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散文

和美天峡

作者:李晟劼   发表于:
浏览:17次    字数:1816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27篇, 月稿:27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暑假,妈妈带我见识了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粗旷与辽阔;国庆小长假期间,我问爸爸:“能不能带我和弟弟去看看山和水呀?”爸爸爽快地答应了。

  去年10月6日,我们一家四口驱车两个半小时,抵达了河图镇,近距离地探访了天峡。峡谷里一片宁静,七八栋农舍点缀其间,为这山水景致平添了几分人间烟火气。妈妈讲述道,有史料记载:汉武帝曾率文武百官南巡,因重臣桑弘羊沉醉于此处美景,流连忘返,汉武帝便差人寻找。桑弘羊归来面见汉帝,虽遭怒斥,却如实描绘了此处的奇美险峻。汉帝听后大悦,赞叹道:“此山大别于他山,此峡大别于他壑,乃天之峡也。”自此,天峡便美名远扬。

  那 山

  天峡的山,仿佛拥有灵魂。它坐落于神秘的北纬30°,独特的地理与气候条件赋予了天峡无尽的魅力。这里集高山、峭壁、峡谷、洞穴、湿地、瀑布及古庵遗址等自然景观于一体,被誉为“动植物基因谷”。

  我们一家沿着木质古道拾级而上,沿途被“瀑布区”、“杜鹃花海区”及“龙门森林氧吧区”等景点深深震撼。景区内千峰耸立,怪石嶙峋;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攀登,我们终于登顶。站在山顶,“山高人为峰”,眼前的天峡象形山石栩栩如生,如仙人推磨、玉兔望月、天鹅抱石、驼尖石俑等,形态各异,妙趣横生。或许是小长假即将结束的缘故,山林间格外宁静,偶尔传来的鸟鸣声打破了这份静谧;越往深处走,这份宁静愈发显得安逸舒适;偶尔有几只山羊悠闲地路过,倒是增添了几分田园之趣。

  导游介绍,天峡内野生动植物多达2000余种,其中包括大鲵、银缕梅、大别山五针松等数十种国家级珍稀动植物。我们在千米杜鹃林中漫步,虽时值秋季,仍有少许杜鹃绽放,仿佛在笑迎每一位访客。此情此景,不禁让我吟诵起宋代杨万里的诗句:“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映山红。”想象着来年春暖花开之时,满山杜鹃竞相开放,那将是怎样一番繁花似锦、游人如织的景象?

  那 水

  天峡的水,似乎蕴含灵性。水流在峡谷间蜿蜒流淌,曲折多变。随着我们深入山谷,水声渐急,轰鸣之声不绝于耳。来到通天瀑前,“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景象呈现在我们眼前,瀑布在怒吼、咆哮、嘶鸣,气势磅礴,震撼人心。“哇,太美了!”弟弟兴奋地喊道。其中,“九连环瀑布群”尤为壮观,由“通天瀑”、“凌霄瀑”、“仙女瀑”等九个瀑布组成,各具特色,令人叹为观止,也为景区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通天瀑”高达百米,悬挑崖壁,一瀑三叠,如丝如缕,奔腾而下;“仙女瀑”则如仙女下凡,轻盈飘逸;“仙鹭瀑”则似受惊的仙鹭振翅欲飞;“珍珠瀑”如珠帘般垂挂而下;“月牙瀑”形似月牙镶嵌于崖壁之间;“青龙瀑”水色青幽,在水量充沛时犹如青龙戏水。溪水清澈见底,苔藓、苍蒲依附于石上,翠绿欲滴;我和弟弟迫不及待地脱下鞋袜,踏入溪中嬉戏玩水,兴起时干脆打起了水仗;玩累了便手捧山泉入口,丝丝甜味顿上心头,真是让人心旷神怡。

  那 人

  天峡的人,同样充满灵气。导游说,天峡是红色的。1934年,红25军军长徐海东、政委吴焕先看中了天峡的地形优势,将军部设立在附近的张家老屋,在此发展壮大红军力量;他们军纪严明,深受群众爱戴,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并建立苏维埃政权,使得红色基因深植于老区人民心中…爸爸补充说,天峡也是金色的;十五年前,这里的老百姓生活困苦,人均年收入仅1500元左右,居住的是破旧的小瓦房;后来天峡的投资商郑纯雄,一位福建籍退伍军人,为了开发天峡,毅然举家迁来;他敬畏自然、坚持保护性开发,按照原生态理念设计天峡景区;他不仅支持当地农民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和养殖业,还鼓励他们开办农家乐,努力拓展农耕文化,为今天的天峡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当地群众人均年收入已突破两万元,家家过上了小康生活,景区也变得更加和谐美好。站在青山绿水之间,眺望着即将丰收的田野,我仿佛置身于一幅动人的水墨画卷中,尽情享受着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夕阳已西斜,我们也踏上了归途。那山、那水、那人已深深烙印在我心中,与绿色、红色、金色在天峡这片热土完美融合,展现了这片康养福地中自然与文明的和谐共生。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期待着来年春天再来看花、品茗、吃红军粑;一想到花开盛景,我顿时感到脚步更轻盈了,心情更愉悦了。回望天峡,暮色渐起,氤氲的雾霭,给一座座峰峦披上了一层秀美的面纱。“昔日红色根据地,今朝和美新乡村!”我在心里默默地感慨道,这一方青山绿水钟灵毓秀,这一方红色土地上的人民勤劳坚毅!祝福,云上岳西;再见,和美天峡!

【审核人:雨祺】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18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写景散文

查看更多写景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