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是我们村的第一个大学生。
据教过表哥的王老师说,表哥特聪明,没见他怎么用功,可是每门功课都很优秀,他的书包里总会有一本武侠小说或者《收获》《十月》等什么杂志,就这样,他那年高考还成了县里的文科状元。
我非常崇拜表哥,他一直是我的学习榜样。
表哥上中学时,跟一个女生相好,女生是邻村的,叫王兰,那时表哥家穷,王兰的父亲不同意他们来往,寒暑假期间表哥不敢去王兰家找她,让十岁的我给送过几封信。
直到表哥大学毕业,王兰的父亲才松了口,表哥大学毕业后在市里当了干部,王兰就成了我的表嫂。
十多年后,我大学毕业,成了一名乡村教师。我在村里呆了十年,才调进城里,我进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表哥。
表哥表嫂见到我很高兴,表嫂还说:“你来就来了,还买这些东西干什么!”
十岁的小姪女跟我也很亲近。
三十年不见了,看面相表哥还有当年的影子,可是走在街上就不敢认了,他胖了,有了啤酒肚,显得个子矮了,还有点秃顶,表嫂更是一副家庭妇女的模样。
席间,表嫂问:“你调进城里,弟妹还在乡下?”
我说还在。
表嫂说:“那得赶紧调过来,需要你表哥帮忙,说话,他在市教育局有人。”
我说暂时不能调,儿子读初三,现在换环境不好,等明年再说。
“那你多长时间回家一次?”
“一个星期吧,每个周六下午回去,周一早晨回来。”
“你们在农村养鸡没有?”过了一会儿,表嫂问。
“养了,养了五六只,还开了一块菜地呢!”我说。
“五六只鸡,一年能下好多蛋了,农村的鸡蛋好吃,我多少年没吃过了。”表嫂羡慕地看着我。
我听出了表嫂的意思,下周再去他们家,特意带去了一筐五十个鸡蛋。表嫂高兴地笑了,表哥也满脸带笑,吃饭时,表嫂特意炒了一盘,吃时赞不绝口,说农村的鸡蛋真的好吃。
我看表嫂喜欢,也很高兴,自豪地说:
“是呀,我们家住在山上,我们那儿鸡都是放养,早晨喂一遍就放出去,鸡就钻进草窠里找草籽、虫子吃,山下农民孵小鸡都上我们那儿换蛋。”
“那太好了,下次来,你给我多带点,我给你钱。”
我为难了:“表嫂,我们家只养了五只鸡,好的时候一天也只下三四个蛋,我这次来,把家里的鸡蛋全带来了。”
表嫂听了我的话,脸一下子冷落下来了,什么也没有再说。
临走时,姪女对我说:“小叔,你住宿舍洗衣服不方便,就拿我们家来吧,我们家有洗衣机。”
表嫂生气了:“小孩子,别多话,写作业去!”
我知道是表嫂怕我把衣服拿来让她洗,心中有些不屑,我说:“不用,我那几件衣服抽空就洗了,用不着跑这么远的路送到这来。”
表哥没有吱声。
一周后,我提着二十个鸡蛋来到表哥家,表嫂看了一眼,脸色就不大好。
“就这么几个鸡蛋,还劳烦表弟跑一趟,我说过,吃你们的鸡蛋,我会给钱的。”
我强忍着心中的不快解释说:“家里只有这些了,淑君说表嫂喜欢,就都拿走吧!”
“哟,那我可是好大的面子,你不是说,你们的鸡一天能四五个蛋吗?你还说过,农民都上你们家换鸡蛋,给我们拿来几个就把你们家拿穷了?我说过,我不会白吃你们的,会给你们钱的!”
从我们家到城里要先走八里地,还要坐一个小时的火车,到他们家来还得挤公共汽车,我提着这些鸡蛋容易吗?我们家只有五只鸡,能下多少蛋?我拿来的这些蛋,还是我们从嘴里省出来的,结果他们还不满意,我听了心里不痛快,想戗她几句,强压制住了。
我看向表哥,希望他能说几句公道话,谁知他白了我一眼,说了一句:“瞎哄哄的!”脸就转到一边。
这是在骂我,因为我高度近视,可是为什么呀?我来他们家,每次除了鸡蛋,还要买些水果,我只是想来看看他,对他毫无所求,但我还是没说话,因为他毕竟是我曾经崇拜过的表哥。
过了一会儿,表哥转过头来,又对我说:“其实咱们不算是亲戚,老话不是说嘛,姑舅亲,不算亲,死了姑姑断了亲。我妈早就死了。”
看来他们是把我当成高攀他们的穷亲戚了,我犯不上高攀他们!没等他说完,我起身就走,从那以后,我再没有这个表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