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总只等闲”这是毛主席著名的七律诗《长征》。我记得,从初中时,便知道了此诗。但是,对红军长征的千辛万苦和流血牺牲,却仅仅停留在字面上肤浅认识。
时光荏苒,光影时间。随着年龄增大,我对红军长征的故事,渐渐地产生了兴趣,渴望能有机会重走长征路。尤其自从加入遵义市长征学会后,多次聆听了贵州省著名红色专家、该学会会长黄先荣先生讲述红军长征故事后,仿佛在一堆正燃烧的干柴烈火上,泼洒了一桶汽油,从而使得烈火更熊熊燃烧了。于是,我便开始购买红军长征书籍、收看红军长征电视剧等。那段时间,我看得如痴如迷,常常是边阅读红色书籍,边铺开全国和省内外地图,用红色钢笔,把红军出发地、长征经过的线路画个圆圈圈后,再用黑色笔墨去将其链接起来。
随着对红军长征故事的深入了解,越发感觉当年红军长征真是太不容易了。记得有一次,我收看红军爬雪山过产草地的纪录片,因红军连续几天无吃的,饿得头昏眼花,无力再前行,便把马粪、人便中未消化的青稞,用木棍挑出来清洗干净后,吃下去。有的红军,实在是走不动了,为了不拖累战友,便把军装脱下叠好放在身边,让后面的战友拿去穿。然后,随手抓把野草搭在盖脸上,假装已经牺牲了。
那一刻的我,难过不已,泪流满面。从此,让我更敬仰英勇无畏的红军了。更渴望能机会重走长征路,体验长征的千辛万苦,缅怀红军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这种强烈的愿望,宛如一粒红色种子,播撒在我的心田里生了根。我无数次在心底问自己,何时才能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线路,重走长征路呢?去参观、去聆听讲解员详细的讲解呢?我不知道,内心既迫切,又忐忑不安。
大概是2024年底,文友曾姐跟我说:“章小多他们明年要重走长征路,你想去吗?”一开始,我不敢相信自己的,以为听错了。片刻后,我激动地说:“想去,想去,太想去了。” 章小多是何许人也?他原是遵义红花岗区委党校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现退休后为红花岗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2025年5月2日,这只是一个极普通的日子,然而,对我来说,却是个极不普通的日。
这一天,我既兴奋,又难忘。
因为期盼了近半个世纪的夙愿,终于要让现实照进了梦想。
早上,春风十里,花香四溢。我们一行13人赶在遵义会议会址开门前,疾步走进了会址。
遵义市长征学会会长黄先荣先生已提前赶到了。黄会长微笑地伫立望着我们,一边打招呼,一边点头微笑。金色的阳光如细细的金粉,贴在老人的脸上,凸显得更慈祥、更安静。
一阵相互问候,黄会长一边叮嘱我们,一边祝福我们后,便合影留念。
来到红军山,我们向红军烈士陵园和邓萍墓,默哀鞠躬,表达着我们的缅怀和敬仰之情。我在心底默默地说,亲爱的革命先烈们,我们踏着你们的足迹,追寻红色故事,把感恩书在祖国秀美的大地上。
(临行前,遵义市长征学会会长黄先荣讲解)
当晚七时许,我们顺利抵达了湖南茶陵县一家宾馆。
此时,华灯初照,整洁宽敞的大街上,热闹非凡。
因初次参加小多书记他们的活动,不便多问便紧跟其后。大约十分钟后,走到一家饭馆门前,有点门庭若市的感觉。负责生活的王萍老师走过来说:“要等半个小时。”我正纳闷,忽然抬头一瞧,只见左上方显示一行醒目大字:CCTV央视展播品牌。哦,原来如此要等待。
(聆听专家讲邓萍故事)
不一会儿,我们兴致勃勃地走到二楼一间包房。很快,花花绿绿,粉粉红红,青青蓝蓝,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纷纷微笑向客人问好后“登台亮相”。
哎呀,怎么道道菜肴,都香喷喷的。尤其是萝卜丁炒肉、回锅肉炒蒜苗等,柔软合适,辣度适中,辣中有香,口香久留。我们个个边吃,边点头赞不绝口。
席间,有的品着自带的家乡美酒,有的喝着可口的啤酒,皆惬意自得。
茶陵县城的夜,与昼日不同。闹中显静,静中有动,各具特色。不一会儿,床友骆师傅枕边播放着悦耳的轻音乐,很快进入了梦乡。
洗完澡,顿时,倍感轻松。我伫立窗前,品着清香的液茶,仰望明月,遥想当年红军艰难的战斗岁月,不禁感慨颇多,心中生起了一阵阵的敬意和感恩。
一看时间,已是深夜11点30分许,该休息了,明天,我们要前往福建宁化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