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当好“第一任老师”

作者:郭爱国   发表于:
浏览:23次    字数:1402  电脑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10篇, 月稿:0

  前不久,《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中强调,要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不断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笔者认为,育人是系统工程,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既是学校和老师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也是家长教育引导的重要环节。家长作为“第一任老师”,在育人上既要配合学校和老师做好学生“全面发展”规定动作,更要重视运用辅助动作扶上马、领一程,助其增加认知、健康成长,担起应有责任。

  引导孩子多做家务。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整理物品等家务劳动全由家长包办,过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啥都不会做还挑肥拣瘦。要手把手教,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意识,变“离远点”为“靠近点”,让“小皇帝”“小公主”自己动手,从做一次饭、洗一次碗、扫一次地等事务做起,在吃一回夹生饭、打碎一个饭碗、拧干一块拖布的生活实践中积累经验、丰富经历,一点一滴养成勤劳、勇敢、担当的品格。

  培养孩子社会认知。出家门进校门再进家门,是孩子幼儿园、小学、中学期间所有的路径,郊游、生产实践、军训等课外活动有限,除了书本还是书本,“两耳不闻窗外事”,书卷气多、灵动性少。要培养孩子的社会认知,带领孩子走进大自然、亲近万物,看高山流水,听弦外之音,分清五谷杂粮,欣闻桃李芬芳,“书中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让孩子把抽象知识与现实存在紧密联系起来,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在社会实践中陶冶情操、提升自我,迈稳脚起好步,走正人生每一个方格。

  增强孩子心理调节。大多数孩子比较任性和脆弱,挫折面前容易摔跟斗。要培养孩子待人接物能力,与亲朋好友、老师同学多交流沟通,与街坊邻里友好往来、和睦相处,文明礼貌、诚实守信,走出小小的自我封闭空间,积极营造和谐人文环境,以健康乐观的态度参与社会活动,防止自以为是、孤芳自赏;培养孩子“抗压”能力,以平和心态辩证看待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预期,经得起顺境与逆境、表扬与批评、进步与落后、成功与失败的考验,磨砺健全人格。

  校正孩子人生航向。网络化、信息化时代,手机、电脑成为寻常百姓家庭的“通用工具”,微博、微信、微视频等交流平台掌握在股掌之间,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层出不穷,处在青少年时期的孩子由于认知肤浅,是非利弊辨析不准,稍有不慎就会偏离人生航向。家长是最亲近、最知心的朋友,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积累生活、分清良莠,择善而从、向善而行;利用孩子最敏感、爱琢磨、易接受等特点循循善诱,传导正能量、树立正方向,多思考、多感悟,在一言一行中奠定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坚强基石。

  总的来说,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有机统一,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内在与外在的有机结合,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家庭和家长作为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至关重要。可从幼儿园开始,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有的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问不教完全寄希望于学校和老师,甚至把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行为及问题归咎于学校和老师管得不严、教得不好,这就不对了。只有家庭和家长、孩子本人、学校和老师三者多点发力,同心同向同行,才不会出现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脱节、错位的现象,进而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使其真正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审核人:雨祺】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62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欣赏

查看更多美文欣赏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