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散文

启蒙之师

作者:应艳梅   发表于:
浏览:46次    字数:1529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秀才   总稿:96篇, 月稿:0

  大概两年前, 在一个风清云淡、天高气爽的秋季里,我村的校长竟然光顾了我的家(原因是他找他家的孙女,和我女儿在一个班中),我感到蓬荜生辉,感谢他不请自来,庆幸的是他告诉我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我们村有一个才女横空出世了,发行了一本散文集《樱桃花开》,并且赠送了校长一本书,我感到很意外,普通人也能行?

  校长鼓励我说:“你也能行的,写点也许会有成绩。”我一听也是,自己闲暇时,偶然也会写写日记,描述生活,感慨时事。

  校长走后,我连忙跑到他家去借那本书看一看。一篇又一篇地看,也有三五十篇,我心里也想,这不也是我真正向往的吗?只是我苦于没有门路,不知道往哪儿投稿子,这也是我坐井观天不想出门的结果。

  读完这本书后,我一口气挥笔写了五本作文, 找了同村的作者要了邮箱投了稿,只是第一次投稿,我也不太会,是让女儿给我投的,只投了稿子,没有写地名、电话什么的,就这样又过了半年。不了了之了,石沉大海了。

  其实我的父亲在2014年就加入了书协,那时候他也邀请我去参加,对于写毛笔字我实在不感兴趣,也没有听从他的劝告。

  在第二年“三八节”这几天,我又去乐都满大街找协会,找到书协,我以为就是写作文的书协,没想到是写毛笔字的书协,在我不懈的努力之下,一而再再而三地寻找,终于在“三八节”这天我找到了作协主席,这之前我在体育场附近甚至更远的地方寻找,其实就在眼皮底下,这就是所谓的“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由于去得比较早,7:00就去了。后来门卫大哥告诉我说8:30才能上班。于是我就在广场上跟着大妈们学起了舞蹈,看到点时第一时间就去了,还是有点早,主席还没到。不多时主席到了,没说上几句话, 电话又响了,于是主席麻利地给我写了两个电话号码让我自己去联系。主席忙得让人给叫走了,于是我留下了那几本作文,让主席给看看,快要出大门的时候我突然又想起来了再问问,又返回,女工作人员说:拿去吧!主席很忙,没有时间看,于是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还好给我引荐了其他的主席,顿时我茅塞顿开,连忙打电话让我发三篇文章过来,我一口气发了八篇,于是邀我加入了乐都作协群。在我不知疲倦地努力下,还有一个更好的消息等待着我。协会通知在5月20日这天去“巨家大院”,教授们来给我们点评点评,让我们投三篇文章,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投了三篇。

  等到五月二十日那天,我打扮收拾好,包里提着五本我写的散文去上向往已久的课, 这是我毕业30年后第一次又走进了课堂。在那里我又认识了二三十个和我一样的写作者们,我们一起聆听教授的指点,其中在此我的作文也被评论了,说写的还是比较可以的,让我更加努力。于是我信心百倍了,我左边坐着的是青海作协的主编杨春兰老师,在我右边坐的是我们同村的小青,这样我就被这种浓烈的气氛包围着。我才懵懂出道,他们早都赫赫有名了。在这之后我被杨主编纳入了外联青海作协会员群。

  仅仅过了一天,我在22号就投了一篇稿子,没想到在28号就发表了。我感到特别地骄傲,因为这是我的作文被选上了。

  多年来的期盼终于有了结果,只是我没有找到门路而已,我又惊又喜。

  在文学路上我孜孜不倦地努力追求着,到12月月底我已发了20篇左右。我又逐渐加入了两个群,一个是“冬歌文苑”,一个是“西宁表情”,分别投入了我平常写的作品。我的文章又发表了。以前我认为写作是大人物们的事,与我们毫不沾边,现在看来只要努力,我也是可以的。

  读中外作家的文章,就感觉他们怎么写的这么好,特别是鲁迅、茅盾、莫泊桑等,但我更爱读《项链》《我的叔叔于勒》,读多少遍也不厌烦,他们笔下的人物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都是底层人民生活的写照。朴实的语言,优美的文字吸引了读者,这也是多多仔细观察,多多写作的结果。于是我再次落笔,再写一篇新的作品。

【审核人:凌木千雪】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38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人物散文

查看更多人物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