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在《夏天》中写道:“夏天最让人欢喜。太阳火辣辣照射下来的夏日午后,穿一条短裤边听摇滚边喝啤酒,简直美到天上去了。”不可否认,村上春树对夏天的描述极有画面感,但于我而言,夏天的感觉并不只是炎热和清凉,还有一种无法言喻的宁静和舒适。夏日炎炎,却有树荫温柔,微风送凉,荷花飘香;静躺竹席,听蝉鸣声声,阵阵蛙鸣;卧看星河灿烂,萤火飞闪,恰似人间仙境。
对于夏,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夏日山中》写道:“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夏日里,李白不改洒脱本色。他却连扇子也懒得摇,摘去头巾,脱掉外衣,坐在苍翠的树林之中,任清风吹过面庞。此时的李白,放下了头巾,更放下了心中的炎热,他不再渴求外物的满足,只享受自然最慷慨的赠予。宋·道潜在《临平道中》写道:“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州。”五月行走在临平山下,微风习习,蒲叶沙沙,蜻蜓欲停未停,荷花盛开,真是令人神清气爽。这首诗就如同一幅花鸟小品,充满了自然情趣。“过雨荷花满院香,沉李浮瓜冰雪凉”,雨后的荷花散发着阵阵清香,随着微风,弥漫整个庭院。天气炎热,享用着投放在井里用冷水镇的李子和瓜,像冰雪一样清凉舒爽,就是舒服呀。在夏日,古人不仅赏荷、插花、焚香、听雨,更是以此历练心境,人世喧嚣,放下执着,一身轻松;放下浮躁,心静自安。
古人非常重视立夏迎夏这一仪式,尤其是皇帝们。据《岁时佳节记趣》记载,先秦时期,帝王们会在立夏这天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区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们身着朱色礼服,佩戴朱色玉饰,乘坐朱红色的马匹和车子,连车子的旗帜也是朱红色的。这种红色基调的迎夏仪式,表达了古人对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明人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记载:“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这种皇帝立夏赐冰的活动,在两宋时期已经成为一种惯例,一直延续到清代末年。当代作家,老舍笔下,北平的夏天西瓜甜、香瓜香;梁实秋眼中,夏天最惬意的是来一碗沁人心脾的酸梅汤;朱自清则徜徉在荷塘月色里,流连忘返……
夏天,一年中最热情、最灿烂的季节。太阳热烈,草长莺飞,绿肥红瘦,云卷云舒。逢此时节,风暖昼长,绿遍山原,蜂飞蝶舞,万物并秀。
儿时在乡下,我是喜欢夏日的。夏日的田野上,麦浪滚滚,金黄色的海洋在微风的吹拂下泛起层层波纹,那是大地对辛勤耕耘者的回馈,也是夏日最为壮观的丰收图景,充满了收获的喜悦与希望。池塘里,荷花亭亭玉立,粉白相间的花瓣在碧绿荷叶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雅脱俗,蜻蜓点水,鱼儿穿梭,一派生机勃勃。夏日的池塘,自有一番静谧与和谐。田野上,麦浪滚滚,金黄色的海洋在微风的吹拂下泛起层层波纹,那是大地对辛勤耕耘者的回馈,也是夏日最为壮观的丰收图景,充满了收获的喜悦与希望。有雾的清晨,整个村庄雾气缭绕,如同仙境一般,阳光穿透薄雾,洒在湿润的叶片上,晶莹剔透的露珠闪耀着微光,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花草的清新香气,让人感到一种洗净心灵的清新。
我童年快乐的记忆多半来自夏天。夏天,总是有太多美好的事物,让我们难忘,又让我们期待。 那时,太阳再大,天气再热,孩子们也不愿意在家待着午睡。那时候,我们会在阳光下奔跑,享受那份炽热带来的快感。小伙伴们一起在树上捉知了、在河边捉蜻蜓、在池塘里捉鱼、在水田里捉泥鳅、在橘子树上捉金龟子、在灌木丛中捉萤火虫、在巷子口捉迷藏……渴了,就猛灌几口晾凉的绿豆汤,五毛钱一根的冰棍……或者咬一口刚摘下来带刺儿的小黄瓜。虽说日子清贫,却有意趣,满满的幸福感。
当白天的燥热逐渐退去,晚上,大人们会拿着蒲扇,坐在院子里纳凉、聊天。我们则会躺在竹席上,仰望着星空,听着大人们讲那些有趣的故事,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梦乡。有时,和小伙伴们玩耍,一阵阵凉爽的清风吹来,萤火虫们会舞动轻盈的翅膀,飞到门口的草丛里,吸引着我们跟在后面追逐奔跑。飞舞的萤火虫,这里一闪,那里一亮,给乡村的夜晚增添了一份神秘和浪漫。小伙伴们好不容易捉到一个萤火虫,会如获至宝般,合起双手,从指缝里小心翼翼地往里看,生怕这个会发光的神奇小精灵飞走了,那种快乐是无与伦比的。每次,我捉到萤火虫时,会把它们先放到玻璃瓶内,再放在蚊帐里。它们在蚊帐里一闪一闪,仿佛是我的小“星空”,确有“坐看牛郎织女星”的惬意。此刻,池塘里的也蛙鸣不断。“呱-呱-呱”的叫声此起彼伏。青蛙王子们像是在飙歌,看谁的嗓音能吸引到他的公主。多年以后,在我读到辛弃疾那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诗句,脑海里总能浮现出当时热闹的场景。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经过春日的萌生,夏日里阳光充足,雨水充沛,为万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夏长,重在长。一个“长”字,意义非常。
年轻时的母亲吃苦耐劳,她没读过书,可算账很是精准,也会写几个字儿,哪怕是贫穷的岁月,也总能把家操持得有模有样。对于种地,她有自己的看法。几乎每年,母亲都会留出一小块地,种植棉花。冬日,母亲坚持将空地翻挖一遍。母亲说:“虽然翻地是吃力了点,但地翻出来,撒上农家肥,经一场春雪覆盖后,地力便强劲起来,种出的棉花就会茁壮、丰茂。”
果然,春日种下棉花籽,经过春日的生长,我家的棉花明显地较村人的更加高大、粗壮。到了五六月份,几乎每日母亲都会去棉花地观察一番。当棉花植株进入花蕾期时,母亲会即刻下地为每一株棉花“打叉”。我问母亲:“天气这么热,你干嘛着急下地,让棉花长高不是更好么,为何要剥掉叉呢?”母亲说:“当棉花进入花蕾期,主要进行营养生长的时候,就应当进行打叉操作。这个时期,结果枝和叶枝容易区分,尽早将叶枝去掉,可以减少养分的消耗,增强田间的通风透光性。夏日,是棉花重要的成长期,打去叶枝可以让养分集中供给结果的枝,最终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其实不仅仅是棉花,很多植物包括人也一样,只有剥去不必要的旁枝,集中精力做该做的事,才能更好地作为。”对母亲的话,我似懂非懂,可我相信母亲是对的。
初三那年,在其他同学绷紧浑身的力气发愤苦读,向县高中冲刺时,我却鬼使神差地迷恋上了武术。只是我的“侠客梦”来得很不是时候,在我较为关键的升学期。我生出了“叉枝”。
那一年,村子里不知从哪里,来了些杂耍艺人,除了表演马术、上刀山,拳术等杂耍技外,晚上还教村人练习武术。父亲从一开始,就反对我练习武术,可他的阻止,丝毫没能奏效。没有钱交学费,我就向村子的其他伙伴偷偷地学。
那段日子,我早晨起得很早,我和伙伴们约好,一起去田间跑步,跑完后让他们教我练,有时晚上我也偷偷地出去练上一会儿。即便老师讲课时,我也不由自主地一遍遍,在脑海里回忆那些套路的一招一式。那个初秋的午后,我趁着父亲午休,一个人跑到屋后,练习拳法套路。在我练得忘乎所以,悬空踢飞脚时,也不知父亲何时已经站在了我身后,我重重地一脚刚好踢在了父亲的胸口。父亲虽然没有责骂我,可我还是看到了父亲那一刻眼中浓浓的隐忧。
父亲的隐忧果然印证了。因为我练武太过分心,加上睡眠很少,很快我的学习成绩便急剧下降。更为过分的是,因为和同学的一次小小不愉快,我居然顺手抄起板凳,把同学的脑袋砸出了血,这事惊动了校长。校长除了让我把父亲叫到学校,当着父亲的面狠狠地教训了我一顿外,还劝我退学。
得知此事的母亲,一改往日的慈爱,她气得铁青了脸,就连身体也颤抖了起来。母亲随手抄起一把笤帚,一边劈头盖脸地打向我,一边怒斥我下跪。我跪了下来,母亲又抽了我几次,才停下手。忽然地,她啜泣了起来。柔和地说:“孩子,你不要怪我发火打你。从小你就努力聪明,现在是升学的关键期,正如棉花花蕾期需要打叉一样,你现在可不能出岔子啊。”
当晚,父亲从鸡笼里捉了家里的两只大公鸡,用绳子扎了挣扎着的鸡腿,提着便出了门。约两小时后,父亲又提着两只公鸡回来了,父亲脸上的阴云似乎更重了。我虽然不知道,父亲提着那只公鸡来回地到底去做什么了,可母亲的话语和父亲的愁闷刺痛了我,我暗下决心,痛改前非。好在第二日,我并没有被赶出校门。后来,我考取了县重点高中。再后来,我如愿以偿地步入了理想的大学。
著名的画家张大千,所画的《夏荷图》,是一幅充满生气与情感的作品,他以柔美的色调和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夏季荷塘的自然之美,他细腻的笔触让每一片荷叶都显得生机勃勃,让我们感受到那份宁静与悠然。画中,他以“画舸春恩别浦长,绿云十里晴红妆”开篇,展现了西风拂面的凉爽与秋意渐浓的感慨。尤其是“西风一夜凉如许”,这句诗句浓缩了他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与思考。似乎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季节的更替,令人感同身受。
青春如夏,稍纵即逝。不可否认,很多人在青春的季节里狂热过,在青春的暴雨里迷失过,但唯有珍惜,才不会虚掷光阴。阳光炽热,唯有挥洒汗水,年轻的梦才会在盛夏绽放。追梦的路上,可以慢,但永不能停歇。
有人说:“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夏花和春天的花不同,夏天的花似乎更加拥有浓烈的生命力。夏天的花在阳光最饱满的季节绽放,在盛开的瞬间便极力地展示自己的美丽,全部植物的生命在花开的一瞬间达到了顶峰,完美而又盛大地绽放自己的希望。于人而言,“夏花”是一个人人生中最耀眼的时光。一个人活着,生活要像夏花一样绚烂夺目,努力地绽放,珍惜生命、善待生命,活得才有意义。但“夏花”之美,同样需要精心呵护。
我和妻子小桃婚后的第七年,她被医生诊断为轻微的抑郁症。她请病假,在家休整了一个多月。
妻子休整这一个来月,她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吃药,每日早晨出去锻炼身体,尽量不玩手机和家人多沟通。而我也一改先前下班回到家,对着电脑码字的习惯,陪着妻子说说话,周末带着她和孩子出门游玩,以放松心性。通过休整,妻子的精神状态和之前判若两人,“回归”了正常的生活状态,我紧绷的心总算放松了。
妻子的朋友不多,和她经常交往的是与她相对关系较好的几个同学。同学聚会时,她们除了吃饭外,大都会一起去唱歌,基本每次聚会,她都回来相对较晚。起初给她打电话,她便匆匆地赶回来,但回到家后她明显不悦,有时还和我争吵几句。妻子说:“一年同学间也就聚会那么两三次,而每次你都打电话催促,弄得我在同学面前很没面子。”而我则质问她:“你们聚会,我从不限制你,对吧!但你能否早点回来?”为这事,我和妻子没少争执。但后来妻子基本不参加同学聚会了。
妻子在家中的话变得越来越少了,她时常抱着手机,搜一部电视剧,一个人坐在沙发一角默默观看。有时看到很晚,但到了床上,她翻来覆去睡不着。上早班的妻子,刚躺下几个小时,就得起床,妻子明显感觉身体疲倦,精神不佳。有将近半年的日子,妻子很少收拾家务。起初,我一直以为妻子在和我闹别扭,我并没有太在意。直到有一天,妻子主动让我,带她去看心理医生,我才大吃一惊。
坐在心理医生桌前,医生刚询问几句,妻子就开始哭了起来。随后,妻子一股脑儿,说出了她堆积在心中压抑许久的话语。医生一边给妻子做心理辅导,一边告诉我,妻子得了抑郁症。而妻子的病因,和我有直接的关系。医生说:“现在的人基本会感受到来自工作、人际关系、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为了减轻压力,每个人都需要有个疏泄的出口。你妻子生病,和你堵住她的出口有关,和你关爱她很少,她逐渐自闭有关,所以你要……”
妻子和病魔交手了一回,好在妻子是胜者。心理医生的话,让我意识到了自己也是个“病人”,我也该改改生活中多疑、自私、冷漠的病,学会热爱生活了。
电视剧《夏花》中,身患白血病的少女何冉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理发店偶遇神秘的33号先生,在遇到33号先生后,她逐渐找回了自己对生活和爱情的信心和勇气,用自己的活力和魅力吸引着他。而33号先生是一个有着神秘身份和过去的男子,他在遇到何冉后逐渐打开了自己封闭的心扉,用自己的温柔和力量保护着她。两人在相处过程中不仅互相吸引,还互相影响,从陌生到熟悉,从喜欢到爱恋,从分离到重逢,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们不是一对只会玩笑和调皮、只会浪漫和甜蜜、只会相互依赖的情侣,而是一对有着共同命运和梦想、有着相互尊重和信任、有着相互支持和鼓励的伙伴。她们从彼此身上寻回各自生命中最重要却曾经缺失的部分,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也收获刻骨铭心的爱情。电视剧中有一个细节很令人感动,男主33号先生(萧寒)为何冉种了非洲菊的“花海”。因为,非洲菊的花语是,不畏艰难,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当女主站在夏日的花海中,懂得男主萧寒先生的用意后,她才真正明白,“萧寒不是她的彩虹,而是她的命。”
有人说:“夏天是个烦躁多事的季节,苦热会逼走人的理智。”有人说:“夏天,是沙滩、是晚霞、是心跳、是无可替代。想被夏天,卷进温柔的清风里、柔软的云朵里。”是的,不同的人眼中的风景各异。季节亦如人生,人生从不完美,也从没有完美的人,但“成长”却是生命永不停歇的旅程。《夏花》中,当爱情中的男女主人公展开对自我价值的探寻,自我救赎时,便是成长给予的最好的奖赏。
电影《菊次郎的夏天》上映时,我的身心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那个秋末的夜晚,我独自一人去电影院观看这部影片。在我去影院的路上,忽然下起了细雨,让原本尚有些温暖的天气,忽然变得清冷起来。
《菊次郎的夏天》通过一个简单而感人的情节,讲述了一个小学三年级的男孩——正男和一个懒散、不负责任的成年男人——菊次郎之间发生在夏日的故事。正男是一个自幼失去父亲的小男孩,和奶奶相依为命。暑假来临,他感到极度孤独。每一天,他只能独自度过,感受着夏天的炎热和无聊。就在这时,他从母亲那里收到了一封信,母亲告诉他可以来爱知县丰桥市看望她。这封信成为他暑假生活中唯一的亮点,激发了他内心的期待和渴望。然而,这个愿望并不那么容易实现。邻居阿姨发现了正男的心思,决定帮助他完成这个心愿。她将自己辛苦积攒的旅费拿出来,并让菊次郎陪伴正男一起踏上这场寻母之旅。
菊次郎是一个身无分文、游手好闲的男人,他懒散且鲁莽。刚开始,他承诺将会照顾正男,带他去爱知县,但在第一天,他就把阿姨给的钱全部输光了。于是,正男和菊次郎不得不徒步前行,在路途中搭便车,不断遇到一些麻烦和困境在一次次的波折中,菊次郎并没有放弃带正男继续前行,即使他们的旅途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正男逐渐感受到菊次郎这个“陌生人”的陪伴,逐步走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到了丰桥市后,正男虽然见到了母亲,但没有想象中的那种久别重逢的欢愉。正男情绪低落,陷入了深深的失望中。
正男一直渴望母亲能够给他更多的关注与陪伴,但现实却让他感到无法接近她的世界。菊次郎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却始终没有办法给出一个完美的答案。在归途中,菊次郎细心地安慰正男,用自己笨拙而真诚的方式让正男重新找回了内心的平静和安慰。两个人在漫长的旅途中彼此陪伴,虽然相识不久,却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而这次旅程,对于成年人菊次郎来讲,也潜移默化地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这部电影,对我内心的震撼是强烈的。或者说,它让我在人至中年时学会了重新审视自我。在我走出电影院时,虽然落雨依旧,清冷依旧,可我的身心都是温暖的,满是行走的力量。
夏天是一刻不停旋转的电扇,轰隆而沉闷;夏天亦是一枚柠檬,酸爽而清新。夏天,是一个富含生命力的季节。它用怒放的鲜花、茂密的绿叶、响脆的蝉鸣、急奔的河流,装点自己奔放又如烈火般的美;夏天也是一个优雅而沉静的季节,有着最美的田园风光。悟夏,就是要有“鸟啼声里书声闲,夏日勤勉读圣贤”的积极精研,要有“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的淡雅自然,也要有“变化谁能测,炎凉迥不同”的警觉感知,还要有“可怜花叶好,憔悴苦霜调”的人间清醒。
悟夏,其实就是见天地,见众生,最终看见自己的内心,看见那个不被定义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