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正是桑椹成熟的最佳时期,紫黑色的果实挂满枝头,抬眼望去,那诱人的画面着实让人眼馋,多想摘几颗来满足味蕾的需求。古人也曾这样称赞:“参差红紫熟方好,一缕清甜心底融。”
我们借着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一起品味了桑椹的清甜!就在上个星期,我们年级组织学生到革假村附近摘桑椹。全体师生排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到达了桑椹园。因为要按照班级的顺序进园,我们班就排到了最后,所以当我们到达那里时,里面的桑椹已被前面的班级采摘得差不多了,但依然阻挡不了孩子们进园采摘的热情。
此时,天公偏偏不作美,忽然下起了零星小雨。才到门口,大伙就蜂拥而入,我们也加入到了孩子们的采摘队伍中。不一会儿,几个同学手里拿着桑椹向我跑过来,递来刚摘到的果子,笑嘻嘻地说:“老师,很甜!您尝尝。”我毫不犹豫地接过来品尝,果然味道甜蜜蜜的,正是小时候吃桑椹的味道,只是现在融入了孩子的爱心在里面,确实不一样。接着,后面的几个同学也依次递过来给我吃,都怕我吃不到这甜蜜的野味。有的孩子还怕我的手被弄黑,直接喂到我嘴里。不愧是自己带了六年的孩子,大家知根知底,他们也对我了如指掌。尽管平时对他们多么严厉,心里还是装着一个我。看到这一幕,我不禁眼眶微微湿润,内心满是感动与不舍。这群孩子还有两个多月就要离开我们,个个都要奔向属于自己的中学校去了。他们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曾经都是一群撵在你身后的小娃娃,可如今都已长成了一个个大姑娘,大小伙。
看着这群可爱的孩子们,我也使出孩童时就学会的技能,爬上高枝,用力把枝条往下压,好让他们能够摘到成熟的桑椹。这园子里的桑树可没有我们小时候爬的桑树高,都已被园主坎过枝条了,只要稍用力爬上去便可以摘到成熟的果子,只是现在的孩子们不敢爬上去。一个个看着我爬到上面,眼里流露出羡慕的神情。我在上面摘着,递给几个没有摘到的同学,其他几个也在树下争先恐后地拉着,摘着,叽叽喳喳的,就像一群欢快的鸟儿一般。
家长们也紧跟其后,有的已跑到下面的桑椹园。有一个家长已摘了半篮子,告诉我们下面的果子更多,还有白桑椹,说就递过来给我们品尝,果然这又是另一种味道。我们随着家长说的地方慢慢寻来,孩子们也围在我们身边。
当我们来到下层的桑椹园时,只见这里的桑椹品种与上面的不同,个头短而大,没有上面的细长,成熟的果实呈白紫色。这里的桑椹更多,显然刚才的几个班都没有跑到下面来采摘。孩子连蹦带跳地窜来窜去,专门寻找个头大,黑紫色的吃。这里还有园主饲养的一群群本地鸡在树下跑着,抢着吃树上掉落的果实。孩子们看见鸡便追着到处跑,玩得不亦乐乎。
这时,几个女生手里用桑叶捧着一些刚采到的黄泡,让我们跟着一起品尝。但是,吃过桑椹后再吃黄泡,感觉味道酸酸的,没什么甜味。
不一会儿,低矮处的果子已所剩无几,我们几个老师帮着孩子们一起拉着桑树上的高枝。孩子们则尽情地采摘,有的已经装了小半袋子。大家都高兴地谈论着今天的收获和快乐,有的还说留着回去孝敬家里的老人;有的说留点回去给弟弟妹妹,让他们也品尝一下今天我们的收获。真是:桑园子实醉枝头,群娃游园乐此不疲啊!
一粒粒小小的桑椹,不仅满足了我们舌尖上的味蕾,更容纳着我们师生间的绵延情谊,这种情谊就像春日里的暖阳让我们身心安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