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看《李嘉诚箴言录》一书,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对我很有震撼,他说:“我的人生观,认为人的寿命不能以日历来计算。有些人终其一生或许百岁,但会像从未生存过一天,从未到过这个世上一样,因为他对于社会、对国家、对民族而言,来不来到这个世上是全无关系,这个世上并没有得过他的益处。”
李嘉诚说的这种人究竟有没有呢?有的,零分以下甚至负数、有罪的人也是有的。
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很多人对这句话不以为然,觉得这是一句空话,或者说自己就是个凡人,根本不用进行那么高深的哲学思考。其实不然,哲学思考适用于所有人。人和动物的区别之一,就是因为会懂得思考,笛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也说“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而思考的最高境界就是对人生的考量,所谓的“未经审视”,其实也就是说人生没有经过思考和规划。有些人庸庸碌碌的活到老,一辈子都不知道干了什么,生命就走到了尽头;也有些人每天忙忙碌碌,也不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日复一日就过去了;还有些人每天浑浑噩噩,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活着。这都是“未经审视”的人生。
从未存在的人是没有人生方向的人。这类人会活得如同行尸走肉一样随波逐流,比如在高压统治下的人就属于这种类型。他们只知道天亮了就要务工,黑天了回家吃饭,日复一日,从没改变过,如果告诉他明天不用上工,那第二天他会焦虑一天,因为他没有自己的思想,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记得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人抬头望着天空,有几个人看到他,也纷纷望向天空,后来有更多人望向天空,最后这里交通拥挤,路上站满了密密麻麻的人,都在抬头望着天空,你问其中一些人在看什么,没人能说的出来,最后,最开始望向天空的那个人打了个喷嚏走了,人群也跟着也一哄而散。他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做,这个不考虑清楚,你就会像那群人一样白白地浪费自己的生命
很多不法份子实施诈骗所以成功,就是利用了一些人随波逐流的羊群效应。还有传销组织,商店促销打折等等活动,也都是利用某些不懂反思的人做出的行为,当然其中还有部分人则是贪心作祟。
从未存在的人是没有责任的人。他们不会对社会负责,对单位负责,对他人负责。他们没有给这个社会增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他们的一生都是在零和负数之间徘徊,他们对社会的索取远远大于付出。在家里他们向父母索取,在单位他们有和没有一样,甚至还不如没有。他们也没有朋友,因为不知道为别人着想的人,不可能有朋友。
《人世间》的周家,虽然父母都是普通人,但教育子女一要为国家,二要德行好。结果出了北大清华两位大学生,老大周秉义当了市长,市委书记,为居住困难的老百姓动迁上楼等做出了重大贡献。老二周蓉当上大学教授。老三周秉昆虽然没什么学历,但也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文化单位的事业编,还当上了主任和饭店经理。还有家庭的老小都由他照顾,为人正直善良真诚,乐于助人,这就是父母的贡献。有些家庭虽然也生了不少子女,但既没成才也没成人,这就不能说是贡献。“子不教,父之过”嘛。
从未存在的人,也是不知道学习、没有技能和特长的人。李嘉诚说“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从未存在的人,他们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就没有刻苦学习、掌握本领、为社会作贡献的动力,无志无识无恒,自然也就无能,自然也就平庸,也就只能是下流。他们整天想的就是吃喝玩乐,感官享受,低级趣味。他们没有能力为社会服务、为他人服务,却想着从社会、从他人那里得到好处。
从未存在的人是自私的人。这种人非常自私,为了获得利益,欺骗、撒谎、耍赖无所不作。一事当前,总是想到自己。别人帮他再多,他也觉得是应该的。没有感恩之心,不想着怎么为别人分担,即使有时口头上会替别人着想,但真正涉及到个人利益的时候,他是绝对不会做半点让步的。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不惜牺牲别人的利益,给别人造成伤害。他们抱有这样的心理:你选择跟我在一起,为我做什么都是应该的。王尔德曾说:“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是自私,要求别人按自己的意愿生活才是。”他们习惯用自己的道德标准去要求对方。他们不愿意去了解别人的难处,体谅别人的处境,只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绑架或指责别人。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很难融入,正如酒默写的诗“从未存在的人”:“我是一个从未存在的人,关于这点我从未否定。假如我闯入了你的生活,你切莫慌了神,我接近你的所有行为,全然是我个人的意味。我对你的想法是隐形的。”这类人不具有生活的热情,心灵已被物质熔炼成钢铁一块,在他们心中人与人之间没有感情只有利益,于是他们习惯于用冷冰冰的利益关系来替代人与人之间纯洁和善良的感情。这种人心态十分闭塞狭隘,生活得毫无激情,日子过得也冷漠无趣,可以说他们只有“生”没有“活”。
李嘉诚引用中国哲学家的观念来加以说明:“贵为天子,未必是贵;但是,贱如匹夫,不为贱也。关键是看你的一生所做的事,所讲的话,怎样对人对事。这个是我自己领悟出来的。”他笑称,若自己能够在这个世界上,对其他需要帮助的人有所贡献,这便是内心的财富。“这个才是真财富,因为金钱的财富,你今天可能涨了,身价高很多,明天掉下去,可能一夜之间,减少一半,这种例子有的是。但只有你做些让世人得益的事,这就是真财富,任何人都拿不走。”李嘉诚说到自己人生中的两个关键时刻:“一个是我12岁的时候,一个天真、充满幻想的小孩子跑到香港,见到另外一个世界,不是我所希望的世界,令我转眼之间就变为成年,非常努力,不怕辛苦,充满责任感,这个是第一个关;第二个关应该是我二十七八岁的时候,那个时候,开始离开贫穷。可以说以后都不需要做事了,可以退休了,一生所需的花费都已经足够了。”但也就在这个时刻,他骤然发现即使财富一直增加,却没有什么特别快乐的地方。由此他领悟出,当一个人在这个世上,具备了条件,便应该对社会多一点关怀,这是义务,也是责任。
保尔说过,为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他还有句名言: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雷锋也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保尔和
雷锋都把为国家的解放和为人民服务填满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们虽然死了,但精神永存。而碌碌无为、虚度年华的人,虽然活着,但只有躯体没有灵魂,没有对人类做过有益的事,所以他们的存在和不存在都没有什么区别。
李嘉诚说:“社会已容不下滥竽凑数的人,这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沉重的压力。”碌碌无为、无所作为、混沌生活的人也是社会的沉重负担。不知谁说的“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
2022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