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回归本真——做回孩子
童年时,我们怀揣着对长大的憧憬,以为成人世界充满自由,无拘无束。于是,我们急切地盼望摆脱稚气,踏入那看似自由的天地。
可当真正长大,却发现大人的生活满是无奈与身不由己。曾经向往的自由,已在生活的琐碎中消磨殆尽。
有时看着锦儒清澈明亮的眼睛,心中怀揣着对世界最纯真的热爱和美好;看着他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毫无顾忌地表达着自己的情感;看着他因为抓到了一只昆虫而兴奋很长时间……,我好生羡慕!曾几何时我们也是这样啊,放肆的笑、尽情地跑、无拘的闹、自由地叫、大胆的跳,因为那时的我们还未被外界的规则所束缚,活在最真实的自我之中!
锦儒有时问我:“妈妈,你最喜欢做什么呀?”
我想了很久,竟不知怎么答。
看书?画画?看电影?美食?旅游?管娃?写PPT?
看似正确的答案,而又不知道怎的说不出来!
为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时似乎少了儿时那份脱口而出的纯粹,最喜欢的到底是什么呢?
我找不着了,我弄丢了!
我们在前行的匆忙中,常常被眼前的风景吸引,被远方的目标牵引,却在不经意间,与最初的来路渐行渐远。于是,一场寻找最初来路的旅程,成为了我现阶段心灵深处的渴望。
这几年特别喜欢回老家,人真的是个很奇怪的生物,年少时渴望离开的地方,现如今却觉得那是待着最舒服的地方,那有儿时的回忆、儿时的味道,内心深处仿佛想从这些地方让自己暂时做回孩子。
我想这不仅仅是为了找回童年的快乐,更是为了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让我们暂时放下成人的包袱,找回孩子的纯真与快乐。无论年龄多大,我们都可以像孩子一样,用一颗好奇的心去探索世界,用一颗纯真的心去感受生活。从今天开始,做回那个曾经的自己,享受生命的美好。
-02-
在途中——刻度之外的留白
早上7:10要陪娃早读,
7:40要出门上班,
公司的电梯需要等90秒左右,
19:00健身,
20:00陪娃作业,
21:30陪娃聊天,
…...
周末接送去辅导班路线有2个红绿灯,辅导班课程表上的色块比莫奈的睡莲更拥挤。
生活被切割成整齐的方糖,在电子日历的网格里反复溶解重组。
这些生活的场景永远吞吐着相似的背影,仿佛一切都已被设定好,人们只是在既定的轨道上机械地前行。麻木而无趣!
直到去年暑期陪娃去新疆,我们住在禾木村,夕阳的余晖洒在窗台上,金色的光斑在木地板上轻轻摇曳,远处的山峦在暮色中渐渐模糊,天空被染成淡淡的金黄色,那一刻,我忽然愣住了,时间悄然溜走。那些被日程表碾成粉末的时间,似乎在这一刻,以液态的形式重新在血管里奔涌。那一刻,我仿佛听见了什么,又仿佛什么也没听见,只是心中有了一丝微妙的悸动。
原来,生命早为我们备好了无数个琥珀时刻。当我们在算法规划的直道上踩下刹车,那些被折叠的晨昏线,便会自动舒展,成为光阴的注脚。
只是,那些被忽略的风景,那些未曾留意的细节,那些在忙碌中被遗忘的瞬间,它们一直都在那里,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而我们,又何时才能真正停下脚步,去聆听那些无声的留白呢?
慢慢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