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没有人能完全定义幸福,但不约而同地会定义不幸,因为人感知不幸的程度远大于感受幸福的平淡无奇。
(先看看《盗墓笔记》众人物的“不幸”)
轻合《盗墓笔记》书页(看完有关《盗墓笔记》系列影视剧),对如此众多人物的悲欢离合,没有其它更多的感慨,唯有扼腕叹息,深深地表示遗憾。
九门里的张启山(张日山)、二月红、陈皮阿四、霍家、吴家的吴老狗、儿子辈的吴二白、吴三省、孙子辈的吴邪,这些人中,他们那个有“幸福感”可言?
他们那个人要做的事、想说的话,是发自肺腑,多半不过是言不由衷的违心话(违心事)?
(作为张大佛爷的张启山,他愿意动手“清理九门”?)
齐羽是谁?这个问题几乎没有答案,只知道这个人很神秘,大概率是齐铁嘴(八爷)的儿子(侄子辈)。
“齐羽”作为吴解两家第一次对抗“它”的“利器”,结果,不出意外地失败了,齐羽大概率是格尔木疗养院地下爬的那个“神秘人”。(其悲惨命运,几乎与霍家二代霍玲差不多,只不过霍玲成了禁婆,齐羽丧失人性,沦为怪物)
根据吴邪“成长史”的推测:齐羽大概率应该是吴解两家着重培养的(第一个)“药人”,其能力应该是出众。(“药人”主要作用是进入未知墓穴后,不太会受到毒虫侵扰,百无禁忌,相当于可以“保命”。)
只是说:吴解家“当事人”小觑了“它”(神秘组织)的厉害,认为齐羽足以对抗“它”,殊不知远远不够。
齐羽的“半死不活”是九门中两家(吴家解家)遭受巨大的损失,而他本人不过是“斗争”的“牺牲品”,毫无幸福感可言。
吴邪扑朔迷离的出生过程、离奇的探墓经历,死在怀里的阿宁、最后哽咽含着泪要为他最后“保驾护航”的潘子,那一个,是他愿意直面的?
沙海计划最后成功,背后的艰辛、付出,苏难的死,这些,旁人不知道,只是一句“小三爷”恭维地叫着(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而他——吴邪只有坐在主驾上,(没外人看见时)嚎啕痛哭,他哭得像个孩子。(只有孩子不在意输赢)
他的“赢”是建立在很多人的默默付出与牺牲之上的。这个孩子,吴家第三代的独苗,一出生,就被吴解两家视为“齐羽”的替代品,喂食微量的毒药,培养成(第二个)“药人”,百毒不侵;照着“齐羽”的字(帖)练习瘦金体,包括坐姿(阅读习惯)、生活习惯,甚至人的外貌与思维,都“尽其可能”与“齐羽”高度相似与吻合。(九门为了第三代能摆脱“它”的束缚,可谓煞费苦心)
这些,是一个懵懂未知孩童自小需要的吗?谁愿意在一开始,就按某个“高标准严要求”来约束甚至束缚自己?
吴邪“跳”进一个又一个迷局,看似是探墓探险,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实则不过是“角色扮演”,在“幕后导演”(多半时间是吴三省(三叔),也有其他人)倾注心血,提高做好一切后,让他再次“体验”。
在“不怕鬼神怕人心”暗无天日的墓穴里,吴邪其实并没有太高的欲望与理想,只是想“活着出来”这很难吗?答案是:很难!相当不容易。
吴老狗死去的那天,吴邪记忆尤为深刻。
当吴邪知道老爷子给他取名时,老泪纵横、双眼浑浊的真正含义时,他在爷爷墓前失声痛哭。
“无邪”不过只是上两代人对孩子的美好愿景与期许,在早已身陷“漩涡”里的家族都不可能“拂袖而去”,这个“孙子”(侄儿)又怎么可能“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身在吴家,或者说作为九门第三代的“精神领袖”,吴邪不可能幸福,或者说:他的不幸源于他的家族他的所处环境。(“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帝王”这是叹息南唐后主李煜的悲惨,什么都不怪,要怪只能怪当了个帝王,不当,行不行?)
同样,吴邪如果只是个普通娃娃,要不要跟阿宁相爱?要不要带走迷妹小白(白昊天)?
这些问题自会迎刃而解,答案显得突兀,没有意义。
正因为他是吴家小三爷,没得选。
所以,很多,他没得选。
“听话”、按“计划”行事,不要过多地“夹杂”自己的想法或行为,不幸福地完成任务,不幸福地过完一生。
胖子呢?前面失去云彩,后面失去叶飘飘,这个“粗中有细”的胖子,内心的细腻与温柔,在连续接受两次“暴击”后,被伤得“体无完肤”。
戏谑俏皮不过是面对外人;内心的煎熬和迫切想要“补偿”才是真实胖子,这也是他为什么非要当小梅爸爸的根本原因,飘飘的死,多少跟他有点责任,他必须有所“行为”,补偿一下,哪怕是补偿给孩子,也多少算是宽慰。
佳人已逝,惟有一缕心中牵挂,成为灵魂里最深处的痛和难以言表的遗憾。胖子幸福吗?他不可能幸福!
解雨臣八岁当家,在血雨腥风的荆棘中蹒跚而行。过重的责任与使命,压迫他不敢有丝毫懈怠,无条件地支持吴邪,也不过是尽九门人应有的责任。
前面,他过的苦过的累,包括在俄罗斯雪地里,用最后的力气,带血爬行了一公里(画面过于残忍,不敢直视)
很难想象,解家当家人在异域遭了多大的罪,忍了多少常人无法理解的痛,才捡了一条命,勉强回来!
后面,解雨臣遂愿地与秀秀结婚,也算是多少有些慰藉。
如果用“幸不幸福”来判定解雨臣,大概率是:不幸福!
黑瞎子,早年没了额吉(满语,“妈妈”的意思)命运多舛,能力出众却眼前一片漆黑。(残疾,异于常人)
黑瞎子把楚楚(哑女)托付给小花(解雨臣),但楚楚自信地认为:她是成年人,完全可以照顾自己,安全方面无需帮忙,结果被焦老板枪杀,至死都未能(对黑瞎子)说出“我爱你”。
楚楚是黑瞎子内心最柔软的“港湾”,是他快乐源泉,现在什么也没有,黑瞎子只有“不快乐”。
小哥张起灵,武力值几近“战力天花板”,长寿是他最异于常人的特点,麒麟血是他“克敌制胜”的秘密“法宝”。
但他会经常“天授”(失忆),不记得曾经发生过的事,不记得很多重要的环节,这些,对他来说,是致命的痛苦。
在墨脱,他得找到“德仁”记录(他的记忆)。
在其它地方,由好友或摄像机记录下来,定期回顾。
他要明白活在这庸俗世界里的意义,他与外面(世界)的关系,从头到尾,他都在各种“找”:找身世,找关系,找值得信赖的朋友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还好,他找了俩(吴邪胖子)这俩跟小哥张起灵“共频同振”,能吃在一起,耍在一起,形影不离,形成强大的“铁三角”。
这算是小哥张起灵在冰冷世界里的挂念与灵魂“寄存”。书中人物“不幸”其实是一种“众生像”,在现实中,没人能轻易定义“幸福”,或许:牌桌上无赌徒(无酗酒);监狱里无亲人;老公不抽烟(不涉黄)。医院里不需要探望照顾某人;父母年纪越来越大,健康尚可;子女一天天在长高长大,还算听话,成绩也尚可。照顾子女,有经济压力,时常拮据的年轻父母还算尽力竭力,自己身体尚可,配偶(收入)情绪也尚可,不三天两头,找一些“鸡毛蒜皮”的事翻来覆去,没完没了。
娘家(婆家)亲戚朋友没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时不时还能给些物质或精神上的保障。
自己这个小家庭这一年来,充满正能量,积极向上。
不说多厉害,起码气氛对着,在教人向善向美。逢年过节,所有儿女都能放下工作,如期回家,叽叽喳喳,说着开心或不开心的事,老人含饴弄孙、咧着满嘴胡乱排着的几颗牙,放肆地笑着;高朋满桌,觥筹交错、推杯换盏,孩子们欢快地跑着,闹着,嘻嘻哈哈,热热闹闹,
或许,这些都可以被定义为“幸福”。
力所能及地学习,是孩子对成绩的正确对待,不负韶华,在需要努力时,还好他们能坚持,不轻言放弃,值得鼓励。
力所能及地全力拼博,是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
力所不及地学会认怂,是人们给自己最好的交待。
仔细想来,所争所吵的无非是些鸡毛蒜皮的蝇头小利。
面对生活中的鸡毛蒜皮,要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才能让感情更加和谐,让生活更加顺遂。
只有熬过所有苦难,义无反顾地向前,才能尝到生活的甘甜。
活着,就好好活着,高质量地、健康地,幸福地活好每一天。毕竟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著名作家林语堂曾这样定义幸福:
一是睡在家的床上;
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
三是听爱人给你说情话;
四是跟孩子做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