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在我军旅经历中,采访到一部分人民海军的英雄人物。在林林总总的釆访笔记中,有一些人和事,一直感动着我。我把这些感动化为文字,让更多的人,了解早期的人民海军,生活和战斗的情景。
1987年6月。福建云霄县招待所。吴加溪,时任云霄县食品厂书记。根据他讲述整理。他有两段经历,难以忘怀。
痛击敌舰
1965年11月13日。傍晚。风吼,海啸。海港里停泊着刚从海上演练归来的588艇。
水兵们好久没吃上像样的饭了。炊事班给大伙准备了丰富的晚餐。一只只蹄膀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
突然,艇上的喇叭筒里,传出一阵紧急的响声,嘟嘟……水兵们一个个像猛虎下山,冲向自己的战位。
4艘高速护卫艇,十几台主机轰隆轰隆响起来。码头沸腾了!港湾沸腾了!水兵们的心沸腾了!
备便。解缆。战艇冲出海港,风驰电掣地向茫茫大海驶去。夜空,黑压压的积云似奔腾的野马,急骤翻飞;海面,黑糊糊一片,此起彼伏的波涛犹如山峦,一个接一个朝艇首压来;浪花,暴雨似地朝艇上倾泻而来,甲板上留下一串串水珠,到处滚动着。
基地司令员命令:“中队4艇定于今晚9点35分前赶到娘宫待命。”
从东冲半岛到娘宫,有140多海里。时间紧急,不允许开党支部长会。指导员秦卫邦,简单明了提了几点要求。支部委员后主炮副班长吴加溪,就在会上说了一句话:坚决完成党支部交给的任务,在战斗中带领同志们英勇杀敌,不怕牺牲!
吴加溪出了会议室,向炮位奔去。他的任务,立即向各炮位,传达党支部要求,查询大家写决心书的情况。长期的战斗生活,588艇已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只要有战斗任务,大家不等动员,就要写好决心书。
艇在全速前进。哗哗的海浪,已经呑没了中甲板。吴加溪双手紧紧攀住栏杆,一脚深一脚浅地摸到了后炮。他问:决心书都写了没有?
一份份决心书,送到了吴加溪手里。唯独新兵顾荣炉,忙于运弹来不及写。他着急地问:“副班长,怎么办?”
吴加溪鼓励他说:“口头保证也行。”
小顾激动地说:“第一条,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班长叫我运弹,我保证运得又快又好;第二条……”
吴加溪是一个有战斗经验的老兵了,他看今夜海上视距很差,把瞄准镜的铁盒护罩拆掉了,进一步调好照明装置。他知道,一旦战斗打响,轰轰的炮声,隆隆的机器声,讲话是听不清的。他又和班长吴广星商定,以拍肩膀为暗号:拍一下,准备射击;拍两下,射击;拍三下,停止射击。后炮一切都准备好了以后,他向中炮走去。
刚才,他是往后走的,似乎还容易些。现在,他是向前走,就艰难多了。他扶着栏杆,顶着风浪,浑身上下全湿透了。
中炮的孟凡贤,是一位特等射手,因为25毫米炮,主要是白天对空射击,没有配夜间照明装置。这会儿,他和陈明华正忙着,装一个1.5伏的小灯泡。吴加溪鼓励他俩说:这样很好,要狠狠打,祝你们为人民立功。
孟凡贤说:“老吴,你放心,我一定狠狠打!”
吴加溪顶着风浪,又来到了前炮。前炮是首当其冲,水兵们的衣服也都湿透了。葛毅见党支部委员来了,一把拉住他的手说:老吴,你太辛苦了。
是呵,最近吴加溪的确很辛苦。孩子失去不久,他又连续接到三封电报:父病危,火速回家!家里有很多事要料理呀!但是,他提前5天归队,连泡在那里的一脸盆衣服都没来得及洗。他在家,想的是很多老战士都没休假,年关一过,假期就取消,吴加溪在家里待得住吗?
他昨天一归队,前炮班长成志仁就回家退亲了。后来,成志仁在火车上听到海战的消息,他回来见到吴加溪就是一拳:“你为什么不按时归队?这海战就有我打了。太可惜了,太可惜了。”成志仁后悔莫及。……
吴加溪双手握住葛毅的大手说:“你那大家伙抱出来了没有?”
葛毅知道,他指的是那门75毫米炮。刚才,葛毅已把75毫米炮炮管从前弹药舱抱出来。葛毅说:请放心,它已经在前甲板待命了。
吴加溪问:“决心书都写好了吗?”
葛毅第一个把决心书递给吴加溪,其他人跟着递上决心书。这些决心书,有的写在香烟壳上,有的写在信封背面。葛毅因陋就简,眼看这一天就要过去了,就将1965年11月13日的日历撕下来,在背面写下决心书:向英雄学习,打出国威,为588艇争光!
吴加溪收齐决心书,问两位新瞄准手说:“你们俩协同作战怎么搞?”李仁兴说:“按水兵手册办!”
吴加溪看他们的照明装置太亮,指出说:“太亮了不好,会刺眼睛的。”……
吴加溪离开了前炮,海上的风浪更大了。一个个惊涛骇浪,不断朝588艇扑来。海浪已经把前后甲板隔开了。哪是海,哪是通往后甲板的路,分不清了。他趁海浪刚过的一瞬间,飞身冲到了后炮炮位。
巨浪喧腾,水沫飞溅,海面到处闪烁着蓝色的磷光。艇队迎怒风,劈巨浪,飞速前进。
21点05分,艇队提前30分钟赶到娘宫。兄弟部队的2艘护卫艇,6艘鱼雷艇,相继进入娘宫锚地待命。
指挥艇573艇。11点14分,雷达兵报告:右舷10度,距离105链,发现敌舰两艘。队形,右梯队;间隔,5至8链;航速,12节,向我渔场航行。
11点20分,魏副司令员下达命令:护卫艇右梯队,第一突击群,准备右舷攻击敌前导舰;第二突击群,准备左舷攻击敌殿后舰;第三突击群,待命攻击。
魏副司令员的决心是:中间穿插,迅速把两艘敌舰切开,使敌舰相互失去火力支援,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这是一个英勇的决心,指挥艇可能要在敌人火力两面夹攻的情况下穿插。必须先敌开火,一下子把敌火力压下去,使敌人火力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588艇代理艇长李恩民接到编队指挥员的指示,立即下达命令:准备攻击!
顿时,山呼海啸,弹火狂舞,一门门火炮几乎是在同一瞬间开了火。各种口径的火炮,喷射出一条条火龙,炮弹集中在敌舰上开花,爆炸起无数朵蓝色的火苗。
敌舰随即向我开炮。588艇上空,敌炮弹弹片横飞,炮弹落在艇前方,白茫茫的水柱立起来,又倒在甲板上,把800公斤的大铁锚都震得跳起来。
吴加溪脚掌踏住击发机:嗵嗵嗵……一个接一个长点射,复仇的弹头咬着弹尾,在敌舰上开花。
指挥台传来命令:打!给我狠狠打!
吴加溪的脚,一直踩着击发机,从来没有一次性作战打过那么多发炮弹,特过瘾。炮弹倾泻在敌永昌舰上。敌舰冒烟起火,转舵逃窜。
在激烈的炮火下,573指挥艇被敌殿后舰击中指挥台。
副大队长李金华牺牲了。中队政委苏同锦牺牲了。编队指挥员魏副司令员倒下了。他的锁骨被打断,两块弹片穿过了他的肺部,鲜血涌出来了。他命令发信号弹,六艘鱼雷艇全速追上攻击,并将指挥权移交给29大队大队长马干,政委龚定高。这时是11点35分。
命令588艇和589艇第二次攻击。两艇四进四高速追击,冒着前来救援的4架敌机。飞在前面的是2架F-86D,后面2架是F-104。
14日0点42分,588艇接近到距敌永昌号5链处,发现敌舰尾部被鱼雷击中,已经失去加速能力。
命令:开炮!588艇同永昌号第二次交锋。炮声震耳欲聋,火龙飞舞,数不清的炮弹飞向永昌号。指挥台上站着东海舰队组织部副部长李明。他是来588艇调查研究的。他看到炮弹打得那么准,情不自禁叫起来:吴加溪,打得好!
装弹手蔡文基装得气都喘不过来,抹一把脸上的汗水说:“副班长,能不能来几下短点射?!”
吴加溪两眼一瞪说:“这是什么时候?快!”
是!蔡文基搬弹的两手甩得像皮带轮子呼呼直转。
咚咚咚……正当吴加溪打得最出色的时候,方向机突然摇不动了。他低头一看,炮座边上躺满了炮弹壳,弹壳卡住炮盘了。
吴加溪立即命令:“林长新!”“到!”“排除炮盘底下的炮弹壳!”“是!”
平时,排除刚出膛的炮弹壳,都是用木棍把它捅出来的。现在,林长新一切都为了一个快字,用双手排除炮弹壳。嗞——嗞——,这是火热的炮弹壳烫着皮肉的响声。
这时,永昌号上的敌人跑头乱窜,叫声四起,死的死,伤的伤,再也没有还击之力了。
14日凌晨1点16分,永昌号沉没于乌丘屿以南15.5海里处,即北纬24度44分30秒,东经119度26分00秒。
14日凌晨3点05分,和兄弟部队一起,载着捕捞的俘虏,胜利返回军港。
这次战斗,创造了小艇击沉大舰的范例。588艇排水量125吨,敌舰永昌号满载排水量945吨。正同后人所言:这是一场威慑敌胆的著名海战,此后,甚嚣尘上的反攻大陆,再也没有见诸军事行动,沿海地区的局势也趋于平静了。
吴加溪在此次战斗中,荣立一等功。11月26日,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他所在的588艇荣立集体一等功。1966年2月3日,被国防部授予海上猛虎艇称号。2019年4月21日,在庆祝人民海军70周年大会上,吴加溪被表彰为突出贡献个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