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7月5日,笔者采写的《时不我待拼命干——访天津市机电工程技术学校校长廖群》在《天津青年报》头版发表:
作为一校之长的廖群,总是那么忙忙碌碌、风风火火。他每天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几乎没有一丝空闲。
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无不透着南方人的干练精明;已然56岁的年龄,使他倍感光阴似箭,时间总是不够用。他感慨:“时间与事业怎么矛盾那么尖锐,尤其对胸怀宏图远志的人来说实在太吝啬了。”
长期以来,天津市机电工程技术学校在社会上享有优良的声誉。1996年4月,廖校长上任后,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到创办国家级重点校的工作中。他首先在领导班子,进而在全校教职员工中贯穿这样一种开拓创新思想:“面对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欲站稳脚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学校就必须‘打品牌、创名牌’,要敢为人先,勇做探路者,要加快‘国字号’工程的建设步伐”。
廖校长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严谨科学的论证、群策群力的推敲、精打细算的筹划,果断地拍板上马。仅仅一年的时间,一幢投资600万元,建设起点超前,设施配套齐全,堪称一流的现代化教学大楼拔地而起。
廖校长在大刀阔斧进行硬件投入的同时,也没有放松苦练内功抓好软件建设。他组织力量重新编制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健全完善管理机制;大胆推行全员聘任制,形成积极向上的用人机制;率先推行以“忠心献祖国、孝心献父母、爱心献社会、关心献他人、信心留自己”为标志的素质教育,致力把学生塑造成一个个大写的人;突出数控、模具和计算机技术等“拳头”专业,形成大专、中专、中技多层次学历教育与面向社会培训鉴定相结合的办学特色;通过培训进修提升师资水平,确保教育教学的优质高效。
学校开始向着教育产业化的方向发展。连续3年,每年招生趋之若鹜;声名远播,联办请求纷至沓来。中华职业进修学院已把院址迁到该校;莲花味精集团也放心大胆委托该校定向培训新员工。廖校长还担任了国家机械工业技工教育协会的副理事长,并兼任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主任,这个委员会是该协会4个专业委员会中工作最负盛名的。最近,他刚刚主持完成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素质教育读本》一书的编写,即将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暑期后就要在全国推广使用。
对方方面面的工作,廖校长不仅要过问做到心中有数,而且还身先士卒干在前。去年10月份,在创办国家级重点校工作进入攻坚阶段的关键时刻,是他头一个把铺盖卷搬到学校,带领大家摸爬滚打,向着既定的目标发起冲锋。一个多月的日日夜夜,他每天最多也就睡两三个小时的觉,里里外外地忙,难得些许闲暇。有一天,廖校长去市里,坐在车上刚刚谈罢工作,转眼之间他就呼噜上了。也就5分钟工夫,车到目的地,他又抖擞精神急着下车办事去了。
仅仅3年多的光景,机电工程技术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1999年12月,他们一举通过了天津市机电工业总公司、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层层验收,终于如愿以偿冠名“国字号”,成为天津市工业系统第一所、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所国家级重点校。
2025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