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闫英学:母亲的春饼

作者:美文苑   发表于:
浏览:38次    字数:1493  原创
级别:文学秀才   总稿:87349篇, 月稿:16016

  在岁月的长河里,总有一些记忆如同春日的暖阳,温暖而又明媚,母亲的春饼便如一股股春风,暖在身上,甜在心里。母亲的春饼,承载着童年的欢乐和家的味道,以及那些逝去的时光,让我多少年以后都难以忘怀。

  儿时住在乡下,父亲是村公办老师,每个月有一定的细粮供应,平时多多少少能够吃到些大米、白面。虽然那时家里日子过的很拮据,但总比其他农户人家吃细粮要方便一些。

  每当到了春天,村西沟沟叉叉阳坡上的小草,都争先恐后地拱出了地面,毛绒绒的,路旁的那些歪歪扭扭的杨柳树也冒出了嫩芽,长出了小叶子。那是一个个充满期待的季节,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泥土的芬芳。而这个季节,也正是母亲给我们做春饼吃的时候,母亲的春饼更是为这个季节增添了一份特别的仪式感。

  母亲的手很灵巧,不但给我们缝补很好看的衣服,做饭做菜的味道也特别好吃,做春饼更是母亲的拿手活儿。

  那个年代,只要吃上一顿大米、白面就高兴的不得了,根本不挑什么菜。再说,乡下的春天也正是蔬菜青黄不接的季节。母亲从袋子里掏出几个土豆,洗净去皮切成丝,炒土豆丝时多放些油,多淋些醋,就是吃春饼时最好的菜肴。

  母亲做春饼时都是热水汤面,把需要的面粉放在面盆里,然后浇上开水搅和。我站在母亲身边曾经问过她,为什么用开水和面?母亲说,烫面面软,吃春饼时软乎乎的多好吃啊。她将面粉倒入盆中,加入适量的热水,然后用手慢慢地揉搓。那双手在面团上舞动,仿佛在施展着某种魔法。不一会儿,面团就变得光滑而又有弹性。接着,母亲将面团分成一个个小剂子,然后用擀面杖将它们擀成薄薄的圆饼。这些面饼薄如蝉翼,透着光,仿佛能看见对面的世界。

  烙春饼的过程更是充满了乐趣。母亲在大锅底上刷一层薄薄的油,然后将面饼小心翼翼地放入锅中。不一会儿,面饼的边缘就开始微微翘起,散发出诱人的味道。母亲用铲子轻轻翻动面饼,直到两面都烙得金黄酥脆。那烙好的春饼,散发着淡淡的麦香,让人垂涎欲滴。

  而春饼的灵魂,自然是那自家产的廉价土豆丝和鸡蛋酱。母亲将准备好的土豆丝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盐、酱油和醋,快速翻炒。这时,只听大锅里发出了“滋滋啦啦”的动静,母亲翻炒几下土豆丝,那炒好的土豆丝,掺杂着干辣椒丝,黄红相间,色彩鲜艳,香气扑鼻,再加上一盘鸡蛋酱,更是香气袭人。母亲将它们盛在盘子里,一边还有切好的葱丝,然后将烙好的春饼放在旁边。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始享受这顿美味的春饼宴。

  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张张春饼,抹上一层薄薄的鸡蛋酱,放上一些土豆丝丝,葱丝卷起来,咬上一口。那薄脆的春饼、香脆微辣的土豆丝、浓郁的酱香,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味。那种滋味,至今仍让我回味无穷。

  春饼不仅仅是一道美食,它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每到春天,母亲都会给我们做春饼,那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人的关怀。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春饼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温暖。它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几十年后的今天,我生活在城市里,与老家渐行渐远,但春饼的记忆却始终留在我的心中。每到春天,我总会想起母亲做的春饼,想起那些围坐在一起的欢乐时光。虽然现在市场上也有各种各样的春饼,但它们都无法替代母亲亲手做的春饼。因为那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是一种情感,一种对家的眷恋,一种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母亲春饼的记忆,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它让我明白,无论生活多么忙碌,我们都要记得停下脚步,去感受那些平凡而美好的瞬间。因为正是这些瞬间,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人生。

  此时,当春风划过,母亲的春饼又一次的在我眼前浮现出来。

 

【审核人:站长】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10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母亲春饼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欣赏

查看更多美文欣赏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