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响,万物长。”“春天不生产,秋天干瞪眼。”“春天不着忙,秋后脸饿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夏耕锄忙,冬天有余粮。”“春耕莫等东方明,插秧莫等鸡开口。”春风吹醒柳条,春雨滋润万物,老农牵着牛,扛着犁耙,下田干活了,每一脚下去,每一犁开起,都显得那么自信、那么有力,仿佛在告诉这片土地,又一年,他们未曾忘记对这片土地的承诺与责任。这也开启了春耕的大幕,当然这是过去式的春耕图了,现在的春耕,已是“铁牛”在田间地头轰鸣地忙碌操作着,给春耕画卷涂上现代化的色彩。
“地不冻,只管种。”“时不落,地不冻,有籽赶快地里送。”“田有四只角,全靠人来作。”“庄稼百样巧,地是无价宝。”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而这春耕,便是他们对田地最深情的告白。
“春耕如翻饼,秋耕如掘井。”“春耕深一寸,可顶一遍粪。”“耕好耙好,光长庄稼不长草。”“庄稼不认爹和娘,精耕细作多打粮。”这些道理农民们都懂的,缘于长期的生产实践,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农事经验,懂得如何利用土地,如何改造自然,懂得耕作好收获丰。也看出在春耕过程中,农民们虽然付出艰苦的劳动,但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人生哲理的领悟。
“阳春三月不出工,十冬腊月喝北风。”“种庄稼,莫偷懒,错过节气光杆杆。”“早播早种早收,迟播迟种要丢。”“种田无命,节气抓定。”所以一到惊蛰春分时节,农民们趁早整秧田播早稻谷种,盖薄膜护秧苗。他们将种子播撒在平整肥沃的田里,期盼着它们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然后好拿起一兜兜插下,到了夏天就抽穗成熟,丰收在望。丰富了,就是田地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回馈。
“十成收粮,九成靠秧。”“好秧出好谷,秧好半年青。”过去农技落后,生产力低,但农民们也是选好种,整好田,育好秧的。精耕细作,科学育秧是关键。现在已是科技领先,农技先进,政府农技指导人员下乡进田指导,甚至不少地方已是大棚育秧,实行统一品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栽培管理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确保秧苗根根壮,秧盆块块绿,既减轻了农民的劳力,也为提高水稻产量和粮食安全打下扎实根基。
“春插时,夏插刻。”“早插秧,谷满仓。”“青蛙呱呱叫,正好种水稻。”“插田如上阵,拌禾如抢宝。”“秧插四五分,入土易生根。”“浅水插秧,寸水返青。”上千年的长期实践,老农们积累了丰富的看天测物按节令行农事的经验,他们适时耕田播种插秧,懂得合理密植的。时代在发展,农技在更新,现在各地采用了精细化集成技术播种育秧,也改变过去面朝水田背朝天一株一兜苗地插,而是采用抛秧技术或机器插秧了,同时结合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田间管理,为夏粮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春耕,是农民的盛大节日,也是农田的重生仪式;春种,是新的生命周期的开端,亦是对丰收的期盼,对未来的希望;农谚,是农民们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在春耕春种的日子里,农民们早出晚归,辛勤付出,用自己的劳力,为这片土地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人与牛的配合,人与自然的共生,是农村美丽的风景。
春耕春种的画面,就是一幅动人的田园风光画卷,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情景。“种地秘诀,狠抓季节。”“耕作学问深,一生不到边。”“要吃香米饭,庄稼要勤盘。”“要想庄稼好,动脑勤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