将来在社会上独自生存会比别人更加艰难,因此对我的要求也格外严格。

  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外出玩耍。我们在大街小巷里追逐嬉戏,玩得不亦乐乎,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太阳渐渐西沉,天色越来越暗,我却浑然不觉。而此时,奶奶发现我不见了,心急如焚。她顾不上吃饭,立刻出门寻找我。她在大街小巷里穿梭,一声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里充满了焦急和担忧。

  直到傍晚时分,奶奶才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我。看到我安然无恙,她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但随即而来的是愤怒。她气我贪玩,不懂得照顾自己,更气我让她担心受怕。回到家后,奶奶抄起一个小木棍,在我屁股上抽了几下。也许是用力过猛,也许是木棍年久失修,木棍竟然断了。那一刻,奶奶的眼神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生气,有心疼,更多的是对我未来的担忧。她一把抱住我,紧紧地搂在怀里,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她哽咽着说:“你这个傻孩子,怎么就不知道跑到外面或去躲藏呢?你若不好好学习,将来能干什么呢?”望着奶奶痛苦的神情,我的心里像被针扎了一样难受。我在心中暗暗发誓,今后一定要好好学习,不再惹奶奶生气。

  从那以后,我对奶奶的话言听计从。在学习上,我刻苦努力,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认真完成作业。奶奶也总是默默地陪伴在我身边,为我端茶倒水,给我鼓励和支持。在奶奶的关心和教导下,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每次考试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每当看到我的成绩单,奶奶的脸上都会露出欣慰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的暖阳,温暖着我的心。

  奶奶对我们的学习抓得很紧,平时要求很严,但在生活中,她却对我们无微不至地关心,充满了慈爱。江淮肥东地区的冬季,总是格外寒冷。每当下过一场雨雪,第二天早晨,屋檐下就会挂满长长的冰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在这样寒冷的早晨,我真的不想起床去上学,只想蜷缩在温暖的被窝里,享受那片刻的温暖。然而,奶奶总是比我们起得更早。天还没亮,她就已经悄悄起床,来到厨房,将我们的棉衣放在煤炉上烘烤。她一边翻动着棉衣,一边轻声念叨着,生怕把衣服烤焦了。当我们还在睡梦中时,奶奶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温暖的棉衣。她轻轻地走到我们床边,温柔地叫醒我们,然后帮我们穿上烤得暖暖的棉衣。那一刻,温暖不仅仅来自于棉衣,更来自于奶奶深深的爱。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奶奶用她的爱,为我们抵御了冬日的严寒,让我们在温暖中成长。

  我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时,国家正处于物质生活非常匮乏的年代,平民农村家庭常常忍饥挨饿。虽然我的父母是双职工,但也只能勉强解决温饱问题。然而,奶奶却总是想尽办法改善我们的生活,激发我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在当时粮油限量供应的情况下,奶奶发明了酱油炒饭。她将白米饭加上散装酱油和葱花,在锅里反复翻炒。随着铲子的翻动,米饭渐渐染上了酱油的颜色,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气。金黄色的酱油炒饭,一闻味道便是香喷喷,吃了后学习再晚也不觉得饿。那独特的味道,至今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成为了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当年,我们家虽然住在机关宿舍里,但拥有的炉灶却是与众不同的。那是按照奶奶的要求所建的可以烧柴草的大锅灶。这个大锅灶有着独特的优点,每天都可以产出香脆可口的“锅巴”。奶奶总是把锅巴烤得焦黄色,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吃起来香喷喷的,十分可口。

  奶奶常担心我们吃不饱,影响学习,经常会让我上学带着锅巴路上吃。每当我拿出锅巴和同学们分享时,小伙伴们都会赞不绝口,纷纷说:“真香啊!”如今,五十多年过去了,那些曾经一起分享锅巴的老同学,有时候还会和我谈起奶奶与锅巴的往事。每当这时,我的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暖流,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在奶奶的悉心教诲下,1980年,我顺利地考上了安徽省内一所大学——安徽大学,当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激动得热泪盈眶。我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奶奶。奶奶得知后,高兴得无以言表,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笑咪咪地不断夸奖我,嘴里念叨着:“鲍家祖坟冒烟了,小三子真争气!”

  我紧紧地握住奶奶的手,向她表达:“没有您的管教就没有我的今天。”奶奶听了,笑得合不拢嘴,她那开心的样子,好像比我还要高兴。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了奶奶对我的爱和期望,也更加坚定了我要努力学习,将来好好报答奶奶的决心。

  然而,时光无情,岁月如梭。1989年的冬天,又是一个雨雪交加的日子。奶奶一如既往地为家人做好了饭菜,看着大家庭其乐融融地围坐在一起用餐,她的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虽然她感觉身体有些不适,但为了不让大家担心,她还是勉强吃了一点。

  饭后,奶奶像往常一样,坐在沙发上休息。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但依然充满了慈爱。渐渐地,她的眼睛闭上了,脸上带着安详的笑容,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那一刻,整个世界仿佛都静止了,我们不敢相信,那个陪伴我们多年、给予我们无尽关爱的奶奶,就这样悄然地离开了。

  奶奶一生勤劳持家,她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这个家。在这个世界上,她没有留下任何一点怨言,在告别人世间的一瞬间,也是那么安静、坦然,她不想给任何人带来麻烦。她的离去,让我们感到无比的悲痛和不舍,但她的爱和教诲,却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

  如今,每当我回想起与奶奶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暖流。奶奶的音容笑貌,她的坚韧、勇敢、慈爱,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记忆里,成为了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我知道,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奶奶的爱都将永远陪伴着我,指引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审核人:雨祺】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19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