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声与烟火
于“箫箫竹”中细辨民声
或许要走些弯路曲道
要滤掉些无效的杂音冗沉
聊添繁杂、烦心
但为八方搜寻,无一遗漏
不分昼夜于竹摇叶卷
顿然起身,藉借“手电”循声而寻
由景及人,祛“呼呼瓶响”疑为“妇啼”
一夜山野潜行,亦不打紧
竹林深处必有小院
箫箫竹声常伴哔哔啪啪柴火声
风声雨声犬吠声
交响成音
激荡心声
城里孩子不谙野兔
我碰进的孩子都在城里
我碰见的成语,譬如
狡兔三窟、日月如梭、狂犬吠日
此时何地?好一番“窟、梭、吠”
你得上天入地,于时光隧道穿溯回去
阴阳可非隔层纸,时空那皮尺
可度量“光年”之距?
唯“废寝忘食、置之度外”
因智能手机拌饭可嚼时日
孩子们感同身受
三品其滋,滋滋意意
令爷爷汗下若雨,绵绵密密
星月可餐乐滋滋
关注上苍人人事事
不一定是吃饱了硬撑的
天仙之事,或能解困疗饥
至于大地为床,上天充盖被
古语民俚,演绎得淋漓尽致
我以六旬翁背诵爷奶之熟语一一
“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背巴篓”
“天上一颗星,地上一盏灯”
老爸领着我“一口气数24颗星子”
那口气得紧紧憋死,不漏一丝
否则,一番接一番
紧张复紧迫,窘迫不已
好在亦有惊喜摇曳于天河波音
紧跟七仙女妙曼飘逸
影影绰绰,不绝如缕
间或牛郎打着马灯迎织女
美饰了上下五千年
与盘古开天,闪烁一气
帆远,不损一帆风顺
帆远了,文化衫贴身而近
当“一帆风顺”龙飞凤舞
天一程,水一程
好一番顺风顺水行
九天九地,瞬息搞定
帆在云水间
一鼓成帆,诗意旅程
孝,在顺老人初心
回老家四处走走停停
家境如何,何须调查盘问
更不须银行查“流水”,看余存
建筑摆在高处,坟茔卧在谷地
豪华与朴实,临下与仰视
豆腐拌青葱,青素之辨
“我是我,你是你”
哎,我的爸爸妈妈
于低矮水草地,土岗细石
也就打个“小床浅灶”,将就行事
一如过去七十年、九十年
简衣素食,显见不宽裕
“孝”,当是上行下效
让老人初衷,无一违逆
外语不谙,补以鸟语
此生被外语隔挡门外
一如爸妈,被“三字经”
远距老远老远,恰似
仰视的满天星星
虽繁花似锦,牵手并肩
而彼此拉出“光年”之远
此生外语休也
初、高中那点英语根基
早已削茎刨根无须影
余生当修得数门鸟语
那潜伏于乡野的老家故园
我得归去,花鸟鱼虫
亦是故人,足以谈天说地
啧啧不已,挥洒一千零一个日子
鸟语花语亦“外语”
家兔不知“窟与株”
大大小小养殖场
不知“三窟”的兔子
守株待兔的“株”亦不识
连撞的厄运,或许亦能增加见识
它们天生勿须操这心计
“兔”生剧本,由人
身兼编、导、排数职
此地的兔子,不及导具
还有仅活28天的鸭子
不谙天空阳光为何物的鸡子
吃喝只为长膘
卧睡,仅为早早运至镇市
它们那笼子槽子,与天日阳光
远隔数不胜数之世纪
数得“哇哇”失语
鼻头一紧,好一番悲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