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塞外小江南,起笔话暖泉

作者:李健   发表于:
浏览:5次    字数:3227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35篇, 月稿:35

  想写暖泉,然而不知从何写起。暖泉有“史”,有“水”,有“诗”,有“堡”,此四者,到底非别处可比,因而想写,可是提笔处,却困难重重,也罢,我写,您看——

  ①“暖泉史”

  作为一个古镇,暖泉的历史必然是悠久的,然而从何写起,我不知,但是不写又不能放过自己,于是,一步步写下去,先说其“建镇史”。

  暖泉的“建镇史”,可以追溯到明嘉靖年间。于是,古镇的历史,按最少来说至今已然有四百六十年的风云了,最多已然有五百多年的过往。五百年沧海桑田,五百年风雨变幻,暖泉古镇,就如同一个垂暮老者,静静矗立在那里,看着那些人,来了又去,去了又来,迎来送往,五百年来,她迎来多少人,又送走多少人,我们当然不知,可是如今,只有她矗立在那里。

  ②“暖泉水”

  暖泉,何以称为暖泉。盖因此地有一汪泉水,泉水四季皆暖,故而称为暖泉。水流斯地,故有“塞外小江南”之喻,水中常有妇女洗濯衣物,故又有“五彩石”喻之,水有灵气,故此地亦有灵气。

  暖泉水,经广灵壶流河,流经此地,水四处溢之,故又有水城之喻,斯水养育其人,多钟秀灵敏之气。

  ③“暖泉诗”

  一座古堡就是一首史诗,暖泉更是如此。暖泉水养育了暖泉人的钟秀灵敏之气,故而,此地多古遗迹,“王敏书院”万世流芳,火树金花,更是世界一绝。

  暖泉人,在这古老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把日子过成一首诗,将日子的诗,写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定然有太多的古人,书写过关于暖泉的诗词,可是如今我却再不去找寻,因为我认为,两百年前的暖泉人,本身就是一首又一首诗,他们把日子过成旧诗,一直到了现在,诗意与水,还在持续融合交替,流经每个蔚州儿女的心里,成为一条条诗意的长河,永不停息。

  ④“暖泉古堡”

  终于该写这一部分,这是我用心雕琢的一部分,古堡,是暖泉最为靓丽的名片,是蔚州一条靓丽的风景线。

  暖泉古堡,在明末清初,是被分成“三堡六巷十八庄”的。所谓“三堡六巷十八庄”,是暖泉的规模,作为一个商业与贸易大镇,通过这所谓“三堡六巷十八庄”,我们不难看出它当时的规模之宏大。

  所谓“三堡六巷十八庄”,“三堡”,即“中小堡”,“北官堡”,“西中堡”,这是“三堡”;六巷,即“皮坊巷”,“常家巷”,“要扫巷”,“乡绅巷”,“小巷”,“大油坊巷”,这是“六巷”,“十八庄”,即“风水庄”,“砂子坡”,“涌泉庄”,“大地庄”“东幸庄”,“西幸庄”,“东砖瓦窑”,“西砖瓦窑”,“西场庄”,“花园庄”,“太平庄”,“德胜庄”,“永安庄”,“永盛庄”,“福隆庄”,“福盛庄”,“太平小庄”,“福兴庄”,这是“十八庄”。

  这“三堡六巷十八庄”,寄托了暖泉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尤其是“十八庄”,或以名胜为名,如“涌泉庄”;或以产物为名,如“东西砖瓦窑”;或以向往为名,如“永安庄”;“德胜庄”;“永盛庄”,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然而,如今暖泉古镇内,明清昔日里的“三堡六巷十八庄”的胜景早已不见,那“三堡”独留,“六巷”皆无,“十八庄”,也只有“太平庄”,“西场庄”,“西幸庄”“砂子坡”,“风水庄”,等五庄存耶,其他皆无。旧庄或并或迁,到底不可寻,是一损失。(现在,暖泉下辖十六个行政村,除了上述提到的八个“古庄”,还有东下官,光明村,千字村,郝家庄村,宏盛庄村,趄坡,西下官,辛孟庄,成为现在这样的“十六村”的规模)。

  然而虽就留下此五庄,古味亦无,唯有“三堡”稍有古意,“三堡”古意亦非浓,到底令人可惜的。

  对于新村“千字”,还有一个故事,听人们道古说,“千字村”因为全村人每个人所认识的字,超不过一千个,所以村名题名“千字”,然而到底是否如此,我们不知,可是那个故事,却口口相传起来了。

  ⑤“暖泉技”

  暖泉人有技艺,此技,别地不可为。号“打树花”,是艺人反穿羊皮大衣,以滚铁水泼洒城墙,立时火光四溅,惊艳四座。

  何以会有“打树花”这样的绝技,听老人们言语,早年间过年时候,总是要用火光与响声迎接新年的,此地人选择了一种方式,用滚烫铁水泼洒至城墙,火光四溅,又噼里啪啦,与烟花无异,故这种古老的技艺被留传下来,一直到了现在。

  现在暖泉古镇的打树花,早已发展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经过几代树花艺人的共同守护,树花,这种技艺被继承,被留传,到现在,还有以后的许多年。

  现在还有了树花广场,是分为内广场与外广场的,相信以后暖泉人的日子,一定会在树花的照耀下,更加红火。

  ⑥“暖泉道”

  暖泉的地理位置其实是极其重要的,它是蔚县的西门户。张库大道时候,太多的商人,途径此做生意,又有太多的商人,途径此地,走上“张库大道”,这里曾经又是走上“张库大道”的必经之路,于是,这里的贸易,这里的风俗等等,都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又加之此地曾经有一四季皆暖的泉水,四处溢之,更觉惊奇,于是这“塞外小江南,美誉天下传”。

  “暖泉道”内,四处可见古老的青石板上,拥有着那深深的车辙印,还有太多的“高门大户”,不由得让人想起,先前的有钱人,想起以前通过“张库大道”发家致富的富商们。

  可是岁月悠悠,何处寻找,思想起来,唯有水流潺潺,青山悠悠,又便让人无故怀伤起来了。

  ⑦“暖泉城”〈瓮城〉

  暖泉有“瓮城”,盖抵御外敌之用也。此地四面皆有城墙,敌人入,则关堡门,敌人不可逃,人站上,活捉之,因“瓮中捉鳖”典故,故城号“瓮城”。

  城中有戏楼,年年有戏曲上演,至今不绝。

  ⑧“暖泉寺”

  据文献记载,明清时候,暖泉曾有古寺二十八座,可是因为种种原因,这些寺庙都隐入了历史的尘烟中,可是就如今留存下来的“华严寺”与“老君观”来看,此地多庙,不是虚言。

  寺庙的建立,包含了暖泉人对神明的无限敬畏,每每到得佛道圣诞,此地香火旺盛,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暖泉人敬神畏佛崇道的传统道德观念。

  敬佛崇道历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此地人在历史中保护寺庙,传承传统道德文化,祈福风调雨顺,又护佑平平安安。

  寺的建立,也可以从侧面看出,这个传统的古镇历史的悠久,它就这样护佑着暖泉一代又一代人,历经着沧海与桑田。

  ⑨“暖泉今”

  如今,暖泉早已没有了昔日明清时候的繁华,少了水,于是也少了灵气,于是便少了那“塞外小江南”的美誉,没有了“六巷十八庄”,只有那“三堡”还在,可是“三堡”也经过多次重建,看着这来来往往的人,穿梭在其间,而堡幽然,让人不禁想起几百年沧海桑田,历史变迁。

  现在,听老人说,“三堡”还有旧迹,不过很少,多是今人所修。可是通过“三堡”,不难看出,这古镇昔日的繁华,确实是非别处可比。

  对于今人修堡,太多的人持有反对意见,也有太多的人赞成,我对此是赞成的。

  五百年沧海与桑田,古堡早已破败不堪,如果不修,那么何以保存这些古堡,我们又何以看见。

  于是对于暖泉古镇来说,唯有修堡,才得以保存古堡,我们才可以看得见那已经过往五百年的风烟,此功甚伟,足矣千古留传。

  如果以后有时间,我还会经常光临此地,寻找昔日过往的风烟,与旧日的繁华,把诗章存耶。

  暖泉啊暖泉,你如同一颗塞外明珠,镶嵌在蔚州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散发出极其独特又耀眼的光芒,我们有理由也必须相信,你将会有更加璀璨的明天。

  诗曰

  长文落笔话暖泉,悠悠古意至今传

  可叹过往五百载,多少昔日旧风烟

  张库大道千里远,绵延不断入京前

  商贸重镇休复旧,引得词客感怀篇

  这个过往五百年的古镇,在我的笔下,是如此的模样;

  事实也是如此,它曾经有过无尽的辉煌;

  不过,都隐入了历史的尘烟

  让我们无数次观望,怀想

  我写过无数次暖泉,这是我写的最酣畅淋漓的一次,我想,此后我还会几度拜访,把这个古镇记述

  自己的诗章;

  为了她曾经的辉煌,也感叹历史的沧桑。

【审核人:雨祺】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92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