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上班,路过单位附近的临江一小学大门口。当我走到校门口的时候,恰巧赶上校园升国旗仪式开始。国歌奏响的那一刻,我看到行走在路上的学生、家长都立即停下脚步,抬头仰望着校园内高耸的旗杆,看着缓缓升起的国旗,学生行少先队员队礼,家长跟孩子一样,也高高举起了右手,行人行注目礼。那一刻,我心中涌起一股热流,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动与震撼。
这一幕让我不禁回想起去年春节在北京的经历。去年春节是在北京过的,大年三十吃完饺子,稍作休息,我们就驱车50公里去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此时的北京还是很冷的,初春的寒风直接透进骨头。此时才凌晨4点钟,可广场上早已人头攒动,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怀揣着同样的期待,静静等待着那庄严时刻的到来。
时间在晨风中缓缓流逝,人群中虽有轻声交谈,但更多的是安静的等待,每个人都像是在积蓄着对国旗的敬重与热爱。我身边有一对年轻的男孩女孩,看上去25-6岁的样子,口音是南方人。因为穿的单薄,互相依偎着取暖。我轻声的问了一句,很冷吧?男孩子答道,还可以。你们是哪儿的,男孩子继续说,我们是湖南的,跟毛主席是老乡。我说,嗷,主席老家来人了!两个孩子眼眉上调,微笑的看着我,没说啥。我又问,为什么来这么早?他俩齐声说,我们下飞机直接来的,然后对视一下,又笑了。男孩子接着说,就为了早点来,找个好位置,看看大年初一升国旗。就为了看升国旗,这是在场的每一个人的回答!看升国旗,不用问为什么,我想,全国人民都能给我一个答案,那就是对国旗的敬重,对国家的祝福,对英雄的怀念。此刻,我们都不做声,都坚定的看着天安门城楼下那庄严的城门口。终于,整齐有力的脚步声传来,那是国旗护卫队迈着正步走来。他们身姿挺拔,步伐坚定,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人们的心尖上。当分列式站开,升旗手展开国旗,当国歌奏响的那一刻,第一缕阳光洒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上,旗帜缓缓升起,那一刻,广场上所有人都庄严肃穆,有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有的挺直脊梁,行着注目礼。我身旁那对年轻人,此刻也忘却了寒冷,站得笔直,神情庄重,口中轻轻哼唱着国歌,转瞬,轻声哼唱变成了铿锵有力的大合唱,那歌声穿越天际,直奔霄汉,令人动容。
而此刻,在这临江一小学门口,同样的场景再次上演。虽然没有天安门广场那般宏大的场面,可人们对国旗的敬重、对国歌的热爱却是一样的浓烈。看着那些稚嫩的脸庞,高举着小手,一脸认真地行着队礼,我仿佛看到了祖国的未来与希望。他们眼中闪烁的光芒,是对国家的热爱,是对理想的憧憬。
在生活中,国歌响起的时刻并不少见。我记得参加过一次幼儿园的升国旗仪式,大中小班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整齐的站在操场上,四位身穿白色礼服的护旗手,擎着国旗,迈着幼稚的正步,奏响旗台,随着国歌奏响,四个小娃娃高高举起稚嫩的手,昂首挺胸抬头望着国旗缓缓升起,那庄严的场面无不让在场的家长感动!因为,他们升起的不仅仅是国旗,还有祖国的希望和未来!
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当中国健儿们勇夺金牌,国歌奏响,那激昂的旋律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运动员们站在领奖台上,眼中满是骄傲与自豪,他们用汗水和拼搏,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让国歌成为胜利的最强音。那一刻,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为之振奋,心中涌起无尽的民族自豪感。
国歌,它不仅仅是一首歌曲,更是国家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凝聚。它见证了我们国家的历史变迁,从风雨飘摇到繁荣昌盛。每一个音符都蕴含着先辈们的热血与牺牲,每一句歌词都诉说着中华民族的坚韧与不屈。
当国歌响起,我们心中涌起的是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与敬意。它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现在的和平与繁荣。无论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在偏远的乡村;无论是在盛大的庆典,还是在平凡的日常,国歌响起的那一刻,都有着一种神奇的力量,能将我们的心紧紧相连,让我们感受到作为中华儿女的骄傲与自豪。
就像在这小学门口,在寒风中,人们停下脚步,向国旗致敬。这看似平凡的一幕,却蕴含着伟大的爱国情怀。它让我明白,爱国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是对国旗的敬重,是对国歌的珍视。
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祖国日益强大,我们享受着和平与繁荣。但我们不能忘记,这一切都来之不易。先辈们用生命和鲜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这份爱国情怀传承下去。
让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能像站在国旗前的人们那样,能心怀敬畏,铭记历史,展望未来。以实际行动,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五星红旗在世界的东方永远高高飘扬,让国歌的旋律永远在我们心中奏响。
作者:高峰,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白城市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白城市书法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