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我的首任指导员

作者:心怡   发表于:
浏览:22次    字数:2974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秀才   总稿:87349篇, 月稿:16016

  20世纪80年代初,怀揣着戍边卫国的壮志豪情,我踏入了绿色的军营天地。三个月紧张而充实的新兵连军训,如同锻造钢铁的锤炼,磨砺着我的意志。当这难忘的新兵时光结束,我被分配到了老连队,也正是在那里,我第一次遇见了对我军旅生涯影响深远的人——指导员马金土。

  初见马指导员时,他那高大挺拔的身形、英俊帅气的面容以及白皙的皮肤,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尤其是他站在黑板前,神情专注地上政治课的模样,仿佛一道阳光,瞬间照亮了我初入军营的懵懂世界,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记忆深处。

  马指导员的口才,在整个连队那是出了名的好。他讲起课来,妙语连珠、才情四溢,每一个观点、每一段讲述,都像磁石一般,紧紧吸引着我们这些战士的注意力。他不仅精通乐谱,拥有一副嘹亮高亢的好嗓子,唱起军歌来,那激昂的旋律仿佛能穿透云霄,鼓舞着每一个人的士气;而且他还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那笔锋刚劲有力的魏体字,结构方正大气,充满了艺术韵味。听说,正是凭借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和毛笔字,他被老营长一眼相中,从连队调到营部,提干担任营部书记。在新的岗位上,他如鱼得水,将自己的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多次被评为学习标兵,立功受奖,成为我们心中的榜样。

  在日常相处中,马指导员总是把自己的身份放得很低,却把政治工作的职责看得很重。他毫无官架子,对待每一位战士都和蔼可亲,就像对待自己的亲兄弟一般。每逢体育文娱活动,他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和我们一起唱歌、打篮球、打乒乓球。在篮球场上,他身姿矫健,灵活地穿梭在队员之间,那精湛的球技,常常引得大家阵阵喝彩;乒乓球桌前,他又全神贯注,每一个扣杀都精准有力。在他的带动下,大家打成一片,欢声笑语回荡在营区的每一个角落,让这个严肃的军营充满了家的温暖。

  1981年春天,我担任了连队文书。那时,部队里掀起了一股绿色军营热,马指导员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美化营房、提升连队文化氛围的好机会。于是,他提议在连部文体活动室前打造一处鱼池假山景观。这个提议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全连官兵的一致赞同,大家都对这个富有创意的想法充满了期待。

  说干就干,马指导员亲自操刀,绘制图纸。他趴在桌子上,一笔一画,精心地设计着每一个细节,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雕琢一件稀世珍宝。图纸完成后,他又和连部全体官兵一起,撸起袖子,拿起工具,开始挖土方。在炽热的阳光下,大家齐心协力,汗水湿透了衣衫,但没有一个人喊累。随后,水泥、沙子、吸水石、砖块、水管等材料陆续到位,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座漂亮的鱼池假山水景很快就建成了。这座充满生机与美感的景观,不仅为连队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更成为连队乃至友邻单位官兵闲暇、节日拍照的绝佳取景地。每当看到那清澈的池水、灵动的假山,白雾蒙蒙的喷泉,还有周围盛开的鲜花,那些共同奋斗的美好回忆就会涌上心头。

  马指导员以身作则,以严管家著称。尽管他是政工干部,但他对自己的要求,却丝毫不亚于军事干部。大到军事训练计划的精心安排,每一个训练科目、每一项训练指标,他都反复斟酌,力求做到最科学、最合理;小到集合出操,他总是第一个到达操场,身姿挺拔地站在队伍前面,那坚定的眼神仿佛在告诉我们,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

  连队的连长更换频繁,先后提拔了两任,可都没过多久就转业了。这使得军事业务在一段时间内难免有所疏忽,甚至有段时间连长长期缺位。在这艰难的时刻,军事主政的重担自然而然地落到了马指导员这个政工干部的肩上。这对他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考验,但他没有丝毫退缩。他严格要求自己,事必躬亲,每一个军事训练项目,他都亲自参与,虚心向有经验的军事主官请教;每一次军事会议,他都认真准备,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他坚信勤能补拙,每天都早早起床,学习军事理论知识,研究战术策略。在他的努力下,连队的军事工作不仅没有落下,反而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他的工作成绩斐然,常常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与表扬,也赢得了同事和战士们由衷地敬佩与爱戴,真正做到了一肩挑两担,撑起了连队的一片天。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又当爹又当妈,是逼出来的。”可我们都知道,这背后是他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和对连队深深的责任。

  马指导员对战士们的关心,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更体现在对我们政治前途的高度关注上。全军取消直接提干后,首批军校战士文化统考政策出台。马指导员深知这对战士们来说是一次改变命运的重要机会,为了让更多战士能够考上军校,他在连队率先进行摸底,了解每一位战士的文化水平。经过深思熟虑,他聘请了刚入伍、文化功底深厚、有真才实学的战士袁育泉担任文化教员。他精心安排时间,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利用业余时间为全体战士进行系统的文化课辅导。对于文化初选后的四名考军校战士,他更是关怀备至,专门安排了安静舒适的复习场所,让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为期三个月的全日制复习中。在那段紧张的备考日子里,他常常去看望战士们,给他们加油打气,解答和帮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名战士分别考入军校和专业技术学院,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当听到这个好消息时,马指导员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笑容里满是对战士们的骄傲与祝福。

  1982年初,部队推行军地两用人才政策。作为警卫连指导员,马金土深知警卫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也明白战士们由于工作性质,平时很难接触到实用技术,退役后就业可能会面临困难。为了让战士们既能在岗位上发光发热,又能在地方就业时有一技之长,他绞尽脑汁,四处联系。终于,他从武汉某部队请来了三名特警战士,利用半年多的时间,组织全体警卫战士系统训练臂功、腿功、倒功、仰功以及一整套擒拿格斗武术拳。训练的过程是艰苦的,磨、倒、滚、爬,每一个动作都要反复练习,每一次摔倒都要迅速爬起,在马指导员的鼓励和监督下,战士们都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经过刻苦训练,战士们个个身怀绝技,在岗位上精神抖擞,执行任务时更加得心应手。退役后走向地方就业时,他们也凭借着这一身本领自信满满,许多人成为公安辅警和单位安保人员,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守护着一方平安,有的还凭借自己的努力提拔到重要领导干部岗位,为地方经济建设建功立业。

  1983年,马指导员因工作出色被提拔为副营级,担任干休所代理所长,两年后转正为正营级干休所所长。尽管他离开了连队,但他的心却始终牵挂着我们这些曾经的战友。他时不时地写信或打电话,关心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成长进步。他是我的入党介绍人,离开连队后,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我的预备党员转正问题。由于当时任命突然,工作调动非常快,许多连队事务他都没来得及完全交代。但他还是专门为我的转正问题给我打电话,并写信给后任指导员兼连队党支部书记胡志根同志,详细地说明我入党后的表现情况。鉴于只差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他郑重声明如果组织允许,他愿意继续担任我的入党介绍人,并建议按期转为正式党员。他的这份细心和负责,让我感动不已,也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他对我的关心和期望。

  时光匆匆,转瞬即逝,如今我们都已相继离开军营多年。但马指导员的音容笑貌,他的言传身教,他的敬业执着,他的多才多艺,始终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从未褪色。他就像一盏明灯,在我军旅生涯的道路上,照亮了我前行的方向,给予我力量和勇气;也像一座灯塔,在我此后的人生中,始终指引着我,让我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坚守初心,勇往直前。

【审核人:雨祺】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84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