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茶文化·茶品与人品 ——“人品”系列之四

作者:黄基竹   发表于:
浏览:16次    字数:2278  电脑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33篇, 月稿:33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茶文化源远流长,能与酒文化媲美,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茶经》,唐人陆羽所著,《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分上、中、下三卷,包括茶的本源、制茶器具、茶的采制、煮茶方法、历代茶事、茶叶产地等十章,内容丰富、详实。其中第七章“茶之事”,辑录了自上古神农氏到唐代中叶数千年间有关茶事的记录,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我国古代茶的发展演变,尤具史料价值。《茶经》对促进我国茶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陆羽被后人尊为“茶圣”。

  茶诗,历朝历代,都有关于茶的诗词。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写道:“起尝一碗茗,行读一行书”;“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或饮茶一盏,或吟诗一章”……这些是说茶助文思,茶助诗兴,以茶醒脑的。宋朝杜小山《寒食》:“寒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宋苏轼《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其弟苏辙《茶花》:“细嚼花须味亦长,新芽一粟叶间藏。” 明瞿佑《茶烟》:“石鼎火红诗咏后, 竹炉汤沸客来时;” 清陆庭灿《武夷茶》:“轻涛松下烹溪月,含露梅边煮岭云。”

  茶联,更是其它文化所无法比拟的。蜀地早年有家茶馆,兼营酒业,但因经营不善,生意清淡,后来,店主请一位当地才子撰写了一副茶酒联,镌刻大门两边: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杯酒来。

  此联既奇特又贴切,雅俗共赏人们交口相传。广东珠海南山山径的茶亭悬挂一副茶联:

  山好好,水好好,入亭一笑无烦恼;

  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

  该联通俗易懂,言简意赅,教人淡泊名利,陶冶情操。最有趣的恐怕要数这样一副回文茶联了,联文曰:“趣言能适意,茶品可清心”。倒读则成为:“心清可品茶,意适能言趣”。前后对照意境非同,文采娱人,别具情趣,不失为茶亭联中的佼佼者。另外还有人出了一副下联,如能对出上联免费喝一月茶:“倾心清水青茶轻声亲热请亲人”其中有五个字谐音,“水青”二字又是拆“清”字而来,难度较大,所以至今无人能对,遂成绝联。

  《茶馆》,是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戏剧代表作,可谓家喻户晓。《茶馆》是出二幕话剧,叙述了三个时代的茶馆生活。

  茶馆,四川成都一带的茶馆极具特色,而茶馆茶博士、老堂倌的“掺茶”(冲泡)技艺更引人入胜,观赏性特强,历来脍炙人口,被誉为“锦城(成都)一绝”。锦城内外,凡大街小巷,水陆码头,大茶馆、小茶馆随处可见。四方小桌,高背大竹椅,是通常格局。有客来时招呼一声,堂倌应声而至,问明所好何茶。用盖碗冲泡的“盖碗茶”是成都茶馆的特色。铜茶壶、锡茶船(杯托)和景德镇的白瓷为主,尽显天府之国的安逸茶趣。

  茶楼,时下的茶楼是由茶馆演化而来,但其主营已不再是“茶”,“茶”仅仅是附属产业,是幌子,而主营的是提供“打麻将”“斗地主”的娱乐场所,提供“醉翁”们的密谋场所,提供行贿受贿的场所,提供情人们的幽会场所。

  茶道,丰富多彩的茶道文化可归结为茶趣、茶德、茶禅。茶趣即饮茶乐趣,包括物质乐趣和精神乐趣。佳茗、清泉、茶具、良辰、美境。知音,相聚品饮、雅俗共赏。茶趣有雅俗之分,无高下之别。茶德即茶之功德。陆羽同代人刘贞亮提出的“茶十德”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驱腥气,以茶防病气,以茶养生气,以茶散闷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茶禅是以阐释茶与佛门之密切因缘。

  茶,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喝茶,不在于茶叶的好坏,不在于茶具的好坏,而在于一种心境,从一个人喝茶的快慢、姿势、言辞就可了解人的心理状态,从而了解一个人的人品。

  大口大口的饮叫“喝茶”。此时此刻,茶已不再是茶,而仅仅只是一种解渴的饮料而已。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家庭中或体力劳动场地,茶具也是那种较“豪爽”型的,出门人归来、学生放学回家、农人劳作的间歇,端起家中亲人预先准备的或自备的茶杯或茶盅里的不冷不热的凉茶“一喝”——不,准确的说应该“一灌”就是一大半,甚至只剩茶叶而不见茶水,那种既解渴又解乏的惬意,那种浓浓的温情,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其万一的。这种喝法因需要而喝,它所体现的是茶的实用性功能。

  小口小口的喝叫“饮茶”。三朋四友邀约一起,或打牌、或神侃,时不时的端起茶杯饮一口;会议室,不管是台上 “讲”会的,还是台下“听”会的,讲厌了或听烦了,时不时的端起茶杯饮一口;茶杯是办公室中的必备办公用品之一,报纸翻得差不多了,闲话聊烦了,端起茶杯饮一口。这种喝法是可喝可不喝,也是最普遍的喝法,它所体现的是茶的附加功能。

  一点一点的啜叫“品茶”。一类人是“专家”,他们能从这一小口茶中品出茶的色香味,品出茶的产地、工艺流程,品出茶的文化,品出茶的历史,其甚至能品出中华五千年的沧桑历史,这里有些是闲极无聊之辈。一类是情人,他们虽在品茶,却是在品味生活。这种喝法是为喝而喝,体现的是茶的装饰功能。

  有的人一边喝茶一边海阔天空的神聊,不管听众是否乐意,只顾自己的发挥,这类人一般是外向性人物,表现欲比较强。

  有的人只是偶尔说几句话,都说在点子上,别人说话时,就认真听。这类人一般很有主见,是生活的强者。

  有的人自始至终的闷头喝茶,心不在焉的只听不说,就算有时插一两句,也与大家的话题不沾边。这种人一般有什么心事,或许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他们一般性格内向,不善言辞。

  “柴米油盐酱醋茶”,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单位,甚至一个国家,只要做好了“茶”这篇文章,都是不无裨益的。

【审核人:雨祺】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37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欣赏

查看更多美文欣赏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