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趣事

雨雪登临滕王阁

作者:瀚墨盈香   发表于:
浏览:77次    字数:3773  原创
级别:文学秀才   总稿:38936篇, 月稿:46

  不管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寒冷塞北,仍是清山秀水舞榭楼台的温婉江南,亦或是一叶兀自横卧于无人野渡的孤舟,本来不是一处可以垂馨千祀的名胜。但一经蘸上文字的馨喷鼻,便于行吟坐咏之间,有浓烈氤氲的灵气劈面而来。或洗心革面,或成仙成蝶,继而演绎成穿越千古的传世经典。

  南昌的滕王阁就是如斯。同名的楼阁本来有三处,山东滕州、江西南昌和四川阆中。为什么独占南昌滕王阁木秀于林,竟作为盛唐文化的典型跻身于江南三年夜名楼之首?

  唐高宗永徽四年,李元婴始建滕王阁,本是为王侯将相们上元不雅灯、春日赏花、夏季乘凉、九重登高、冬季赏雪、阁中品茶、会餐喝酒、听琴不雅画之场合。

  至唐上元二年,初唐四杰之王勃应洪州都督阎伯屿之邀登阁赴宴,并写下到处颂扬的《秋天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自此,滕王阁才得以名贯古今,誉满全国。

  恰是由于青年才俊王子安的那一枝生花妙笔,成绩了一贬再贬的滕王李元婴,成绩了曾蛮荒的豫章故郡和洪都新府,更成绩了赣水之侧的这一座伟岸挺立的千古名楼。

  和很多人一样,初识滕王阁缘于那页水天一色的文字。朗朗上口间,一幅落霞与孤鹜绘就的江南水墨、一色秋水和渔舟互答的美丽湖光,便紧紧定格在记忆的深处,印刻于我年少轻狂的宿愿里:你和我此生必然有缘!

  粉墨江南,胜迹何止百千,然独留阁楼三处好。也许是缘分注定,也许是因慕心不变,雨雪中,终幸而不雅之,荣而登之。

  说来,登临滕王阁却正应了一句故乡的老话:养女嫁江西。固然只取其字面本义罢了,现在的江西早已经是今非昔比。

  固然小两口了解、工作、假寓于广东江门,但新婿小吴倒是江西上饶余干县人氏。既然结了亲戚,前去江西认一认亲家的门户总还应当的。

  正月初二,老小两对、一家四口驾驶我的坐骑从湖南南县直奔江西余干。逾越湘鄂赣三省,千里之遥,半途恰经江西省会南昌。我定然不会放过这一睹江南名楼风度的良机。

  初四,回程之时,不曾想突遇倒春寒,细雨夹着雪籽,打得挡风玻璃啪啪直响。但骤降的气暖和割面的北风未能阻挠我们寻胜访古的火热之情,照旧驱车如期达到景区。

  滕王阁依赣江东侧临水而建,故正门为东。各自盘点相机、雨伞等必需的配备后,一行从东门而入。

  一座横跨约15米的二柱七檐彩绘仿宋牌坊耸立于面前,正上方青石贴金横匾有二。正面:滕阁金风抽丰;后背:胜友如云。

  穿过牌坊,颠末检票口进入到阁前广场。年夜理石的地面上绘有先天8卦太极图,正中太极阴阳鱼图案光彩分明,在雨水的映托下闪闪发光。

  广场两侧有抄手长廊,北为滕王阁诗词集锦,内置历代滕王阁诗词碑刻99方;南是由158枚印章组合而成的滕王阁序印谱碑廊。

  广场的绝顶,一座雄伟绚丽的巍楼拔地而起,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又若一枝出泥的青莲,独伫于摇摇欲坠当中,隔世而立。阅尽华夏崎岖,静不雅岁月峥嵘。

  是为主楼,楼之两侧有四角重檐辅亭两座,北名“挹翠”,南为“压江”。南北两亭与主阁构成一个“山”字,构成了以阁为主体的复杂建筑群。描摹之富丽,气焰之恢弘,古来少有。

  滕王阁自建立以来迭废迭兴29次,现阁是按照年夜师梁思成师长教师1942年所绘草图,并参照天籁阁旧藏宋画《滕王阁》及李诫《营建法一书》从头设计而成的仿宋式建筑。

  在浩繁的江南名楼中,为什么只有滕王阁以“阁”为名?由于楼是平地而起,而阁是指下部排挤、底层高悬的楼。自唐以来划定只有皇家才能建阁,所以只有滕王阁以“阁”定名。

  故滕王旁边部是意味古城墙的高为12米两级台座,主体建筑净高57.5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

  台座以上之主阁取“明三暗七”格局,即从外面看是三层带回廊建筑,而内部却有七层。

  全阁瓦件皆采取宜兴碧色琉璃瓦,正脊鸱吻相向而塑,高达3.5米。鸱吻者,龙生九子之一也,口润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两头的吞脊之兽,取其灭火消灾之寄意。周边四脊龙吻朝外,四角嘲风小件顺次陈列,意味吉祥。勾头、滴水均为特制瓦当,勾头为“滕阁金风抽丰”四字,而滴水为“孤鹜”图形。

  自下而上,楼外分设四层金字匾额,十分夺目。

  第一明层,檐下四块生漆为底贴金横匾,东为“瑰伟绝特”九龙匾,系唐朝怀素的狂草,故此匾被誉为全国第一草书匾;西为“下临无地”匾;南北别离为“襟江”、“带湖”二匾。

  第二明层,檐下高悬四幅巨型金字匾额,东为“山河入坐”,西为“水天空霁”,南为“栋宿浦云”,北为“朝来爽气”,均系清顺治蔡士英重建滕王阁时所拟匾额。

  第三明层,檐下亦挂四块金匾,内容出自《滕王阁序》。别离为“东引瓯越”、“南溟迥深”、“西控蛮荆”、“北辰高远”。

  顶檐之下,却只于东、西两向高悬蓝底金边,由东坡师长教师手书的“滕王阁”金匾各一块。字体淳旧道劲,气焰欹倾而神气横溢。因为底色异于其它匾额,所以非分特别有目共睹。

  迎着雨雪,走近主楼。正中为长卷式石碑,由8块汉白玉横拼而成,有玛瑙红年夜理石镶边,其上以隶书刻写韩愈《新修滕王阁记》一篇,好像一幅装裱精工的缟素长卷。

  其下,以黄、褐两色鲜花间种“欢度春节”四字。两侧石狮亦系有红色绸带迎风飘荡。瞬时,新春喜气自色采中油但是生。

  少量,广场上的人愈来愈多,全然掉臂头顶的雨水和寒雪。想要拍一张好点照片已不是易事,抢据有利地构成为重要。

  沿花岗岩高台拾级而上,两级台座共为89级,寄意1989年落成开放,设计者可谓专心良苦。双方栏杆古朴厚重,与绮丽的主阁构成光鲜的对照。

  由东抱厦的正门入阁,门前红柱上是由一幅由毛主席手书的狂草拱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线条奔放呈左斜之势,动感强烈。尽显二王之秀逸,孙过庭之俊美,张旭之狂韵,怀素之猖獗,苏黄之雄厚。

  步入年夜厅,跃入视线的是一幅屏风式样的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游人对此屏都很是存眷,我因早已熟记冯梦龙所著《醒世恒言》中的故事,反不觉得然。既然王勃的佳作传世以久,再去编一个申明由来的神话,仿佛有多此一举的嫌疑。

  反却是西厅的设置令我更感乐趣,那仿真硅制造的场景,人物形态个个绘声绘色,人物脸色张张唯妙唯肖。活泼的再现了阎公重九宴宾、王勃就地作序的情形。凝思屏息少时,便恍如有丝竹之声模糊传来,昏黄中,一华服少年回声而起,寻思半晌,忽长袖飘动,继而在一片雷鸣般的掌声中,那一杆毛笔掷地有声。

  有诗云:自有王勃作序后,别是人世笔墨场。昔时那“极亭榭歌舞之胜”的楼台因少年才子的千古一序,居然成为文人骚客吟风诵月之佳所。不测的首创了诗文传阁的先河,使后来的文人学士登阁题诗作赋沿袭成习。

  二层是一个暗层,所有陈列以“人杰”为主题。以壁画《人杰图》和铜牌状元谱的情势具体引见了自先秦至明未的江西历代名人80人和文武状元48位。

  三层为回廊四绕的明层,以戏曲为主线,以壁画《临川梦》、昆曲衣饰、传统乐器、唐伎乐图、青铜编钟等为内容,展现戏曲成为楼阁文化的漫长过程。

  四层也是一个暗层,次要以“地灵”的主题,与第二层遥相呼应。经由过程《地灵图》集中反应江西名山年夜川天然景不雅精髓。画面严谨,功力深挚,充实表示了江西人杰地灵的绚丽江山。

  五层亦为回廊四绕的明层,是登高览胜、披襟抒情、以文会友的最好的地方。中厅壁上镶嵌着用黄铜板制造的《滕王阁序》铜碑,乃东坡居士亲书,由能工巧匠手工雕刻而成。

  西厅东壁吊挂有磨漆画《百蝶百花图》,是为留念滕派蝶画开山祖师滕王李元婴而作。诗曰:滕王蛱蝶江都马,一纸令媛不妥价。

  安步回廊,沿江瞭望,但见一桥横跨赣江两岸,刚举起相机欲留下它的伟岸。俄然一阵劲风掠面,吹得我一个趔趄,连续倒退了好几步,为平安起见,来不及细赏便只好回到阁内。

  六层虽是暗层,但中厅南北角重檐间的墙体改成了花格窗,故光线极好,与明层无异。若由台座算起,此层实为第九层,故年夜厅题匾“九重天”。

  年夜厅中心,有汉白玉围栏四方通井,下可俯视第五层,其上有一圆拱形藻井,寓含天圆处所之意。

  西厅是仿古展演厅,是一座小戏台。年夜厅南北东三面墙上均嵌有年夜型唐三彩壁画——《年夜唐舞乐》。

  登临滕王阁,如同走进了一座艺术的圣殿,满目琳琅的各类展现琳琅满目。看似纷纷复杂,实在不过环绕两小我物:李元婴与王勃;两个主题:歌舞和《滕王阁序》。

  昔时,滕王建阁的初志是为了“极亭榭歌舞之胜”。充其量只是李元婴回避杀身之祸的一种手段,他并未想到此阁后来会名扬四海,垂馨千祀。恰好是由于王勃的这篇千古绝唱付与斯楼以生命和魂灵,才使得滕王阁这座原本名不见经传的楼阁申明年夜振,历经千年而长盛不衰。固然,也使得本来凑数其间的李元婴和与此文相干的一世人等得以和青年才俊王勃一路流芳百世。

  就算如王勃序中所言: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但那些用来记实胜地、盛筵、兰亭、梓泽的文字却得以万世传播。可见,任由光阴流转、世事沧桑,文脉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永久也不会被汗青的烟尘所藏匿。

  惯看月下花前,饱经雨雪风霜。几次回顾中,滕王阁垂垂消逝于蒙蒙雨雪当中。

  于慕名而来的芸芸众生当中,虽然有良多人都不曾见过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盛景,但人们仍然愿意为你几番修身于赣水之畔,几度泼墨于梦里江南。

【审核人:站长】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87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校园趣事

查看更多校园趣事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