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散文

陪妻就医的那些日子

作者:曾璞   发表于:
浏览:9次    字数:5054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49篇, 月稿:49

  二〇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妻与我到县医院例行体检,她查出右卵巢有一实物。儿子儿媳得知后,叫她去成都复查。

  二十日下午,我们到绵阳办完事后,乘火车去到了儿子家。儿媳当晚在网上为妻子挂上了华西二院的门诊号。按照医生开出的项目,辗转于华西本院与二院之间进行了检查。数日后,查血、CT等各种检查结果出来,除县医院体检发现的问题外,其他均无恙。

  华西二院的医生看了检查结果后,说要进行手术。经一家人慎重考虑,认为要动刀,还是应该找一个经验丰富的医生施术。儿媳说,华西二院楼江燕教授是这方面的专家,若按正常程序挂号,一般要半个月左右时间;若走捷径,只有在每周一晚上八点,可以去抢他人的退号,这只能去碰碰运气。

  在期待之中,时间到了周一。这天晚饭后,我担心儿媳忘记了时间,在我出家门时,叮嘱妻子到时提醒儿媳一下。儿媳听到后,告诉我她已用手机调好了晚上八点的闹铃。闹铃一响,儿媳立即抢号。妻子运气很好,顺利抢到了楼教授的门诊号。

  周二,与妻去到华西二院门诊大厅,经楼教授仔细诊断,确需做手术;是否良性,只有术后活检才能判定。

  周三上午,医院打来电话,预约入院时间,说早可本周五,晚可下周二、周五入院。下周四正逢妻子六十岁生日,加之她身体无任何不适,就想待生日后去入院。

  在纠结之中,妻子问了一下,若本周五入院,何时可以出院?联系的医生说,如果手术顺利的话,下周三就可出院。经反复权衡,大家还是觉得早做早好,若待生日后,又要多受七八天的心理煎熬,于是决定本周五入院。

  周五,是十一月二十九日。按医院的要求,早上七点半就要赶到医院办理入院手续。因儿媳上班时间上的冲突,这一天无法去送孙子读书。儿子算了一下时间,我们需早上六点四十分出发。儿子打算带上孙子,先送我们去医院,再送孙子去学校。

  我与妻子否定了儿子的意见,认为这么早就要叫醒孙子,没有必要。现在交通很方便,到时我们坐公交车去就行了。儿子认为,带着住院的用具坐公交车很不方便。他不送我们,就叫网约车送。

  这天早上,网约车师傅准时打来电话。我与妻子提上头一天晚上就准备好的用具,坐上了儿子叫的网约车。

  此时,天还没亮,大街上就已车来车往。望着窗外迷茫的朝雾、昏黄的灯光,我的心更加忐忑不安。

  自从妻子体检查出问题后,我的心里就不时会生出一些忧虑。特别是经华西医院检查说要手术后,心中既盼着妻子能早点入院,又担心着查出什么不好的结果。这种纠结,让我心里不时生出些许烦乱和悲凉来。但在家人面前,又不得不强作镇定而装欢。坐在车上,想着近来的心境,不由感叹:

  朝雾迷茫车如流,晓星渐沉月似钩。

  人有病疾天可知?心存虑疑春亦秋。

  欢颜强作壶里醉,阴云未散心中愁。

  烧香叩头拜佛祖,愿妻平安我独求。

  “到了!到了!”网约车司机的喊声,把我从沉思中唤醒。我看了一下手机,此时刚好七点十二分。当我们来到出入院大厅时,已有不少人等候在那里。

  办好入院手续后,我与妻子去到医生办公室。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姓贾的年轻姑娘,我估计应该是楼教授的助手。她开出一项需补缺的检查单后,叫我拿着先去排队,说这样要快一些。待几项检查完成,已近中午。

  午饭后,我陪着妻子在医院周边闲逛。待上午的几项检查结果出来后,妻子拿着检查结果来到了医生办公室,我站在办公室大门口等候着。

  不一会儿,妻子说医生叫我进去。听到妻子的喊声,我心里一下子紧张起来,手脚忽然发软。待我走进医生办公室,贾助理拿出一叠妻子已签字的手术告知书,说按惯例病人家属也要在上面签字。见叫我去做的是履行手术程序上的事,我紧张的心一下子就放松了下来。

  晚饭后,儿媳打电话说,三圣花乡就在医院附近,可以去看看。妻子网查了一下,景区地处成都东郊的三圣乡,由“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荷塘月色”“东篱菊园”五个主题景区组成。这五个景区,分别以五类不同花卉构成,被游众誉为“五朵金花”。

  周六早餐后,我与妻子按照导航所指路线,徒步前往三圣花乡,大约半个多小时就到了景区。冬日的暖阳、盛开的鲜花、通幽的曲径、错落的小院、别致的广场,让人忘记了我们是来治病,心里的忧愁一扫而空,不觉生出了些许诗兴:

  三圣花乡径通幽,四季知春不知秋。

  江家菜地农事盛,东篱菊园闲人稠。

  小院错落掩林木,广场别致乐老幼。

  韶华远去莫怨短,无悔今朝不回头。

  上午十一点多,儿子问我睡医院那个床遭得住不?周末他可以过来守两天。我告诉儿子,没得问题,叫他把孙子熙钦带好就行了。接着,他又问在输液没有,并说星期天他与儿媳一道过来。我回答说没有输液,只是晚上要到护士站去擦药,叫他们不用来。

  十二月一日,星期天,正逢也在医院上班的儿媳“耍假”。上午十点过,儿子开车带着一家人就来到了医院,接上我们去了成都东郊的简阳市。

  时近中午十二点,与儿媳闺蜜小丽一家人会合,午餐吃的是当地名吃简阳羊肉。餐后,两家人驱车来到了龙马湖公园。

  公园位于东部新区简州新城核心区,占地面积二千四百五十亩,湖面面积一千亩,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九十。景区以龙马湖为绿心,布局四个岛屿十八个特色景点,十五公里马拉松绿道和无人驾驶体验环线,与周边街区、绿地构成多维空间链接,形成“一面云山、三面秀城”的格局。

  进入公园后,儿子选了一片可露营的草坪,从车上拿下桌椅等露营设备,大家围桌而坐,享受着这难得的冬日暖阳。

  我选了一张可斜躺的布椅,眯了一会儿后,就沿着湖畔绿道漫步,在冬日里寻找着春天的感觉,享受着亲水的乐趣。但每当想到妻子第二天就要手术,特别是术后活检是什么结果时,心里又难免生出忧虑来。这种纠结和挂碍,让我真切感受到了郑板桥“难得糊涂”的含义。对此,我写道:

  锦城东郊龙马湖,山光水色如画图。

  波上绿岛升浅云,岸头青草连深竹。

  径通幽境诗情生,日照寒柳春意吐。

  心无挂碍欢自多,人生最难是糊涂。

  妻子经三天的住院观察,于十二月二日早上八点十二分,被护士送进了五楼手术室。待手术室大门关上后,我返回了病室,就着超市购买的袋装芽菜,吃了一碗泡上的燕麦片后,匆匆朝手术室外的家属等候区走去。

  待我走出电梯,眼前房屋的布局却一片陌生。我东走西窜,却怎么也找不到送妻子进手术室的地方。我知道自己这两天有些犯糊涂,在离开手术室时,担心回来找不到地方,我还特意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

  在确定一定是走错地方后,我把当时看到房屋的特点,向一位穿白大褂的美女说了一遍,美女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我又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瞎撞了一通,还是没有看到自己刻意记了一下特征的地方。

  就在我茫然失措之时,一位老大爷推着吸尘器走了过来。我又把向美女的问话,对老大爷重复了一遍。老大爷稍作迟疑,对我说道:“这里是四楼,你说的地方应该是五楼。”

  我恍然大悟,连向老大爷道谢的话都没来得及说一声,就匆忙沿着人行梯向五楼跑去。

  我一进楼,眼前一亮,立马就认出了此处就是送妻子进手术室的地方,一颗怦怦直跳的心,很快平静下来。

  来到家属等候区,只见墙上的电子屏显示着术前准备、正在手术、麻醉复苏、转出的病人姓名。我走到屏幕前,仔细寻找着妻子的名字,一遍、二遍、三遍……都没有见到妻子的名字。

  无可奈何的我,只好又来到送妻子进去的手术室门前,来回踱着步。这时,已专门调了假的儿媳打来电话,问了一下情况后,告诉我她已快到医院了。我像见到了救星,又去到家属等候区,在显示屏上寻找着妻子的名字。

  滚动的显示屏上,我终于在“术前准备”栏里见到了妻子的名字,心中的不安稍微缓解了一下。儿媳这时也到了,我可以自由地在等候区里放心地走一走了。我打开手机,听时事,看网文,但心里总是静不下来,不时戴上眼镜,跑到显示屏前看看妻子的手术动态。

  就这样等待着,终于在近中午十二点时,显示屏上妻子的名字后面出现了“转出”两字,我与儿媳立即跑到手术室门前等着。不一会儿,妻子就被护士推了出来。

  妻子见到儿媳时,点着头笑了笑。见到妻子的精神状态还不错,心里沉积多日的石头放下了一半。我与儿媳跟在护工身后,护工手脚娴熟,很快就将妻子推到了病室。

  下午五点过,主刀的楼教授前来查房,儿媳迎上去问询。楼教授告知,术中已做冰冻切片,结果良性。

  生病虽不幸,有此又万幸。站在旁边的我,听了楼教授的话,心中沉淀十数日的石头,终于完全落下。

  楼教授离开病室不一会儿,贾助理就来到了妻子病床前。这是一位二十多岁的美女,她给妻子详细交代了饮食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我担心刚手术的妻子记不准,便拿出手机,在记事本上一项一项地记录着。交代完这些,贾助理告诉妻子,星期三就可以出院。妻子问可否星期三下午办理出院手续,她说若下午办,就要多算一天的住院费用。说完,她又将印有办理出院手续程序的一张纸递给了我。

  手术次日,妻子就能在我的搀扶下,下床慢慢行走,没有想到妻子恢复得这样的快。有感于华西医术的高超,我以楼教授的名字为首句,写了一首赞美楼江燕医护团队的诗:

  楼外楼头江燕飞,一鸣冬去春回归。

  冰雪争暖向大海,红紫斗妍竞芳菲。

  妙手除疾赛华佗,神力驱邪胜钟馗。

  今遇良医夸命好,留得盛赞作口碑。

  儿媳看了这首诗后,找人定制了一面锦旗,说星期二晚上就能送到医院,叮嘱我到时去拿一下。

  星期三上午八点刚过,楼教授就带着她的团队前来查房。我拿出锦旗递向楼教授,嘴里说道:“这几日妻子住院,我真切感受到了楼教授团队医术的精湛、医德的高尚、服务的周到,发自内心写下了含着您姓名的一首赞诗。”

  我把诗的第一句说了一遍,楼教授笑了笑,说道:“前不久,我医治的一个姑娘,也写了一首含有我名字的诗呢!”

  见楼教授很开心,我原打算只念头两句诗就行了。见此情景,我便把全诗念了一遍。楼教授听了,连忙说道:“写得好!写得好!”她边说边拉着妻子的手,对她的团队说:“大家来,我们一起合个影。”

  她见我站在一边,又亲切地对我说道:“你也一起来吧。”我立马靠了过去。

  楼教授一行离开病房后,我按照贾助理给我的办理程序,到结算窗口又去咨询了一遍。十一点多,贾助理将出院资料送到病房,告诉我说,待床头显示器上病人名字消失后,就可以到医院结算窗口去办理出院了。

  按照贾助理的要求,我来到医院结算窗口。当拿出医保卡刷卡缴费时,试了几次密码,都不正确。看着美女收费员不耐烦的样子,我又去衣包里掏手机,想打电话问一下妻子,才发现手机忘在了病室。于是只好满脸堆笑对美女致歉,说稍等一下去病室问后再来办理。我急步爬上楼,问了妻子密码,拿上手机,再次去到结算窗口,这次很快就办好了出院手续。

  不一会儿,儿子打来电话,说他已快到医院了,并说了一下停车的位置。

  我拿着行李,陪着蹒跚迈步的妻子,登上了儿子开来接我们的车。上车后,我感叹道:“没有想到手术后,两三天就可以出院了。”儿子听了我的感叹,回应道:“人们说华西不是治病的,而是救命的,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出院第二天,就是妻子六十岁的生日,儿子儿媳为妻子举办寿宴庆贺。开饭时,当着从绵阳赶来众亲的面,我向大家表达了为妻子没有在医院过这个生日而高兴的心情,说了几句向大家致谢的话后,便拿出为妻子写的贺寿诗念了一遍:

  妻登秀,今六旬。作藏头诗“登秀吾妻,六十快乐”为贺:

  登临送目众山小,秀色常在万物骄。

  吾喜纵马向广阔,妻善持家守孝道。

  六位高升从未羡,十全大美相伴老。

  快意人生夕阳醉,乐享闲逸看今朝。

  妻子出院了,我的心情本应松驰下来,但每当睡一觉醒来,人虽躺在家里舒适的床上,却辗转反侧,总是再难入眠。陪医六日所经历的事,就像放电影一样,总在脑海里不断浮现。想到这些,我也有了一些感悟,便拿出手机,以诗记之。

  陪医总昏头,仿佛梦里游。

  四顾心茫然,不知往哪走。

  这楼到那楼,上楼再下楼。

  左楼跑右楼,满眼都是楼。

  挂号洋玩意,不知哪入手。

  犹如狗咬龟,无处下其口。

  呆站机器旁,东瞧西瞅瞅。

  热脸求他人,学做操盘手。

  懵懂难明白,无知几出丑。

  问询不怕耻,寻路不惧羞。

  瞎撞数日后,乱麻找到头。

  方知纸上浅,躬行才解愁。

【审核人:凌木千雪】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65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叙事散文

查看更多叙事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