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大爷坐在丰台公园的长椅上,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他那布满皱纹却又透着坚毅的脸上。他的目光有些迷离,思绪随着北京城飘起的柳絮,悠悠地飘向了远方。他手中紧握着的手机,屏幕还亮着,那是老家老表发来的消息和照片——赣北老家的油菜花又开了,漫山遍野,宛如金色的海洋。
当动车如离弦之箭般穿梭在隧道之间,黑暗与光明交替闪烁,丁大爷的耳边,仿佛响起了六十年前那熟悉的牛铃声。那时,他才十六岁,正是青春年少、活力四溢的年纪。生产队的耕牛总是调皮,瞅准时机就去偷啃鲜嫩的油菜苗。他一瞧见,立马抄起竹梢,像个英勇的卫士,追着牛儿跑过一道又一道田埂。那牛儿跑得欢,惊起了一串又一串五彩斑斓的粉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像是春天特意派来的使者。
露水打湿了他的裤管,凉凉的,裹在年轻有力的小腿上。远处晒谷场上,奶奶那熟悉的呼唤声传来,喊他回家喝新酿的米酒。那米酒的香气,混合着榨油坊飘来的带着焦香的气息,仿佛把整个春天都酿成了甜蜜,让人沉醉其中。
“丁大爷回来啦!”村口那口古井还在,古井承载着丁大爷无数童年的记忆,旁边的石板桥上的苔痕,仿佛还是多年前的模样,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丁老头的孙子开着电动三轮来接他,车斗里堆着印着二维码的有机肥袋子。这让丁大爷不禁想起当年,他们用草木灰拌着猪粪,赤着脚踩进冰碴子还未化尽的泥田。冰冷的泥水从脚趾缝间渗进去,那种刺骨的寒冷至今仍记忆犹新。可即便如此,他们的心中依然充满了对土地的敬畏和对丰收的期待。如今,科技日新月异,无人机都能在云端播种了。然而,那些破土而出的嫩芽,依旧会顶开碎瓦片,就像当年一样。
只是,丁家祖屋的残垣已不复存在,那棵见证了无数岁月变迁的古树也没了踪影。唯有老墙缝里钻出的几株野草,像是在顽强地守护着过去的记忆,倔强地举着四瓣小太阳,在风中轻轻摇曳。
黄香村的黄昏,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来得格外隆重。夕阳的余晖,像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给每一朵田地里的油菜花都镀上了一层金箔。成群的蜜蜂在光晕里忙碌地穿梭,仿佛在编织着金色的丝线。丁大爷缓缓地蹲在地头,粗糙的指尖轻轻抚过香香的油菜花,心中满是感慨。忽然,他看到某个花心上有一道浅浅的刻痕——“心”字的一点被蜜蜂蜜了个小洞。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是饥荒年月,日子过得无比艰难。奶奶教他在最壮的菜株上刻记号,盼望着收成时能留下种子,度过那艰难的时光。后来,他当兵了,再后来过了生产队长,肩负起带领全村人走向丰收的重任。记得那年倒春寒,冻伤的菜苗危在旦夕,他心急如焚,带着全村人在黑夜里打着熊熊燃烧的火把,去抢救那些脆弱的生命。火把的光芒映照着雪珠子,在夜空中闪烁,仿佛把夜空烧出了千百个窟窿,也照亮了大家心中对希望的渴望。
夜风起时,整片花田像是被赋予了生命,簌簌低语。丁大爷仿佛看见年轻的自己,从花海里直起腰,豆大的汗珠顺着晒成古铜色的脊梁滚落,滴在刚松过的土垄上,融入这片深爱的土地。更远处,那个穿着蓝布衫的姑娘,正挎着竹篮袅袅走来,篮里新摘的菜苔还沾着晶莹的露水,宛如她那纯净的眼眸。
月光如水,洒在这片金色的海洋上,仿佛给它撒了一把银盐,如梦如幻。七十七岁的丁大爷看到童年睡过的雕花木床,听着油菜花在风中轻轻巧巧的声音。那些飘香的花瓣,正乘着星辉,悄悄地落向等待苏醒的土地,就像他对家乡的思念,深深地植入在这片土地里,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都永远不会消逝。
在这静谧的夜里,丁大爷的思绪愈发深沉,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些与油菜花紧密相连的岁月。
小时候,每到油菜花盛开的时节,丁家村就像是被大自然打翻了颜料盒,到处都是金灿灿的一片。他和小伙伴们在花丛间嬉笑玩耍,那高高的油菜花几乎能没过他们的头顶。他们在花间捉迷藏,不小心折断的油菜秆,会散发出一股青涩又带着甜香的味道。有时候,玩累了,大家就躺在柔软的草地上,望着湛蓝的天空,看着白云像棉花糖一样变幻着形状,耳边是蜜蜂嗡嗡的采蜜声,鼻尖萦绕着油菜花的芬芳,那是童年最美好的时光。
后来,丁大爷成了家里的顶梁柱,种油菜便成了他生活中最重要的农事之一。天还未亮透,他就扛着锄头,穿梭在田埂间。土地在他的锄头下变得松软,他细心地播下油菜籽,仿佛种下了一家人生活的希望。当嫩绿的油菜苗破土而出,他每天都要去田里看上好几遍,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呵护着。间苗、施肥、除草,每一个步骤他都做得一丝不苟。
到了收获的季节,丁大爷和家人们一起,拿着镰刀,弯着腰,在油菜地里忙碌着。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脸上洋溢的却是丰收的喜悦。割下来的油菜被整齐地码放在地头,等待着晾晒、脱粒。那一颗颗饱满的油菜籽,在阳光下闪烁着光泽,仿佛是他们辛勤劳作的勋章。
随着时间的推移,丁家村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年轻人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纷纷外出打工,村子里的人越来越少。曾经热闹的晒谷场,如今也变得有些冷清。但每年油菜花开的时候,丁大爷总能看到一些熟悉的场景。村里的老人们还是会坐在门口,看着那片金黄的花海,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孩子们在花丛中奔跑嬉戏,笑声依旧清脆响亮,仿佛时光从未改变。
在这个夜晚,丁大爷在席梦思床上辗转反侧。他知道,家乡的油菜花不仅仅是一种农作物,更是他心中的寄托,是他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对亲人的思念,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丁大爷的脸上,他缓缓起身,推开窗户,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带着油菜花的甜香。他决定再次走进那片花海,去感受那份独属于家乡的温暖与宁静。
丁大爷沿着熟悉的小路,一步步走向那片金色的海洋。一路上,他遇到了不少乡亲,大家热情地打着招呼,岁月似乎并没有冲淡这份浓浓的乡情。当他终于走进油菜花田,那浓郁的花香瞬间将他包围。他闭上双眼,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把这花香永远留在心底。
在这片花海里,丁大爷仿佛看到了童年的自己、年轻时辛勤劳作的自己,还有那些早已逝去的亲人们。他们的笑容在花丛中若隐若现,仿佛从未离开。他知道,无论自己身处何方,家乡的油菜花永远盛开在他的心中,成为他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陪伴着他走过人生的每一段旅程。而这片土地,也将永远是他灵魂的归宿,承载着他一生的故事与情感。
丁大爷在花海中缓缓踱步,阳光洒在身上,暖融融的,他眯起眼睛,任由思绪在时光里肆意穿梭。
仿佛看到多年以后,村里可能举办油菜花节的热闹场景。有那么一天,四面八方的游客涌入黄香村,原本宁静的小村庄瞬间沸腾起来。人们在花海中拍照留念,孩子们追逐着彩色的气球,笑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村里组织了各种民俗活动,舞龙舞狮的队伍在油菜花田边舞动,彩绸飞扬,锣鼓喧天。还有那传统的榨油技艺展示,木楔撞击榨油槽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新榨出的菜籽油香气四溢,引得游客们纷纷驻足品尝、购买。
丁大爷想像着,自己作为村里的长辈,被邀请给游客们讲述油菜种植的历史和文化。他站在田埂上,自豪地向大家介绍着,从祖辈们如何在这片土地上开垦出第一块油菜田,到如今油菜种植技术的发展与传承。那一刻,他看着眼前热闹非凡的景象,看着这片承载着无数回忆与希望的油菜花田,心中满是欣慰与骄傲。
如今,眼前这片依旧灿烂的花海,丁大爷思考起乡村的未来。虽然年轻人大多外出,但村里靠着这漫山的油菜花,是不是可以发展起乡村旅游,日子会不会有新的盼头呢?他想,或许可以召集一些年轻人回来,一起把家乡建设得更好。让这金黄的油菜花,不仅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更成为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致富花”。
正思索间,一阵微风吹过,油菜花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回应着丁大爷的想法。他抬起头,望向远方的鄱阳湖,心中已然有了打算。
回到家后,丁大爷立刻联系了几个还在外地的年轻后生,在电话里,他兴奋地讲述着村里的变化和未来的规划,鼓励他们回来为家乡出一份力。后生们听着丁大爷充满激情的话语,心中也燃起了对家乡的热爱与责任,纷纷表示想去看赣北的油菜花。
接下来的日子里,丁大爷打算村里的老人们一起,四处奔走,为乡村的发展出谋划策。他们计划着打造更完善的旅游设施,开发与油菜花相关的特色产品,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黄香村的名气会越来越大,游客也会越来越多。
又一年油菜花开时,丁大爷站在村口,看着焕然一新的黄香村,看着那穿梭在花海中的年轻人忙碌而充满活力的身影,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一片金黄的油菜花,见证了他的梦想,也见证了黄香村的变迁与重生。而他,将继续与这片花海相伴,守护着这充满希望的“世外花源”,续写属于丁家村和黄香村的美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