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学期结束,总难逃病痛的侵扰,这个学期亦是如此。身体的虚弱,让心情也变得格外敏感,多愁善感的情绪如潮水般涌来。
那些温暖的往昔常在脑海中浮现,似乎生活每天都沐浴在阳光下。上周,爸爸让侄女给我送来了一盒沙棘,我们这里叫它酸醋溜。沙棘虽凉,我因咳嗽却不敢品尝,但心底里却涌起阵阵暖意。
午休时分,办公室里静谧无声,阳光洒满整个空间。看着手中的沙棘,温暖的感觉把我拉回小时候。记忆中,与爸爸共处的时光也总是沐浴在阳光下。小时候,家里经营着一个小卖部,爸爸时常骑着自行车去镇上进货,而我总是喜欢奔奔跳跳地跟着父亲。爸爸也乐意带着我,那时,冬日的寒冷似乎比现在更为刺骨,我穿着妈妈缝制的棉鞋,被爸爸抱上自行车的前梁,尽管鼻涕横流,却依然欢呼雀跃,因为爸爸那宽阔温暖的胸怀就在身后。
尽管生活不富裕,但是爸爸对我从不吝啬,给足我幸福感,进货归来时,爸爸偶尔还会带我在镇上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荞麦饸饹,或者一碗香香喷喷的甜糊糊,那是我期盼已久的美食。那一刻,我会感到无比的满足与幸福,爸爸的爱让我总感觉冬日的阳光是暖暖的。这些幸福的时光,伴随着爸爸对我的爱,被一圈一圈地镌刻在自行车的车轮里,每一圈都是美好的回忆,每一圈都是幸福的印记!
前些日子回家看爸妈,妈妈说总是舍不得丢弃我和哥哥穿过的旧衣物。她拿出一件我曾经穿过的旧毛衣给我看,那是妈妈为我织的一件花纹独特的毛衣。
在我们村里,那时还没有人会织这样的花纹毛衣,我非常喜欢,穿上它倍感骄傲。后来,我渐渐长大,那件毛衣变得短小,妈妈便添加一些毛线,在袖口处继续编织,记忆中都是我躺在被窝里,看着灯光下的妈妈手拿毛线针一针一针地在织毛衣,所以我从来不知道妈妈什么时候睡觉。
小时候的毛衣就是这样,把旧毛线织的毛衣拆拆,再补些新线又织成新毛衣,穿在身上仍然格外暖和,从不觉得寒冷。那些温暖的岁月,连同妈妈的爱,都被妈妈一针一线地织进了毛衣里,那毛衣柔柔的,暖暖的,将记忆珍藏,将温度锁住,爸妈就是我冬日里的阳光,温暖着我的生活。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我已步入人生的另一阶段,拥有了自己的家庭与儿女。生活的重担将我的时间切割得支离破碎,家庭、子女、工作、社交几乎占据了全部,留给父母的时间寥寥无几。
然而,父母对我的爱从未改变,只是表达的方式悄然转变。他们将关怀融入每日的信息与电话中,一句句“按时吃饭了吗?”“天冷记得加衣”,看似简单,却饱含深情。
正如那首歌唱道:“孩子会穿过大雨,去懂人间的道理,我只能唠叨,因为我已帮不上你了。”面对逐渐独立的子女,他们只能通过穿衣吃饭的叮嘱,传递千言万语的牵挂。在忙忙碌碌的日子里,母亲的爱伴随着我们不耐烦的一句句唠叨,渗透进生活的点点滴滴,每一句都是深情,每一句都是爱意。
父母渐渐老去,如同云层中的阳光被缓缓遮掩,虽然日子依旧流转,但他们却难以再散发出曾经的光与热。他们的背影不再挺拔,步伐不再矫健,但那份深沉的爱却始终未曾消减。
如今,轮到我们用亲情去温暖他们藏在云层里的阳光,延续这份爱的温度。我要认真倾听他们的唠叨,用心陪伴他们的时光,用行动告诉他们:我深深懂得珍惜今天的日子,愿意像他们爱我那样,守护他们曾经拥有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