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存维哥

作者:略略略   发表于:
浏览:36次    字数:2853  电脑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21篇, 月稿:21

  大高个存维哥去世了,一段时间里,我的脑海里经常出现他的身影。

  存维是我同宗的一个哥哥,他的母亲,即我远房的大妈活到97岁,是我们的父辈一代中最后一个去世的。在大妈晚年十多年时间里,我每年回去看她3次,故此与存维哥见面交流多,走得近、觉得亲。

  存维哥生于1945年,他与许许多多的农村人一样,在农村里生活了一辈子。高小毕业,爱看书,看过的书,听过的戏和故事,都能记得住,都能滔滔不绝,甚至一字不漏地说出来。关心国家大事,拥护党的领导。遇到好人好事赞不绝口,碰上坏人坏事恨之入骨。他意志坚强,性格开朗乐观。不抽烟,不喝酒,没有任何讨人嫌的腻歪。小时候,物资匮乏,劳累受穷,青黄不接,忍饥挨饿,困难再多,经历多大的难事,他从不唉声叹气,从不怨天尤人。

  存维哥在山村里生长,一辈子侍弄土地,早早就学会了所有农活,什么样的农活都会干。派什么工,干什么活,什么都能干了,不挑不拣,出工出力,干活实在。在生产队里拉排车,掏茅粪、打圪针,外出搞副业,苦活累活不推辞。战天斗地、搬山填沟造平原的年月,他用大槽锹装车,装得又快又满,千斤重的排车,一个人拉起来跑得飞快。秋后交公粮的时期,两百多斤重的麻袋扛上搬下轻松自如,人们都说他身大力不亏。按照他的说法,“有了病,喝点开水睡上一觉就好了”,很少请假歇工,出勤率高。因为他的父亲曾是贫协主任,受他父亲的教育影响,村里有了招工、招干名额,有跳出农门的机会,他都没有去争抢过。在村里大多数人眼里是诚实安分之人。

  土地承包,分田到户时,他正当四十多岁的年华,耕种管理十多亩土地和几亩果园,轻车熟路、游刃有余。他自己也说那几年他走路双腿轻盈、脚步如飞,有时候还会哼起他曾经唱过的戏词来,可见他对生活的满足和热爱。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四季,总是在地里修堾磊堰、播种耕耘……去世头一年的春天,他还挑着肥料上石圪堞,他是忙完秋收进入冬天感冒未愈摔伤的。多年里,是村里公认的土地建设、勤劳生产的模范。

  存维哥爱惜财物,省吃俭用。一身衣裳穿多少年,很少买新衣服,家里的被褥铺盖也是用了多年的。能不买的一定不买,不该买的一律不买,一辈子勤俭持家,从不多花一分钱。跌倒骶椎骨断裂住院回来行动不便了,他便把省吃俭用一辈子积攒下的所有积蓄和盘交给了儿子。

  从存维哥身上,我们看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看到了一个普通农村人为了梦想和生活一辈子努力拼搏的精神。也想到了振兴乡村政策的英明,农村仍然是应该关注的重点,广大农民依然是最劳累最辛苦的人群,所有农民富起来,国家才能强起来。

  存维哥情感波折,人生遗憾。存维哥是在参加省道307公路工程建设时,所在的施工队驻扎的村与曾经的嫂子家的村毗邻,经热心人介绍结为夫妻的。按照风俗习惯,婚后女方要住到男方家里。曾经的嫂子性格随和开朗,尊老爱幼,嘴甜有礼貌,乐意和人们说话交流。眼里有活,手脚麻利,与村里不同年龄的妇女们一起劳动,能吃苦,自己修理劳动工具,自己拾柴爨炕,一起干活的人经常夸奖她能干。婚后几年,曾经的嫂子积极参加村里集体生产劳动,生活安生,接连生下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儿女双全、随心随意,一时成为让人羡慕的家庭。然而,好景不长,也许是有一段时间存维哥被村里派出去搞副业,长期不在家的原因还是什么,夫妻感情似乎慢慢地淡了,生气、吵嘴的次数逐渐增多,不断产生冲突。公公婆婆劝、亲戚朋友劝、邻居们劝,曾经的嫂子始终听不进去,到后来,不顾一个5岁,一个3岁的两上孩子,闹起了离婚,选择了决绝。

  曾经的嫂子离开后,存维哥既当爹又当妈带着两个孩子。覆水难收,也许是伤透了心还是什么原因,村里的人们劝他破镜重圆,去找回再婚后又离异的曾经的嫂子,他说什么都不去。好就好在他的母亲身体硬朗,一直帮助他照看着两个孩子,直到兄妹二人男娶女嫁各自有了自己的小家。

  存维哥孝敬老人耐心周到。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老人是晚辈的精神依赖和寄托,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有一位长寿老人,是福气。存维哥说:“地里干活回来,进了院子叫声妈,有人答应,就感到有人心痛,心里温暖……”他常说:“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我们必须尽好孝道。”弟弟早逝,还有姐姐妹妹3人。虽然人人都有义务责任,但他作为家中长子,没让老人轮流住,没让姐妹轮换转,不苛求姐姐妹妹,全力承担起了照顾双亲为长辈养老送终的责任。

  孝顺的关键是顺着老人、依从老人。大爷过世后的三十多年里,他与大妈相依为命,不厌不烦,事事顺着大妈。陪伴大妈上医院,买药熬药,大妈晚年小便不能自行排出,导尿管需要定期到医院消毒更换,一次次去一次次换。后来,为行动不便的大妈端水喂饭,擦洗清理,直至大妈97岁安详离世。年复一年,天长日久,照顾老人需要耐心。侍奉身边,尽人子孝道,他用实际行动为儿孙们做出了榜样。

  大妈知道晚辈挣钱辛苦、生活不易,老早就说,她死后不要吹吹打打、大操大办,丧事从俭。2020年2月27日,疫情最重的时候,大妈走完生命最后一程,无疾而终,没有遭受更多痛苦和折磨,走得安然平静。不能按照惯常的程序进行,一切简化,只用了非用不行的几个人掩埋了大妈。天遂人愿,实现了大妈“不浪费”的愿望。

  存维哥饰演英雄形象高大。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唱样板戏时,村里排练了晋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白毛女》《沙家浜》,冬闲时在当地和邻县寿阳的沾尚、松塔一带山区农村演出。“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唱词直白平实、通俗易懂,唱腔高亢嘹亮、婉转柔美。记得,存维哥是剧中的主要演员,是台柱子,他饰演的李玉和,高大伟岸,形象丰满。虽然没有经过什么戏校学习,但他刻苦地揣摩角色,甚至在吃饭、睡觉时都在思考如何更好地演绎这个角色,仅凭着热爱和勤奋,在舞台上,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唱词深厚圆润,念白字正腔圆,他把李玉和的坚韧、勇敢与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不仅展现出了艺术才华,也让他的名声红火了一阵。当时,村里的许多人,村里的戏唱到哪里就跟着看在哪里。直至现在,村里一些上了年岁的人,一提起唱戏的事来,依然津津乐道。

  七个多月时间,存维哥人没了。头年10月份,与我们几个人并肩走着上山,我们走多快他走多快,又说又笑自然而然,一点都没有吃力的感觉。临近年底,得了一场感冒病,四肢无力,一开始他不去医院看,准备硬扛过去,结果一段时间不见好转,不得不去住医院治疗,因为需要先交费后报销,交得多报得少,病情刚有好转,他就要求出院。出院后,因为没有完全恢复,常说腿脚无力,一次跌倒摔断大腿,正在恢复阶段,又一次跌倒骶椎骨折。住院治疗回家后,因为家里条件有限,缺乏康复器械,更无专业人员协助,不是坐着就是躺着,体质元气难以复原,6月中下旬,时不时出现神志不清征兆,8月3日,村里人心目中的“李玉和”匆匆谢幕,享年八十岁。

  他的儿子为其操办了在村里算是体面的后事。出殡那天,街门口路两边站满了打伞的人。连续几天的雨水虽然没有减小,但没有影响村里人出来为他送行。响器声悲壮,电子炮车、爆竹齐放声震屋瓦,让人感到了深沉悲伤和庄重。

【审核人:雨祺】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52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