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五一劳动节,结婚的人家也多起来了。
也许是上了年纪的缘故,我越来越怕参加婚礼了。因为在那富丽堂皇的婚礼背后,虚伪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本来应该庄严隆重的婚礼,到后来越来越多地变成了一场戏。
婚礼上的等待是最常见的了。好好的一桌子菜放在那里,就是因为某位重要人物的迟到,而动不了筷子。请柬上明明白白写着十八点零八分举行婚礼,可他就是不能准时到,而这些迟到的往往是一些达官贵人,忙!十八点半了,前呼后拥地走进婚礼大厅,一个一个地握手,一个一个地寒暄,待贵人坐定,早已过了预定的逢八时辰,于是,或十八点三十八,或十八点五十八婚礼才正式开始。后来我才渐渐明白,那些迟到的人物,也不是什么真忙,而是在刷存在感,数十人或上百人等他一个人,说明他的重要,而作为婚礼的主人也为能请到如此的政要贵宾而感到自豪,说穿了双方都是在摆谱。
当舞台的灯光亮起,婚礼进行曲奏起,化妆了的新郎新娘如戏子一般地被引进婚礼的殿堂。这时司仪会使出浑身解数,竭尽调节气氛之能事,把一对新郎新娘当猴一样戏耍,老练一点的新郎尚能应付,稚嫩一点的出尽洋相。一个一个流程做下来,还要让那迟到的贵宾做证婚人,致证婚词,于是,彩色普通话夹杂着淫段子,一通胡言乱语,最后证明新郎新娘的婚姻合法有效。我就想不通了,男女结婚不是以民政局结婚登记为法定依据,而让证婚人证明其合法有效,是哪一条法律条文规定的?好不容易等到让婚礼的东道主出来致祝酒词,又是一通客套,最后才听到干杯的命令,其时早来的客人可能已经等了一二个小时了。
面对一桌的佳肴,虽然早已饥肠辘辘,但也不能狼吞虎咽,装出斯文的模样,骨瘦伶仃的美女还要一个劲地喊减肥。可一旁的服务人员,早已是迫不及待了,他们把早已准备好的美味佳肴如喂猪一般地一股脑儿地搬上来,大盆叠着小盆,真让人应接不暇。菜没吃上几口,新郎新娘及双方的父母又逐个地敬酒来了,于是,站起又坐下,坐下又站起。酒过三巡,舞台上的演出又开始了,有唱得声嘶力竭的,有舞得天花乱坠的,还有报着一长串送花篮的,一个一个小丑似的粉饰登场后,最经典的吵亲开始了。
最常见的公爹背着扒灰榔头拉着儿媳妇绕场一周,喇叭地还放着《纤夫的爱》。过分一点的要儿媳妇点烟啦,吃水果啦,花样百出,而且很多人以能够想出歪点子而感到自豪。老练一点的新娘会像阿庆嫂那样应对各路大神,可大多数的新娘被耍得团团转,有当场翻脸的,有不欢而散的,更有闹到法庭的。
结婚是人生之大事,这个大并不体现在婚礼的场面有多大,而是体现在男女双方需要慎重选择上。当双方做出这个重大决定进行婚姻登记之后,婚礼场面的大小实在没有必要有太多的讲究。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结婚后离婚的例子,你看他们哪一个不在婚礼上信誓旦旦,而结果却分道扬镳了。其原因,大多是因为他们把结婚当作做戏来处理了。戏,能有几份真实?再逼真的演技那都是假的。
因此,我想人还是实在一点的好,结婚了,办上几桌酒,请上几个亲戚朋友聚一聚,热闹一番,祝福新郎新娘恩恩爱爱,白头偕老,这就得了。用不着像做戏一样,讲排场,比阔气。把极其严肃的婚姻当戏来做,其结果往往是得不到真正的幸福。
一场婚礼一场戏,白头到老能几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