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虽然您是九十三高龄走的,但在儿子的心里,母亲永远和我们同在。有母亲在,我永远是孩子,事事要同您商量,征得您同意儿子才去做。您一辈子吃素,积善行德,还不是为了后一代,我可以向您保证:您倡导的“行得春风有夏雨”的好家风我们会一代代传下去。
小时候我常常听见挂在您嘴边的一句话:“行得春风有夏雨”,我问您这句话什么意思?您说:“要想得到别人的帮助,首先您先要帮助别人。”在母亲的身传言教下,我明白了母亲这句话的真正涵义。我家的亲戚朋友特别多,当我做了爷爷,还有人对我说:“小时候我抱过你。”家里常常宾客盈门,当然不是大鱼大肉,就是一般的蔬菜淡饭,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当我家造房子,七大船的砖头是乡亲们帮助撑来的,水泥板也是乡亲们抬上岸的,大家说:“你有什么要帮忙我们一定尽心尽力,因为你妈待人好,烧得菜特别好吃,帮你来造房子是我们的福气。”我母亲会做缝纫机,方园几十里都知道我妈这个裁缝师傅,一年四季母亲没有空,这是母亲全心全意为乡亲做衣的原因。“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大家饿肚皮,可我们姐弟没有,因为番薯、萝卜、蔬菜母亲总有办法搞到,这是母亲“行得春风有夏雨”的结果。
我们家永远是乡亲们遮风挡雨的避风港,我家的雨、绳子、铁耙、铁锹甚至打气筒,都换了一批又一批,这又是母亲“行得春风有夏雨去了”。母亲常对我说:“人都有困难的时候,帮别人就是帮自已。”母亲有一个干娘,我们叫继拜外婆的。一百年前,沙地瘟疫流行,继拜外婆的唯一女儿不幸染病死了,继拜外婆天天痛哭,我的亲外婆动了恻隐之心,把自己的宝贝女儿——即我的母亲过继给了她们,母亲把两个母亲一样看待,同样问寒问暖,有好吃的,好穿的都首先考虑到对方,这又影响了下一代,继拜外婆的孙子孙女都把我母亲和我们当亲人,这样的深情厚谊一百年来一直延续下去,。
我在母亲含辛茹苦的抚养下读了书,后来被村支部讨论推荐为村民办教师,母亲一再告诫我要珍惜这一份教书育人的工作。走上教书这一岗位,我全身心扑在这个岗位上,脚趾骨压断也不请假,家里造房子也特地放在暑假。因为我教学有方,领导就叫我当校长,四十多年,我教出的学生成千上百,他们一批批来看我,而且青出于蓝胜于蓝,母亲感到无上光荣。走到街上,人们说这是姚老师的母亲,她比吃了蜜还要甜。
母亲去了天堂之后,我更加努力,践行母亲的遗愿。我酷受写作,有很多文章发表在全国的报刊杂志上,也获得了很多奖,我先后成为萧山区,杭州市,最后是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还被评为“杭州市优秀作家”。我为什么如此酷爱写作,和我长期和农民打交道,以后又在农村小学教孩子有关。初中毕业,我在农村插队,种稻、割麦、挑大粪,没日没夜在钱塘江边的围垦挑泥筑大堤,睡草铺,吃咸潮水,萝卜番薯当饭,和乡亲们同甘共苦,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深深爱着脚下这片土地。”沙地是生我养我的土地,我有责任把这块土地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写出来,于是我不怕严寒酷暑,深入田间地头,访老农,去图书馆,博物馆,翻找资料,去寺庙,渡口,隧道、机场,写出了37万字的散文集《沙地百年》。此书一出版就受到省市专家的肯定,原杭州市领导虞荣仁、费根楠、安志云都来电表示祝贺,《北京日报》有人评论《沙地百年》“有文、有思、有趣”,“阿六头说新闻”两次播送我的新闻。因为我家做出了一定成绩,义蓬街道、大江东推荐我的家庭作为大江东唯一一户入选家庭去评选“杭州市最美家庭”,已入选。现在己批准我家为‘浙江省最美家庭‘’’“浙江省书香家庭”。这些我都认为要归功于这块土地,也感谢父老乡亲,感谢母亲对我的教育。在母亲的眼里不希望儿子大富大贵,只希望儿子成为一个对百姓有用的人,对国家忠诚的人,这一点我可以对母亲说:“母亲,您放心,您所希望的儿子一定做到。”
母亲生前对我说:“楼房有什么好,你以后爬都爬不动。”当时的我,年轻力壮,我想不明白母亲说这句话的涵义,现在我老了,才真正体会到母亲话里的哲理:谁都会老,不要嫌弃年老的父母,不要做“啃老族”,要做常回家看看的孝顺儿女,要做中华民族的忠诚儿女,今天在重阳节的前夕,我把对母亲的万千思念写出来,妈妈我爱您。这是我一个75岁老人的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