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散文

浅夏

作者:刘卿   发表于:
浏览:0次    字数:4617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5篇, 月稿:36

  本来我一直标榜自己是一个永远不会有狂热迷恋行为的人,那年初夏我却痴迷上了席慕容。

  事情起源于那个滨海城市。那个周末我随外出打工的堂哥出了平生最远的一次门,心心念念去看海。走进这个城市我分不清东南西北,只能机械地跟着堂哥走,去了南山公园,据说那里可以远远地看到海。后来山头爬上去了,又被告知必须借助一架望远镜,看一次要收好几元钱。那时囊中羞涩,本来就是蹭着去的,捏着兜里的十几元钱,听看过的人说海也不过如此……就这样,那年夏天,我错过了一次看海的机会。中午,我在老城区的地摊上随手捡起一本书——《爱的季节里你我相逢》,当时作者的名字我很陌生。一眼万年,我却从此痴迷上了席慕容。

  堂哥还要打工,我要回家。在那个有海我却没能看到海的城市待了大约三四个小时,就匆匆收场了。

  独自踏上返程的客车,多少有些惶惶然。幸好有书,我可以埋头读书。

  席慕蓉在书里说:我相信 爱的本质一如/生命的单纯与温柔(《理解》);爱 原来就为的是相聚/为的是不再分离(《无题》);初恋 是一首朦胧诗/不留余韵(《初恋》)……我如饥似渴地读着,不觉结束了行程。

  回到学校,我突然觉得不能明目张胆地看这么一本书名辣眼的书。那时,班里的男生在狂追金庸的武侠小说,女生泪眼迷离地痴迷琼瑶的言情小说。而自视清高的我,既不喜欢打打杀杀,也不喜欢卿卿我我,有些另类地读《十月》读《青年文学》,扮着一丝高雅的喜好。突然读上了席慕蓉,多少有点羞涩,所以我用白色的书皮,把这本书的封面和扉页包个严严实实,这样别人就不会知道我在读什么。这掩耳盗铃的样子有点自欺欺人。

  有了一层书皮掩护,我就大胆地开启了狂读模式。它的清新自然,它的徐徐道来,它的细腻深沉,它的低吟浅唱,如诗如画般展开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我心动了,平静的心激起了小小的浪花。

  我陶醉在书的诗行里。我“终于厌倦了这种/把灵魂 一层又一层/包装起来的世界”,“实在的生活/仿佛一次就是一千次”,我渴望着“无怨的青春”,渴望着“生命 其实也可以是一首诗”……

  一本读不过瘾,我又跑到城里的新华书店一口气买了席慕容的《七里香》《信物》等四本书,大概花了十元。其中《七里香》是那种薄薄的百十页的书,我清晰地记得它的定价是一块五。

  十元在那时是什么概念呢?当时我们一个月的菜金是六元钱,如果交上六元菜金,伙房每天中午会提供一份清汤寡水的菜,晚上可能是一份素菜或飘着油花和少许白菜叶的疙瘩汤,偶尔还有包子、炸面鱼。我们小组一共十四个人,只有我和两组男生吃(几个男生结伴吃一份菜)。没菜金的同学只能订早晨晚上的窝窝头和苞米面稀饭,中午通常是一个白面馒头。大多数同学靠着每周回家带来的咸菜打发一日三餐。好在我们家从责任制开始,哥哥带头承包了八亩果园,日子相对富足,每学期妈妈除学费外再给我五十元的生活费。菜金没有问题,剩余的我就偷偷买了席慕容的书。

  在《信物》里我读到了那个风一样自由的女子,背着画架流连在一池池的荷花间,就为了画一朵飘逸灵动的荷。更有一个浓密黑发剪成平头的男孩贴心地跑前跑后,他用一颗清明稳定的心,给了她一份从容和依靠。最后还娶了她,继续宠爱她……

  我喜欢席慕蓉清新飘逸的文字,更羡慕她如诗如画般纯净的爱情,在她的文字里我不能自拔。有一次上课我忍不住偷偷地读,正感动着,突然书被揪起,那个年轻的男老师冷冷地说:“上课看课外书,对不起没收了。”下课后眼见他真的夹着书走出了教室,一向清高又不善言辞的我一路小跑追出去,软磨硬泡,讲了许多好话也没打动他。随后几天,一有空我就去找老师,最后他才松口,“我不会真没收的,等看完了就还你。”

  那个夏天,因为老教室整修,我们班暂时搬到了学校最西边的临时教室,孤单单的只我们一个班级。教室北有一棵高大的梧桐树,枝繁叶茂,树上有一群聒噪的蝉,总是哇呀哇呀地鸣叫个不停。树北有一户小小的院落,是教我们物理课的年轻女老师的爱巢。饭前饭后,常看他们进进出出,女老师白白净净,脸上总是挂着甜甜的笑,还晃着两个酒窝儿;男老师,高高大大,帅气逼人,但在我们面前总是一副严肃的模样。他们一起去买菜,一起在走廊上用煤球炉烧菜做饭。悄悄吸吸鼻子,就能闻到淡淡的香味。偶尔会听到他俩唧唧私语,或欢快的歌声。女老师小鸟依人,男老师笑意盈盈……我揣想这幸福的样子,好似席慕容笔下的那种。

  在那个蝉鸣聒噪的夏天,我对幸福对爱情悄然有了小小的幻想。

  我们的班主任是一个特别威严的老头儿,他坚定地说,校园恋爱没有一对成功的(后来,我们班就有牵手成功的),所以趁早别动那个心思。他把女生一股脑儿全安排在教室的前排,男生则黑压压地坐在后面,连跑操也是女生在前,男生在后,所以我们班的队形总是矮女生高女生、再矮男生高男生的波浪起伏状。

  我们班的恋爱风也的确不像其他班那么如火如荼 。我总是静静坐在最前面,淡淡然然地读我的书,不关心不在意那些风平浪静下的小动作。我知道男生们私下说我冷漠孤傲,那他们怎么不说我自卑孤单呢?

  我常常莫名会对未来有种与年龄不符的迷茫感,会悄悄在午睡时间跑回教室,用一篇又一篇席慕容的散文来平静自己的内心。偶尔会尴尬地碰上偷偷在教室嘀嘀咕咕约会的同学,看他们浓情蜜意的样子,我反而替人家难为情。自己囧的赶紧溜走,想到教室后面的树下风凉风凉,走到跟前才发现树下也有一对。

  一群十八九岁的少男少女,正是春心萌动的年纪,小小的圈子,荡漾的春心,你暗恋她,她喜欢他,或者今天喜欢他,明天又感觉另一个才更好……

  到了爱的年纪,靠打压是压不住的,除非有超高的自制力。爱一定是纯粹的,专一的,深情的。要么不爱,要么轰轰烈烈,一生一世。所以,我宁愿一个人风轻云淡,也不愿跟哪个男生扯上丁点儿关系。

  男生我只跟东接触的最多。东和我一个村,从小学,初中,直到职专,一路同学。东个子不高,有一次物理老师让我们俩一起到黑板上做题,我一边做一边听大家在下面嘀嘀咕咕。后来有人告诉我,大家在比划我和东谁更高一些。东八面玲珑,能言巧语,上到校长,下到伙房师傅,他几乎没有搞不定的。他和我奶奶家是邻居,按辈分应该叫我姑姑。所以奶奶总唠叨让他在上学路上好好照顾我。这一点,东的确没的说,我一开始不会骑自行车,是东好几次把我捎回家,要知道那可是七十里路呢。后来我学会了自行车,东就陪着我,护我走在路里面,要是有哪个调皮男生故意吓唬小心翼翼骑车的我,东更是化身“护姑使者”。所以,我和东一起上学,一起在周六结伴回家,是一件谁都知道也很正常的事。

  那个周六下午,我路过男生宿舍门口时,依然停下来,站在法国梧桐的树荫下。蝉还在叫个不停,风销声匿迹一般,明晃晃的太阳,仿佛要烘烤熟谁。我刚要喊东,那个叫伟的男生走出宿舍。他一眼看到树荫下的我,忙不迭地怪笑说:“我给你叫,我给你叫。”

  我也微笑地点头表示感谢,伟便快速转身,很快,就跑出来一个男生。

  那是坐在最后排的一个男生,他总是一副不苟言笑严肃刻板的样子,喜欢写一些很文艺的诗。他有时甚至会拿着诗,过来请我指正。他的诗隐晦生涩,我总是读不懂,就像他的高深莫测,让人总也琢磨不透。我只能装模作样地改一两个字来敷衍他,我说我喜欢席慕容的诗和散文,自然,清逸,易懂。他说,那把你的书借我一读,我好学习一下。就这样,我把席慕容的书借给了他。

  书成了我们俩的纽带,也让他成了除东之外,我交集稍多的男生。

  他麻溜溜地去推自行车,又小跑步过来说,“走吧。”“东呢?我叫东的。”我尽力压着一丝不快,然后扯起嗓子高声喊,“东,东……”东这才快速跑出来,歉意地向我喊,“我今天有事,不回去。”

  “不回了不早说。”我气恼地跨上车子就走,东再喊什么也不肯听了。

  我闷着头拼命骑着自行车。

  他气喘吁吁地赶上来,“又咋了?”

  我不做声。

  大太阳明晃晃的,树叶耷拉着,只有蝉依然聒噪着,我就不明白了,它们也不嫌累。我抽出一只手抹汗,突然明白了伟笑意盈盈后面的那一抹暧昧的含义。

  “你不要骑那么快嘛,干嘛就生气了。”他还在问。“我本来叫东一起走的啊,伟却叫你了,还笑得怪怪的。”我愤愤然。

  “我跟你一起走不好吗,我正好问问你,我夹在给你书里的诗,你怎么原封不动又退了回来?”

  “什么诗?我没看见。”一提这事我更郁闷,他说他也有一本席慕容的书,可以和我交换着读,我在兴高采烈接受交换时,看到了他夹在书里的一首抄写席慕容的诗:“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总有一些什么/会留下来的吧/留下来作一件不灭的印记……”

  我能说什么?装作没看到是最好的应对。很快我就把书还给了他,他抄写的诗也依旧夹在里面。

  我沉默着,车子缓慢下来。

  “叮铃铃,叮铃铃……”又有同学赶超了我们,回头朝我俩做了个鬼脸,又留下一个意味深长的笑。

  我的心再一次猛然一紧。他却报以呵呵一笑,目送那个同学渐行渐远。

  风隐遁着,我也恨不得隐遁而去。他陪我骑行,把我挡在车流之外,不时轻声提醒我注意来往车辆。

  在作别的路口,他下了车,说要看着我先走。在我骑行几步远时,猛然喊,“明天下午,这里,我等你。”我扭头想说不,却见他跨上车子,飞一般跑远了。

  仿佛有风扑面而来……

  多年以后,我终于有机会来到那个海滨城市,沿着长长的海岸线走啊走,走了整整一天。看潮起潮落,看云天一色,看高高的灯塔,看栈桥的锁链上堆积如山的爱情誓言,和密密麻麻的一片同心锁。捡起一两枚好看的贝壳,可我却没有了当年的激动,是因为看过很多次海的缘故吗,还是因为我不再年少?为什么在曾经心心念念的海面前,能心如止水?

  多年以后,我也很少翻看席慕容的书了。在波澜不惊的婚姻里,我知足而又麻木地生活着,别人都说我幸福,我也是这么感觉的。他勤恳能干,努力打拼,却又沉默寡言,不解风情。平淡的日子里更多的是亲情,习惯,以及一份责任和担当。也许是为了自我救赎,我也试着写点东西,很多琐碎的,平淡的日子在我的笔下开始熠熠生辉。我突然明白,席慕容的日子也许没有她写得那么美,只是流淌在笔尖下,便多了一份唯美。就像相机选好角度拍下的一朵花,就像画家笔下一朵飘逸的云,因为喜欢和愉悦的视角,才呈现出别样的姿态。

  多年以后,我们曾经的同学有了一次小规模的聚会。微醺之际,借着酒意有人捅出曾经许多的小秘密,甚至有人小心翼翼地问我:当年你和谁谁是不是也好过?正高谈阔论的我突然哑口,呆滞了几秒,然后不自然地挥挥手,又捂着面颊,小声否认说:“没有的事。”他窃笑着,“讲实话。”我摸了一把微微发热的脸,反问:“那你是不是也暗恋着咱班的班花?”他上一秒还微笑的脸,一下子僵住,眼神迷离,举着酒杯的手不易察觉地晃了晃,沉默片刻,“是,俺承认是暗恋过人家,可你呢?”“嘿嘿,呵呵……”我还是不敢承认也不能否认,吱吱唔唔轻声说:“都过去了。”

  “你不遗憾吗?”“那你遗憾过吗?”我继续反问,掩饰心里的慌乱。

  遗憾吗?我说不清。

  可谁的人生能没有遗憾呢?没有遗憾的人生才遗憾。而我们又有多少话要借着几分酒意,借着貌似嘻嘻哈哈的玩笑话才敢说出来,又有谁能明白我的欲言又止,你的言外之意?又有多少话要止于唇藏于心呢?

  在泪眼婆娑中,我仿佛又回到了那年的夏。那么至真至纯,那么青涩懵懂……

  2025.5.5立夏定稿

【审核人:雨祺】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59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心情散文

查看更多心情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