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的四季里,秋,可能是让你觉得最为绚烂也最为纠结的季节。
春,给人以新生的萌动与未来的希望。毛泽东主席在《卜算子·咏梅》中写到:“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面对当时的三年自然灾害和中苏关系破裂、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华封锁的国内外严峻考验的“悬崖百丈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对春天充满信心,对新中国战胜困难充满信心,傲霜斗雪,不畏寒冷,“犹有花枝俏”!当然,也有很多人对于春,表达的情感不是希望与信心,而是哀叹与感伤。正所谓“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残阳寂寞东城去,惆怅春风落尽花”。不错,美好的春天向我们挥手告别时,总是让人有无尽的追思与怀念。其实,对于春天,人们无论是欢喜还是感伤,无论是迎春还是惜春,恰恰表达的是一个确定的共识:春天是一个让人喜爱而又珍惜的季节。我们要珍惜美好时光,不负青春韶华。所以,在这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如果你不是完全的失去,那么,晚春也是你的春。
冬,特别是北方的冬天,天寒地冻,一片冷寂。毛泽东主席在《沁园春·雪》中就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的传神描写。冬天,寒风冷冽,万物肃杀。但是“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西风颂》)。冬,是能量的积累、是生命的蛰伏、是希望的孕育。如果你不是完全的绝望,那么,你的晚冬也可能正是早春的开始。
至于夏,它的火热、它的风雨不仅是煎熬与忍耐、更是锤炼与成长。我们应该“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唯其如此,才能“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在烈日和暴雨交织的夏天,如果你不是坐等或是躺平,你就不会两手空空。
而唯有秋,才真正的是你欲说还休、诚惶诚恐之际。四季之中,人们对于秋的感情最为复杂。有人说,秋为心上愁。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悲叹秋天的寂寞萧瑟。而毛泽东主席的《浪淘沙·北戴河》“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展现的则是面对新中国建设的豪迈与喜悦。刘禹锡的“我言秋日胜春朝”则以其昂扬自信、激越向上的诗情来讴歌秋日的美好。秋天又是收获的季节,所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然而,“若干生命若干春,有所丰收有所贫”。在这个岁月之秋,人生之秋,你的行囊是否需要重新打理?你的初心是否需要再次聆听?
春分萌动,秋分静思。岁至人生之秋,行囊可需重整?初心可需再叩?春华既逝,何敢妄言“再萌”;秋思沉凝,正宜细勘来路。昔者已往,犹可谏乎?来日方长,尚可追矣!
夏之火热,冬之冷寂,岂非始于春之萌发、秋之更迭乎?
2025.3.27于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