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

婆婆,媳妇儿

作者:龚贵英   发表于:
浏览:0次    字数:3059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5篇, 月稿:0

  张铃初中毕业后,就没读书了。

  第二年张铃去县城糖果厂当了一名临时工。

  他在糖果厂上班,一个月有两天假。他会趁宝贵的假期回老家看望家人,顺便带回点儿糖果。糖果分两类,一类是硬质糖果,另一类是软质糖果。硬糖果每颗糖果外面有一层红色包装纸,里面的糖果呈黄褐色,吃着硬中带脆,其糖果上的包装纸红色喜庆,取名火炮糖;酥心糖也有大致的两种,一种有纸包装吃着酥脆;另一种没有纸包装,没有纸包装的糖果颜色很白,糖果表面印有红色条纹,取名白脆糖果。黄色的软糖包装纸上印有一枝高粱穗,取名高粱糖。张铃除了带回糖果,还带回几种水果罐头和银耳罐头。

  张铃在县城糖果厂上了三年班。

  他二十岁那年约上相邻的吕华去外地跟着一位老木匠学手艺。

  那段短暂的学艺生涯充满传奇色彩,虽说两位男青年手艺学到七八分熟练,但他俩从此以后左手大拇指失去了一截。

  不知不觉,张铃和吕华都到了相亲的年纪。

  张铃经媒婆介绍认识了相隔几十里的谢凤。

  谢凤身高1.65米,身材匀称,皮肤白皙,眼睛双眼皮,盘子脸,一张巧嘴能言善辩。最大的优点是爱干净会持家。

  别看张铃只有初中文化,那时的他也是个初出茅庐的青头小子,择偶的眼光不高也不低。太偏的大姑娘没有入他眼的份儿。 虽说谢凤不是十全十美的大姑娘,但在张铃眼里心里一定是标准型。

  张铃的父亲对未来的大儿媳颇有几分满意。母亲韩淑的态度不冷不热。弟弟张胜和妹妹张芳兄妹俩一条心,只要大哥愿意,这桩婚姻就算定下来了。

  谢凤有个当医生的哥哥,哥哥有文化见过世面。他支持年轻人大胆追求自己的幸福。加上谢凤的思想比一般的农村姑娘开放些,那样想着,她和张铃的恋爱倒不是单一的男追女,而是那种男女自由平等,互倾爱慕。

  那段时间,张铃没出去上班,一心一意陪谢凤。一来二去,两个恋人谈得火热,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一个月内,张铃接谢凤来家里两次,他带着她在乡村小路行走,俩人有说不完的话。她把他的衣装烫得平整,张铃喜欢谢凤的能干,生命中多了只凤儿,而在谢凤眼里心里头,张铃算是个诚实的男人,即便学手艺时不慎......

  但现实摆在了面前,张铃家只有五间土墙瓦房。谢凤要求务必在办酒席之前,必须另择地基盖一幢新房子,哪怕只盖几间平房也行,总之就是不能那般一大家人凑合着居住。张铃父亲点头赞同,母亲韩淑整张脸都黑透了,她提前预知到了未来的大儿媳绝不是盏省油的灯。但碍于做人的脸面,又深知张铃是她的长子,她只能把怒火深压在心底。

  说干就干,也只能那样做,张铃的父亲请了位石匠,为盖新房子做准备工作。那段时间母亲韩淑忙忙碌碌的,白天,一会儿在地里忙活儿,隔一阵子又在厨房里忙着,一会儿又去后山看看石匠干活儿的进展,只听得,石匠一声劲吼,马上就是大铁锤撞击石头的巨响......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家人把修建房子所需用的建筑材料准备齐了,请了几位工人,有条不紊地动工了......

  第二年几间平房修建完工,还用石头在房前垒了一座坚实的堡坎,房前小河流淌,房屋左侧一片翠竹,乍一看,还是一处好宅基。

  大喜那天,张铃身穿一套蓝色西服内搭白衬衫配一条红色领带,胸前戴朵大红花显得英俊潇洒,谢凤身穿一套咖啡色西服内搭白衬衫,胸前戴朵大红花,浓妆艳抹俏丽出众,尤其是那一抹胭脂红更显得妩媚动人,张胜和张芳兄妹俩也打扮得体,不失主位。旁边的伴郎伴娘也是郎才女貌穿搭得体,为新郎新娘的喜宴锦上添花。

  一阵响亮震耳的鞭炮声之后,老院儿前沿铺满了一地红,大院儿里宾客齐坐,欢笑声祝福声连成一片,明媚的阳光照在每个人的脸上,张胜张芳兄妹俩配合得体,频频向宾客们鞠躬点头致谢,父亲张华也忙着张罗喜事,张家的家眷也特别照顾女方的送亲队,吕华也在旁边帮忙张罗着。

  张铃走出大院儿,走在村子前方的小河堤路上迎接村子小厂的几位领导。

  大院儿的宾客们所有的眼光一下子齐刷刷瞄向贵宾桌,几位小厂领导身着笔直的西服脚上的皮鞋崭新油亮,他们夸了新娘子,“来了”!一群端菜的人儿喜盈盈地把菜有序地端上桌,除了传统八大碗,还有炒菜凉拌菜共十八道菜,张胜张芳兄妹俩把一盘盘喜糖端上桌。

  晚上,微风徐徐,夜空星星点点。

  抬箩兜轿,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把坐轿的人摁在垫着大红喜被的大箩筐里,从老院子出发,一路小跑一路高喊抬进了囍房,婆婆韩淑一米五几的个头,经不起折腾,几个高空动作下来累得她有些喘气,连连发喜钱,摆手示意,自己已经乐够了乐够了!门上贴着的大红囍字映着那对大红囍烛的光红艳照人…...

  夏天,谢凤明显有了变化,常常穿碎花大衬衣黑色弹力丝裤。张铃依旧在村里小厂上班,只让谢凤在家安心养胎。晚上下了夜班,谢凤打着手电筒去半路接他,夫妻俩甜甜蜜蜜。

  有几回大晴天,谢凤独自一人回娘家。

  有一回,她走在村子西头的一条田埂路,张铃的堂伯在田里锄草,她昂首挺胸一边打着招呼,一边暗示自己肚子里怀的可是大少爷,还戏言堂伯把田埂路弄湿了,万一自己摔倒了怎么办,一缕金色的阳光照在她脸上。

  又过了一段时间。

  那天,张华和韩淑让谢凤坐进一只大箩筐里,公公婆婆用一根又长又粗的木棒抬着谢凤去镇上乘车,赶去县城医院。

  等孩子出生后,再通知远在另一座县城上班的张铃。

  一周过去了。

  那天,左邻右舍正在闲聊,大伙儿猜测谢凤生的是男娃还是女娃,有的说“听说是生了个看守稻田的男娃儿,”有的说“听说是生了个看守厨房的女娃儿,”张铃的堂婶立即接过话茬“就是个看守厨房的女娃儿”,大伙儿笑过不久,只见,谢凤又坐着那只大箩筐回来了。

  韩淑在小河边洗衣服,看见邻居路过,仍低着头洗自己的衣服,还有那盆尿布。偶尔,邻居也从家里端出一盆脏衣服,蹲在韩淑旁边洗衣服,彼此之间马马虎虎聊几句,韩淑洗好衣服后,端起衣服往自己家的方向走,步子很快。

  又过了三周。

  韩淑回到县城邮政局继续上班,给客户填写一些收据,偶尔也给客户写写简单的书信。自从她去了县邮政局上班,留起了长辫子,夹个水钻发夹子,出门上身穿件漂亮的衣服,搭条黑色的开了叉的尼布裙,颇有几分城里人的模样。

  张铃的外婆照料谢凤坐月子,老人年纪大了容易忘事。有一天,外婆把鸡蛋煮熟了,才想起舀一勺醪糟放入锅里,然后立即起锅。过了一个小时谢凤急得拉肚子,那天拉了好几次。邻居阿姨去看望谢凤,陪谢凤聊聊天,她感激地流了泪,拿出两个香蕉递给阿姨。

  她生完孩子后身材走了样,水桶腰,大粗腿,脸上拉下赘肉,但丈夫张铃没有一丝嫌弃。他喜欢她的精打细算会持家,她总是把家里收拾得很干净,用碧浪牌洗衣粉把衣物洗得亮白。

  宝贝张洁活泼可爱,一天天长大。

  谢凤心里有了一个打不开的结,她始终认为张胜和弟媳从县城师范院校毕业后,在镇上教书工作体面,无论何时,何种场合小两口都比哥嫂体面。那些日子她们母女俩呆在老院儿家,她总会想起那些念头,越想越合乎自己的想法,她忽然又想起了,结婚那天,把所有的宾客安顿好了,婆婆端碗大米饭搁在她面前,分明脸色不好,大喜的日子婆婆当着众人拉得下脸,也许是她心思太过细密,不该想那么多。

  两年过去了。

  夏季,一天下了一场大雨,村子里的小河河水猛涨,差一点儿就淹没了河堤。谢凤夫妻俩带着小女儿张洁从外面回来,张铃抱着女儿走在后面,谢凤心里有心事走路不好好看路,一头跌进小河里,张铃把女儿放在地上,猛然跳进小河将谢凤扶上岸。

  第二年,张铃辞去了县城当辅警的工作。带着老婆女儿去了外地谋生……

【审核人:雨祺】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77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短篇小说

查看更多短篇小说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