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难忘的红色之旅

作者:美美   发表于:
浏览:41次    字数:3281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25篇, 月稿:25

  2021年金秋十月,我很荣幸参加了县科级干部进修班学习,历时一个月。根据教学计划,党校安排了三天(10月19日一21日)丰富多彩的现场教学,分别前往武夷山大安、邵武金坑、顺昌洋口等红色革命传统教育现场教学基地,重走红军路,聆听革命事迹,接受红色洗礼。

  我从小就生长在闽北,从小学到高中,仅仅是在课本上学习一些关于红色记忆的文章,看了几场有关红色教育的影片。参加工作后,有关红色教育的现场基地也很少去。此次党校安排的三天红色革命传统教育现场教学,虽然时间短,但给我印象特别深刻。它不仅让我系统地学习了我们党发展壮大的革命历史,实地和场景见证了闽北苏区在土地革命时期的重要地位和突出贡献,而且让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了信仰,收获满满的。

  此次党校安排三天的红色革命传统教育现场教学,至今虽已过去三年多,但此次红色之旅每每还是让我难以忘怀。

  忘不了武夷大安源的古树参天,翠竹轻摇;忘不了邵武金坑的山奇水碧,蓊郁葱茏;忘不了顺昌洋口的依山傍水,景观秀丽;忘不了方志敏烈士写下的《清贫》《可爱的中国》;忘不了新四军五烈士的英勇事迹;忘不了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武夷山大安

  10月19日上午天气多云,我们乘车前往武夷山大安红色景区,大约一个多小时光景就到达了目的地,接待我们的是一位美丽大方的解说员。我们跟随她走进了大安红军街,街中的牌坊有红底黄色的醒目大字映入眼帘:“闽北红色首府大安欢迎您”。

  大安村位于武夷山洋庄乡西北部。地处闽赣两省交界的分水关南麓和海拔2158米有“华东屋脊”之称的黄岗山脚下,四周万峰千仞,地势险要,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

  早在1930年初就成立中共大安区委,建立大安区苏维埃政府,建立了闽北革命根据地中心。方志敏先后任赣东北省、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十军政治委员等职。曾经两次率领红十军入闽作战。他创造了一整套建党、建军和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毛主席称大安为“方志敏式”根据地。

  我们跟随解说员参观了大安革命历史陈列馆、闽北分区军事委员会、闽北分区苏维埃政府、中共闽北分区党校、闽北分区苏维埃政府礼堂、闽北兵工厂、列宁学校、红军医院、对外贸易处、总工会等革命旧址并在苏维埃政府礼堂前合影留念。

  我们跟随解说员参观了位于大安村东面山脚下的大安中央苏区纪念园。只见恢弘大气的纪念园牌坊两侧红旗上有八个醒目金色大字“红色大安”“红旗不倒”。牌坊内建有:闽北革命烈士纪念塔、新四军五烈士纪念碑、闽北苏区纪念碑等纪念设施。

  当日下午,我们跟随解说员还参观了赤石暴动纪念园并在纪念馆前合影留念。

  赤石暴动纪念园位于武夷山市区南8公里的崇阳溪畔,是为缅怀皖南事变中被俘的新四军将士和爱国志士,在赤石暴动前后被屠杀的73位革命烈士而修建,就建在当年赤石暴动发生地点。内建有:纪念馆、烈士墓、悼念广场、纪念长廊、纪念亭、接待服务中心等纪念设施,气势雄伟而肃穆。

  赤石暴动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血与火、灵与肉的搏斗,是皖南事变和上饶集中营斗争的延续,是我党领导的监狱斗争史上的伟大壮举,在中共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巍巍青山,铮铮铁骨。在长期的革命峥嵘岁月中,武夷山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的英勇斗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红旗不倒”的光荣赞誉。方志敏、周建屏、范式人、黄道、黄立贵、粟裕等众多革命先辈都在武夷山留下光辉的足迹,书写着传奇的革命故事。

  记得毛主席1930年1月写的一首《如梦令·元旦》诗词“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该诗词描绘了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势,显示了红军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近年来,大安村加强美丽休闲乡村建设,积极发展乡村旅游,贯彻“观红色,游生态”的发展理念,全村开办了多家民宿和农家乐。大安村也先后获得了全国生态村,福建省乡村旅游特色村、南平市五星级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

  邵武金坑

  10月20日上午天气阴天有雾,我们乘车前往邵武金坑红色景区。根据行程安排,我们先到邵武市委党校集中,安排好住宿,领取红军服装并进行了整装列队、授旗的庄严仪式。观看红色影片《金坑》,该片全程是在邵武金坑乡实景拍摄的。

  金坑乡位于闽赣两省三县交界处,是原中央苏区闽赣省委、东方县委、金坑区、乡苏维埃政府驻地,也是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前沿阵地黄土关战役的发生地。1931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进驻金坑,彭德怀、滕代远、邵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地开展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留下了闽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东方县苏维埃政府旧址、黄土关战役遗址、红军桥、弹孔墙等红色遗迹。这些遗址见证了革命先烈的英勇斗争和金坑在土地革命时期的重要地位‌。

  是日下午,我们跟随青春靓丽的解说员参观了黄土关战斗遗址、闽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东方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军指挥部(文昌阁)旧址、红军桥、弹孔墙、供销社旧址、古建筑等红色遗迹并在文昌阁前合影留念。

  黄土关战役:1933年12月20日,国民党为横断闽赣苏区,国民党第14师霍揆章部、94师李树森部从黎川经熊村从西面向黄土关进发。驻守在此的红九军团十四师凭黄土关险要地势与国民党军进行了顽强作战,激战数日,打退了国民党军的多次进攻,成功迟滞了国民党军,掩护了部队的撤退。

  参观了彭德怀、腾代远、邵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指挥部旧址与故居,仔细观看了弹孔墙,重走了红军桥和红军路,穿行在老街的深巷里,缅怀革命烈士。

  金坑老街现存明清古建筑100余栋,集中连片保存完整,粉墙黛瓦,错落有致,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穿行在古色古香的老街和雕梁画栋的古民居让人仿佛穿越回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脑海中浮现出红军战士英勇战斗的情景,耳际仿佛听到激烈的枪炮声……

  金坑还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金坑有描写山之险峻的诗“四季山色碧,季季又各异,壑壑淌清泉,峰峰有奇韵。” 如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天堂寨,山美水美,是人们观光旅游和研学的好去处。

  顺昌洋口

  10月21日上午天气多云间阴,我们乘车前往顺昌洋口红色景区,根据行程安排,我们跟随年轻帅气的解说员先在洋口红色记忆馆文史厅聆听红色历史,观看了洋口油纸伞文化馆。随后参观了彭德怀办公旧址、毛泽民路居处、洋口记忆军民鱼水情、项南街、蜚江印象、洋口商会、苏维埃政府旧址、党员远程教育广场、长江支队纪念园等红色遗址遗迹并在苏维埃政府旧址合影留念。

  1933年8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军东方军入闽,于8月25日占领了洋口,开展筹款、扩红、建立红色政权等革命工作,“把红旗插到福建去、开辟新的根据地”“筹款百万、赤化千里、创造百万铁的红军”。毛泽民随后也来到洋口筹集调配法币、食盐、煤油、武器、药材等军需物资。并成立了洋口赤色职工联合会、洋口青年工作委员会、洋口临时商会。

  1938年,项南同志受省委之命组织平津学生团到洋口组建抗敌剧团并亲任团长,编印《顺昌抗敌日报》,并以英华学校、胡文虎小学为基础,领导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发展抗日统一战线。

  洋口还是革命烈士、中共广西柳州支部创始人张胆(原名张举华)的故乡。

  周日下午天气阴有小雨,我们驱车前往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元坑镇参观学习。为我们解说的是当地著名的文物守护者余钟纯老师。

  元坑古镇自然风光优美,古镇四周群山环绕,山峦起伏,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充满了诗情画意。古镇保存有大量的明清时期古建筑,包括古民居、古祠堂、古桥、古庙等,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古建筑群落。

  经余钟纯老师介绍,我们知道了古民居的特点,同时也知道文昌桥不仅是元坑镇的重要交通通道,也是当地老百姓生产生活的必经之路。每逢农历一、六墟期,乡民会在桥内设墟场进行农产品、生产资料交易。此外,由于文昌桥的一头连着关帝庙,因此也是老百姓赶庙会、祭祀的场所。

  洋口红色旅游小镇紧邻铁路鹰厦线,富屯溪贯穿全镇,依山傍水,自然景观秀丽。洋口镇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红色文化的传承地,是人们红色之旅的好去处。

  2025年02月24日于榕城

【审核人:雨祺】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98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