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之春,我踏入了浙江绍兴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绍兴,是世界纺织之都,中国印染集聚地,俗有“三缸”闻名之称——染缸、酱缸、酒缸,其声名早已传遍四方。
出差到绍兴滨海工业园,一家家印染企业矗立眼前。我走进其中,用鼻息探寻这里的人间烟火故事。空气中,弥漫着染化料助剂与布匹亲密接触激烈化学反应的“荷尔蒙”味道;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交织着工人们穿梭忙碌的身影。然而通过了解,从他们的神情和话语中,我分明感受到了那隐藏在繁华忙碌背后的深沉忧虑。一位布行老板,眉头紧锁,向我倾诉着:“今年开年,国际局势依然动荡不安,受贸易制裁加关税影响,外贸订单需求不足,内销单子大家又是自相残杀往死里卷,加工价那是越来越低,很多厂为了抢单子保住客户养活工人,即使亏着本也要接单运营,生意难做啊!”他的话语中渗透着诸多无奈与迷茫。是啊,印染行业如今不甚景气,行情不明朗之下信心的缺失如同阴霾笼罩在印染人心头。
访问结束离开工厂,踏上归途,一路上,我思绪纷飞。我漫不经心开着车,正当我沉浸在这忧虑之中时,车到滨海大道我抬眼望去,滨海的热电厂高耸入云的烟筒却全部在呲呲冒着蒸气,那升腾的烟雾仿佛是印染人不屈的灵魂在挣扎呐喊;道路两旁,许许多多的花草树木已经在蓄势待发,寒气尚未散尽,但那枝头的点点嫩绿,宛如希望的火苗在心间跳跃。微风拂过,空气中夹带着丝丝暖意。我想起了绍兴印染这些年来的伟大创举,这里是世界的纺都中心,集聚了中国三分之一的印染企业,每年为国家解决了几百万的人口就业。这座城市曾经经历过无数的风雨,却始终坚韧不拔充满着颃强的生命力。正如绍兴人文一样,其历史悠久、底蕴深藏。君可见,鲁迅先生刀刻的“早”字早已深入人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处处流生“师爷”的光芒;王羲之酒后会稽山挥毫泼墨,至今巜兰亭序》里袅袅余香;更有沈园遗风,陆游与唐琬的爱情故事留存在《钗头凤》的词里诗行…有文化其才能传承延宕、有底蕴尽可以霸蛮生长。我是个文学爱好者,我始终相信绍兴印染困境只是暂时的,就如同这春天,即便寒意未消,也终会被这渐高的春日暖阳慢慢熔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我是一个印染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可能就是那只敢于下水的鸭,探寻着行业的“春江水暖”。我是充满着信心,从困境中窥见生力。相信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随着俄乌战争的结束,中东局势的稳定,国际国内市场一定会逐渐恢复生机。而绍兴的印染业,凭借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必将迎来绍兴纺织印染的春天。
记于浙江绍兴,2025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