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和暖,岭南的三月天已是百花齐放了。
山野里的古藤攀附在古树上,状若蟒蛇。每到雨水前后,粗壮的藤条上挂满一串串的怪花,形如鸟雀依次附在藤上,故称禾雀花。
粗藤,老树,禾雀花,形成这初春的独特景观。引得游人争相来赏。
山里除了这禾雀花,还有山脚公园里的桃花。这桃林是人工培植,大部分是盆栽,整齐放置在道路两旁。景区通过增设人工桃林,再加上不少人工游乐设施,如小朋友玩耍的碰碰车,水中娱乐设施,还有不少以爱情为主题的打卡背景墙。形成一个收费小公园,公园内还有鲜果采摘,收费娱乐项目。和山上的亭台楼阁,苍黛老树遥相呼应。
这禾雀花是这岭南小镇的特色自然景观,花期自然,当地政府因花制宜,通过历史传说及独特的自然景观,打造小镇人文自然名片,一定程度带动旅游及经济的发展。
禾雀藤不是人工短期栽培,在这大山里盘踞多年,自然生产,与山野相处和睦,与游人凭添雅性。非为入侵物种或人工移植,即为“非攻”。对水土防护有功,对自然景观添彩,对游人赏心悦目,对小镇贡献名片,即为“兼爱”。
然平时还需园丁维保呵护,管理四时以免遭人为破坏,是为“非命”。花期早晚及多寡按年份时令不同而异,是为“天志”,凡此种种,此花能视为墨家花否。
至于山下公园内的桃花,遵循人的意愿,追求一个可为的结果,按高矮粗细刻意摆放,尊卑有序,排列有仪。横竖交错为桃林,林中立高台以观之全貌。道路两旁按枝干大小仔细排列,蜿蜒曲折,错落有致。桃花争艳,吸引热恋中之男女,购票而入,拍照打卡,比心盟誓。给管理方带来一定之收入,有为而治。桃树又如同列如朝堂之臣子,忠信孝悌,礼义廉耻。是为儒家之花。
对了,还有山间林中的野花,完全依时而生,随遇而安,一逢间隙遇甘霖即可生根开花,遇疾风骤雨而伏岗甚至摧残。闲来点缀山林,秋后自枯肥作于土,上善若水,道法自然,是否为道家之花。
景区门口时常按节日不同布置花盆,应节日规模及长短花盆摆放不同。时而庄重,时而雅致,来时骤然而至,去时悄无声息。一切皆为管理部门的法令而成,进而形成势术,是为法家之花。
迎着夕阳而下,林边小寺钟声幽然而起,僧尼们喝和着佛经,浸润在小寺门口的勒杜鹃,她们一直静静地在那里,无视风幡而动,心无所住。杜鹃啼血,佛花普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