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粉 房 里

作者:王生伟   发表于:
浏览:0次    字数:1982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5篇, 月稿:0

  老家附近原来有个晒坝,在我们小学不远处的一个土梁下。晒坝很大,长约二三十米,宽约十多米。这个坝子是一个好去处,它是一个水泥硬化的地坪。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比比皆是土坝子,水泥坝子极为稀缺,因此很聚人气。这个坝子吸引人的地方不限于是水泥坝,还因为坝子的一边有几间房屋,是做粉条用的。因此,这个坝子连同那些用来做粉条的房屋统称为“粉房里”。

  那时的我们十岁左右,读小学,正是活泼好动爱热闹的年纪。春天来了,天气转暖,大自然馈赠我们蕨苔、广东苔(又名薇菜)、蒿蒜子、折耳根等农家喜爱的山珍野菜。大人们要忙农活,舍不得专门抽时间去采摘这些野菜野苗。小孩子爱热闹,也想证明自己能干,能对家里有所贡献,就在星期天相邀去打蕨苔、广东苔,挖蒿蒜子、折耳根。

  一时间,山坡上、树林里、沟壑边、湿地上,都成为少年们的目的地、欢乐谷,说笑声、突然发现一大笼广东苔或一大片长势蓬勃的折耳根的惊呼声,不绝于耳。忙活之后,都有收获,背着半背篼或满背篼的采折物往回走。说往回走,其实不是回家,而是去粉房里。

  粉房里收购广东苔和蕨苔。那时,五六公里外的国营新光厂(三线建设时期建立的八七九厂)赶“百日场”(即天天赶场,为满足该厂工人和家属四五千人的生活物资需求),有时候大家就去那里卖折耳根、蒿蒜子。一小把一小把地用柔韧的蒿蒜苗捆扎,五分钱一把,卖个几角最多一块把钱,就地买一些糖果、水枪、铅笔、卷笔刀、橡皮擦以及扑克等小零小碎,兴高采烈地往家走。但毕竟要徒步五六公里,走得汗爬水流(方言:大汗淋漓),很是辛苦。不知什么时候,这粉房里有人收购广东苔和蕨苔了,大家可以少走路了,这里就成为新卖场。

  蕨苔繁殖力强,广泛生长还干壮肥嫩,因此易采折。但量多价就低,鲜蕨苔一角钱一斤。广东苔却很稀缺。一次上山,能遇上几丛广东苔就算不错了。据说广东苔较之蕨苔营养素更丰富,价值更高,是出口的高端食材;再因为物以稀为贵的道理,一斤鲜广东苔能卖到五角钱一斤,干的就是一两块钱一斤。折耳根和蒿蒜子却没有收购,不收购我们就背回家腌制水菜。它们独特的芳香和味道。大人小孩都喜欢。

  估计是外地的客商在这里建了收购点,再集中转卖。毕竟我们采折的数量有限,蕨苔和广东苔两样大都几斤超不过十来斤,采购商就用提杆小秤称量。每当过称时,我们立即打起精神,目光随着收购商拨弄秤砣的手指在秤杆上一点点游移,直到秤星两端秤杆平衡不动,那根拨弄秤砣挂绳的手指指着星花报出斤两数。接下来算钱付钱,给的钱有分币和角票,一般都是脏兮兮皱巴巴的,很难遇到崭新的。不管钱多少,只要有,我们就高兴,很满足。

  卖完蕨苔、广东苔,回家还早,我们就钻进粉房里或站在大门口好奇地观望里面的一切。只见偌大的房间里有六七十厘米高的厚拙的土灶台,灶台上有两三口大锅,估计是用来过滤粉面子以及经漏勺塑形粉条的。还有几根离地一米六七十厘米相距七八十厘米并排着的木杆,这是在雨天用来搭竿晾晒粉条的,粉房里几个工人正在忙忙碌碌。我们进入房里或站在门口妨碍了他们的工作,他们就大声喊:“看啥子?摸挡路!”把我们轰出去,我们只好撤到粉房外边的晒坝上或站或坐,看他们一次次双手端着挂满粉条的竹竿走出房门,走到晒坝里几排架杆前,再用力把竹竿举起来,左一下右一下,把竹竿稳稳地搭在两根架杆上。

  看完他们的表演,开始我们的活动。硬化的场坝被我们用口噗噗地吹几下,把灰尘吹走了,我们就席地而坐,或打扑克或下五马、走天京(用粉笔在地面划出线条的两种方格,两人用石子或小木棍等作棋子进行对弈的游戏),还有的就掏出脏兮兮的连环画来看。我自小爱看连环画,就和另外两三个小伙伴围着捧书的小伙伴,脑袋斜歪着看得十分专注。我现在都还记得,那是一个半阴半晴的下午,我们围在一起看《凤仪亭》《姜维避祸》《三国归晋》三本连环画的情景。《三国演义》那些神勇的武将和精彩的故事,让我们对它的绘本连环画非常喜欢,百看不厌。因此,伙伴们一有点钱就会买一两本,然后相互交换着看。除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以及战斗故事连环画,我们或多或少都有几本,大家相互传看,不停流转;即使封面封底掉了、书页残缺不齐,仍然爱不释手。

  连环画看了两三轮,五马、天京走了好几十盘,天色渐渐暗淡了,我们才站起身习惯性地抖抖屁股,背上空背篼,意犹未尽地回家去。

  不知不觉几十年过去,粉房早已拆掉,房里房外的地面都建起了漂亮的新楼房,上下两层,琉璃瓦,白粉墙,门楣上贴着红春联、挂着红灯笼;比原来更平整的硬化院坝,边沿砌了花砖,栽了盆景花草;场坝外就是菜地,各类蔬菜青葱水灵,十分养眼;不时有老人在场坝上坐在躺椅上晒太阳,孩子们在场坝上追逐嬉戏,幸福溢满曾经的粉房里。

  很多时候,我坐车疾驰在与粉房里隔河相对的公路上,有意无意之间总要往对面的粉房里看一看。这一看,看到了孩提时代在粉房里的我们……

【审核人:雨祺】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31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