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从我记事时起,就知道家里很贫穷,日子过得很清苦。直到上学之前,我从来都没有敢想到“压岁钱”。
1952年,我上小学一年级。除夕夜,爸爸拉过我的手说:“过年了,你又大了一岁,应该学会怎样花钱了。”说罢,从他的衣袋里拿出了十张面值贰角的钱,放在我的手上,“这是给你的,记住别乱花。”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爸爸会给我压岁钱,而且还是崭新的,挨着号的。当确确实实看到两元钱在我手,我不禁好一阵子激动和高兴。
我把这10张贰角钱排列在文具盒里最底层。手里有了钱,心里美滋滋的。开学时,老师说交1.5元学费,我想了想,拿出8张贰角钱,第一个到老师那里交了学费。回家后,我告诉爸爸,爸爸满脸高兴连声夸我。剩下的五角钱,我还是放在文具盒里,每天我都要看一看,心里有种从来没有过的满足与自信。
暑假过后,我升到二年级。一天,在放学途中,两名同学追着玩,有个叫小李的同学,摔了个跟头,他膝盖上一个劲儿地流血,我和同学把他扶到当时卫生所包扎完伤口后,需交0.48元钱,在场的同学谁也没带钱。这时,我从文具盒中拿出了最后的五角钱。直到小李他妈来我家感谢时,爸爸妈妈才知道这件事,都说我是好孩子。
自从我有了压岁钱,感到自己长大了不少,不但多了一份自信和乐观,而且更多了一份成熟与责任。压岁钱给我带来的益处,大概爸爸当初也没有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