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二四年三月二十日下午,全椒二实小与动车站和车站派出所联合组织了一场法治进校园活动。主讲警官从认识动车及安全、如何预防欺凌、如何预防诈骗等三个方面,结合身边事、身边人为孩子们演绎了精彩的知识大餐、精神大餐、安全大餐。
活动结束,当大多数班级已经撤离时,剩下几个班的老师和孩子们,主动捡起本不属于自己班级所在区域地面的纸屑。
通过微视频公众号“周兵会客厅”,二实小周兵校长指出:“老师和孩子们主动捡起本不属于自己班级所在区域地面的纸屑,看似是小事,实则反映大教育、大德育。几片纸屑就是一节微德育课堂的活道具、活教具,直观、明了、有效。一百句说教,不如一次实在的行动。这就是教育,更是微德育。”
“育人其实不难,就在于我们是否用心。一片纸屑、一次活动、一个话题皆可以成就德育,成就孩子们的成长。”
自从尝到微德育及时、便捷、高效的好处后,周校长在工作中更是有意无意地把这一理念融入到学校管理之中。
根据多年工作经验,结合几年来当校长的实际,周校长总结梳理了自己当校长的三个“微德育”招牌做法——微笑问好,晨读点赞,文明送卡。
每天进入校园前,周校长总会收拾一下情绪,酝酿一下,抛开一切,以饱满的热情、微笑的面容走进校园。遇到老师,主动微笑示意,传递快乐,老师马上微笑以对;遇到学生,立刻笑脸相迎,传递幸福,学生转眼送上灿烂。主动对视、积极回应、情感交流、情绪转化,校长与老师、校长与学生、老师与老师、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形成了一个情感链闭环,一股暖流就会在整个校园流淌。有了良好的心情,一天的工作和学习都会轻松愉悦;有了良好的开始,一天的劳累和不快都将化为乌有。情绪是会传递的。当师生看见校长如此阳光向上的状态,一定倍受感染,激发内心。校园就要充满爱与阳光,校长就是爱与阳光的传递者。
每天早晨,周校长会早早地来到校园。转一转后,接下来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查看晨读。
每到一个班级,他都会驻足,看一看、听一听,看孩子们的精神状态、听孩子们的诵读气息。书读得好不好,一要看精神状态,二要听诵读气息。遇到各方面表现非常棒的班级和孩子们,周校长会随手在黑板的左上角贴上一个“大拇指”,以对孩子们的优秀表现给予夸赞。当然,不能一贴了之,而是将班级所得“大拇指”数量进行统计,纳入先进班集体和优秀班主任评选的应用中。
周校长第三块招牌,就是为表现好的孩子派送“文明之星”卡片。每天行走在校园中,看到孩子们主动捡起身边、脚下的纸屑,他就用派送“文明之星”卡片的方式,鼓励孩子们关心集体、爱护学校的做法。学期末,根据卡片的数量到大队部可以兑换一些书本或是玩具。校长派送“文明之星”卡片的做法激励了孩子们,在轻松愉快中解决了校园地面纸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助力孩子们文明习惯的养成。
当然,这个“文明之星”卡片不仅限于捡拾纸屑,还适用于孩子们一些文明礼仪等做法。看到孩子主动帮助小同学,会派送一张;看到孩子静静地坐在读书吧认真看书,也会派送一张……一卡多用。派送卡片不是目的,目的就在于引导孩子们向上向善。
教育就是让孩子们能够看见光,追光而行。
教育之光不在于轰轰烈烈,也不在于热热闹闹,而在于孩子们的点滴进步、点滴成长。孩子们的成长与发展是教育人最大的荣耀、最大的成果。
二实小周兵校长的过人之处,除了拥有先进的理念、出色的管理、渊博的学识,还有博大的情怀。他用心、用情,用自己身上的光引领教师、学生不断前行。
“其实,教育就是追光而行。”周校长如是说。“师生一起闪闪发光,这才是教育星空中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