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悟

青池——炒鸡蛋

作者:阿叶   发表于:
浏览:43次    字数:1289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秀才   总稿:50篇, 月稿:0

  小时候,妈妈经常会说,“娃娃过生一个蛋,大人过生一碗面。”到了过生日的时候,我的答案就是:炒鸡蛋。

  那时候我家不仅养鸡,还养猪,还有耕地的关中老黄牛;还有半边盖的“厦子”房。你猜对了,我就是妥妥的陕西娃,吃着辣子夹馍长大。你或许会纳闷,辣子怎么夹馍,这和肉夹馍的“来历”是一样样的。

  我上小学一年级时,学校才有了“育红”班,我完美的错开a、o、e的学习阶段。这为后来拔草,做饭;跳皮筋,抓子儿(子儿都是我们用碎瓦片砸成的,我们叫“陶”,最后磨的非常光滑。现在伸出手都是指尖翘起来,怕陶儿滚下去),撒棒(我们没有冰棍棒,是捡回来的椿树叶子的棒)打下坚实的基础。

  放学后会挎着担笼为鸡拔草,回来后把草剁碎和鸡食拌在一起。看着鸡儿你争我抢的啄起来,很是开心。更开心的是,看到鸡窝里有鸡蛋时,就赶紧跑进去收鸡蛋,摸着有温度的鸡蛋,小心翼翼的放到笼子里攒起来。然后,急匆匆给妈妈汇报,我收了两个鸡蛋。妈妈笑着说,等卖了鸡蛋,给你买好吃的。

  收鸡蛋的是一位挽起头发,走路利索的老太太。她和妈妈把笼子的鸡蛋八个一堆堆的放好,然后再数几堆。一堆一元,有时是十一元,有时是九元。现在回想起来,那老太太也真厉害,挎着两个蛋笼得走两里路才能有班车。还好,她会用围脖系在担笼上,提起来的时候,脖子上的围脖会分散重量。人们总是在生活中摸索着窍门,在生产劳动中看到希望。

  我最喜爱的跑腿就是提着油壶,到村里门市部去买菜籽油。顺路呢,买上一毛钱的瓜子。卖货的老李用洋瓷缸子在瓜子堆里挖上两下,再抖抖缸子,然后倒在柜台上,伴着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唾液腺开始启动了。

  做饭时,妈妈给铁勺里倒点菜籽油,上面是大铁锅烧水,下面的玉米杆子随着风箱来回拉动,发出呼呼的火苗声。时而有灰进落进铁勺里,时而添柴碰到锅底灰。妈妈说,无碍、无碍。

  是的,无碍。我拿着筷子在旁边候着,口水已经在嘴里打转。伴着铁勺里发出滋滋的响声,鸡蛋的香味从锅底飘出。妈妈拿出铁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翻一下,又塞进锅洞里。等再次拿出来的时候,我就可以大口大口的吃了。酥的焦黄包裹着嫩的鲜香,嚼上几口,满嘴的油香占领了整个味蕾,闭上眼睛享受这香气纵横驰骋,快吃完的时候,筷子就会夹的越来越少,变成小口小口地吃。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的家乡成了西咸新区的一份子。东面有新河改造的大堤,公园,有大型物流仓储物流;北面有16号地铁的终点,有呼啸而过的高铁,有交大科技创新港;北面有连霍高速的出入口,西面有炊烟袅袅的村庄,有石人石马……南面有一望无际的麦田,有巍巍的终南山。

  我是何其有幸,生于华夏;我是何其幸运,同父母一起见证着祖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昌盛。儿时的铁勺炒鸡蛋,早已一去不复返。现在的电磁炉,天然气取代了过去的烟熏火燎。年近七旬的妈妈经常会说,现在社会真好,真好!

  没有被欲望裹挟灵魂,没有被生活消灭热情,没有被岁月冲淡童趣。我们炎黄子孙总会在深厚的历史中,为心灵披上四季的纱衣,自然而有序;绣上花中四君子的绝世容颜,高雅且温良。不论物质如何丰富多彩,我们也会常怀感恩,也会在精神花园里除草,施肥……

【审核人:凌木千雪】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54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生活感悟

查看更多生活感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