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苏丹:过 年

作者:阿毛五   发表于:
浏览:22次    字数:995  电脑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18篇, 月稿:18

  如今生活舒畅,似乎日子也过得飞快,年一个接一个从眼前过去,岁月风驰电掣般地如期走近了年关。

  儿童时代,最盼望的是过年。在我的山区老家,过年的气氛可以向前延伸到小年夜。记得腊月廿四祭灶司后,各家各户把精力集中到筹备年货上,主要任务自然落实到大人身上,他们结伴到镇上办年货,大家一路欢声笑语,一年来的紧张疲劳在这甜甜的美语声中化为乌有。最忙的要数母亲,洗杀烹煮忙里忙外。既要到河头洗被单衣物,抹台擦凳,意是要将一年的不如意之事如数洗尽,再把希望寄托到新的一年里,又要灶上灶下,屋里屋外,打扫收拾得干干净净,还要把父亲拎回家的年货加工成各种食品、菜肴等等。家中的香味随着烟雾在缭绕,空气中便弥漫着浓浓的喜庆气氛,盯着那些好吃的东西垂涎欲滴,跑前窜后不亦乐乎。母亲即使再忙,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会让别人插手的,因为她怕别人手工不精,影响质量。年三十早晨一起来,大人们又忙着在灶头贴上新的灶公像,指望灶君把吉祥带到家里;在大门处贴上倒福字和对联,两边门上贴上关羽和张飞的像,意在把一切不吉利挡在家门外;在米桶,鸡舍贴上“利是纸”预示着一年大米满桶,六畜兴旺,大年三十晚是比较热闹的,奉供祖先和天地之后,合家围在一年难得的丰盛餐桌旁,品味佳肴,享受着一年辛劳的果实,其乐融融,年夜饭是最隆重的“节目”。忙完这些后,大人们品着清茶,打着小牌和麻将,我们小孩则是拉着灯笼,走户窜门的开始守岁,直到大年初一。大年初一清晨,差不多每户人家都要象征性的燃放鞭炮,叫做“出天方”。从零时开始,鞭炮便噼噼啪啪地响起来,远远近近,疏疏密密,一直延续到天亮。

  到了少年时期,父亲的单位供销社解体了,家里开着商店,也是从腊月廿四过小年的时候起,商店里摆满了年货,等着客人来买年货。除母亲忙家务外,我们兄弟也都放假了,帮着父亲卖着商品,一年中也是在这个时候赚个钵满盆满。就这样,一直忙到大年三十的下午才告一段落,虽然累些并快乐着。渐渐地这种年头过了十多年,随着山区经济的逐渐萧条,家里的生意也没有做了,我们没有了往年的那种忙碌,却有了许多空闲。但依然充满了对过年的盼望和喜悦。

  于是总盼着过年,过年的感觉好美。年,仿佛是个温馨的驿站,招回漂泊在外的游子,团聚在家中,美酒佳肴共享天伦之乐。年,仿佛是漫漫人生路上的台阶,每跨上一个便增加了一个高度,增添了一份成熟,同时又有了一种对已逝岁月的缅怀和眷恋。

【审核人:凌木千雪】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86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欣赏

查看更多美文欣赏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