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散文

汉中索迹

作者:白锦刚   发表于:
浏览:0次    字数:3689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5篇, 月稿:0

  踏上汉中这片土地,就被大汉雄风所浸染,探索踪迹的脚步,也便生动了起来。

  汉风建筑,飞檐斗拱,褐色基调,古色古香,既有北方建筑的厚重朴实,又有南方建筑的细腻精巧,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地域建筑风格;服饰为代表的汉风文化符号,穿列其间,古朴典雅;一处处古镇、古迹,秦砖汉瓦,彰显厚重底蕴。

  汉中从遥远的历史中走来。公元前451年,楚国在汉江中游的安康设汉中郡(辖今安康、汉中);西汉元年(前206),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东汉初,郡治迁入本地后仍称汉中,“地名漂移”延用至今。

  汉中因汉水而得名。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发源于市域宁强,汉水横贯汉中市全境。自古就有天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之美称,被誉为全球汉人老家。地理北依秦岭,南凭巴山,形成汉中盆地,是江河之间的文化纽带,汉风古韵的名城名地。“汉沔彪炳,灵光上照”。汉水孕育的汉风文脉悠久无疆,汉水塑造的汉韵气质独特绵长。

  汉中为陕西省地级市,居陕西省西南部,辖2区9县,古修7条栈道通陕川,今建三高三铁五国道直达四面八方,一机飞往北上广,栈阁入云连陇蜀,汉川东去控荆吴。享有“天府之国”“西北小江南”“中国最美油菜花海”之嘉名。

  站在“五一”假日的节点,汉中晴朗温润的天气,助力人们放飞心情;攒动的人流,以劳动者的自豪,穿梭于节日的奢华中。

  我们一家5口,入住汉中市汉台区褒国古镇临街的一家宾馆。古镇呈十字街形打造,十字正中雄居着梁枋斗拱三层阁楼,东西南北四条街两侧,均由古建构成,地方风味小吃店一家挨着一家,面皮粉皮诱人,火锅鱼香四溢。整个古镇虽由仿古建筑示人,但仍不失历史的凝重与精深。

  褒国古镇名,应由古褒国而来。古褒国旧址,距现汉中市中心区不远,其国名又是早于汉中郡名的存在。周幽王为博美人褒姒一笑,而导演的“烽火戏诸侯”大戏,最终导致身死国灭,成为千古笑谈。这位美人褒姒,正是褒国人。

  汉台区,曾是汉中市唯一的区,因古汉台而得名。古汉台位于市中心博物馆内,相传是汉王刘邦的驻跸之地,建于楚汉相争时期。刘邦因驻汉中发迹而定鼎(立国定都),故将国号定为“汉”,他驻过的高台就被后人尊称为“古汉台”。宋代著名诗人张少愚有“留此一抔土,犹是汉家基”的诗句,其中的“一抔土”,就是指今天的遗址高台。后来,人们将此台视作汉朝基业的象征。

  “汉”的繁体字“漢”,是一个形声字,表示水很大的意思,有壮阔、浩大之义。在上古专指汉水,也指天上的银河,即天汉。汉中在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的过程中,“足食足兵”,发挥了重大作用,因此,刘邦为了纪念其发迹之地,便将自己建立的王朝称为“汉朝”。同时,因为有了汉王朝,才出现了汉人、汉族、汉语、汉字、汉学等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深刻文化含义的词汇。

  暂居古国地,心犹在飞翔。金戈铁马回响的土地,气吞万里如虎,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浩荡,文明源源流淌。

  临近古汉台的拜将坛遗址,又是一个大汉文化的见证。《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汉王刘邦“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在这里拜韩信为大将。刘邦以韩信“汉中对”战略,作为定三秦的总策略,进而夺得天下。拜将坛始建于公元前206年,是“不拘一格用人才,得人才者得天下”的历史物证。韩信创造了“明修暗度”“背水布阵”“潍水半渡”等诸多载入世界军事史册的经典战例,被后世民间誉为“兵仙战神”。

  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是汉中城固人,为凿空西域(开通中原与西域交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故事在汉中市博物馆和兴汉胜境景区都占有一席之地,至今举世称道。

  当文明薪火传至现代,历史的沧海桑田,在“兴汉胜境”的宏大叙事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兴汉胜境景区在兴汉新区,是以汉中享誉世界的汉文化遗存和优良的山水生态环境为依托,精心打造的汉文化主题度假区,这里不是颐和园,却有着与颐和园同样的规模和气魄。景区以自然生态的汉水之源为根基,以中华民族的汉文化为灵魂,以汉朝初兴的历史辉煌为底色,构建了一个集汉风景点群、汉风商街群、汉风博物馆群、汉风酒店群,汉风餐饮和汉风演艺等为一体的汉文化旅游胜地,为游客带来雅致、美好、快乐、震撼的汉风生活和视觉体验。

  我们漫步在景区的辽阔广场和宏伟宫殿里,随处可见汉服售卖体验区,不时看到穿汉服的女子和孩童在景区穿梭。在一家汉服摊位前,我们议论着,小孙子很有主见地跃跃欲试。可见,环境氛围对人的影响。

  移步标志性建筑汉文化博物馆,被它用地面积9.76万平方米、高45米、主体8层,金台高筑、群星拱卫的宏大气势所倾倒。看介绍,它既有西汉国都长安的辉煌,也有东汉国都洛阳的神韵,又有蜀汉国都锦城的灵秀,庄严,恢弘,气派。

  在景区,《汉颂》《天汉传奇》这两部大剧,值得一看,那场景的动人心弦‌、表演的强大气场,足以让你尽享古典与现代融合的震撼。

  大汉长歌《汉颂》,在名为汉源的宫殿内演出,我们网选了下午4点的场次。汉源,是个以斗拱和汉像砖为主体的汉代中式美学建筑。其中的360°环形剧场看台能容纳上千观众,百位演员在360°环形舞池、20米高威亚塔环布舞台、模块式大型机械升降舞台上,倾情演出。观演中,不时地惊叹于16米高、360°自主全息炫屏空气呈像技术环形纱筒屏幕、超清影像环幕,咋舌于高空悬吊式“逆时空”、索道阵列速降、人与影像的情境交互表演等全新演绎模式,感叹于与诗、乐、舞、礼等表演结合的璀璨,全身心感受到虚实结合的360°无死角沉浸式观演体验。

  整场演出,从司马迁扮演者讲述《史记》的雄伟汉风启幕,紧跟插秧采茶的农耕文化表演、蕴含银河汉水为天河的牛郎织女传说故事表演,将观众的思绪带往了遥远的时空,尤其明修暗渡、张骞凿空等典故的呈现,“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豪迈响彻耳际,大漠驼铃的坚毅映照汉月,汉乐汉礼的文化彪炳史册。

  大型水上真人实景演出《天汉传奇》,晚8时在汉源湖上演,观众就座于湖边金星岛的6080个席位。《天汉传奇》通过水上投影、水中造型、水上表演、水上列阵、水中装置等一系列与水有关的创意和特效的形式,200多名演员在湖面上,激情呈现汉水的起源、汉朝的音乐歌舞、祭祀仪式、宫廷礼仪以及汉武帝阅兵、文姬归汉等情节,演绎出气势恢宏的汉人故事,加之现代高科技的大型喷泉列阵、大型实景火效、激光特效及可变化扇形水幕等系统的加持,给游客展现出了一幅汉文化的动人、传奇、震撼画卷。

  汉中作为蜀汉时期诸葛丞相的北伐基地,虽时光流逝,但历史悠久的气息却一直盘根错节地弥漫着,尤为在距汉中市区50公里的勉县诸葛古镇中,更为浓郁。诸葛古镇以诸葛亮的八卦阵为布局理念,以一条水街一条旱街为主要游人行动线,象征八卦的阴阳,全新演绎着三国汉文化,清晰地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脉络,其内的“天下第一武侯祠”,足以说明其地位的重要。

  八卦广场一隅,一群悠闲的鸽子在游客的投食中,自由自在地觅着食;广场前区,表演汉舞的姑娘们,面含微笑,步态轻盈,裙袖飞舞,尽绽芳华。古镇悠悠,一派祥和。

  在诸葛古镇的锦冠剧场,我们观看了一个极具挑战、特别刺激的360°极限飞球影片——《秦岭翱翔》。影厅设60个电动座椅,屏幕为15米超大直径360°球形,画面通过超高清、透射型金属银幕激光投影、曲面融合,360°全方位呈现。8分钟的时间里,观众身临其境般地领略了独特的秦岭之美,体验了飞越云山之巅、游深海、撞冰川等场景。电动座椅的上下升降、左右倾斜、前后俯仰,令人既紧张地想闭上眼睛,又担心错过得来不易的直观画面,在不安与亢奋中,感受了逼真画面,感受了俯冲、飞翔、失重,感受了惊心动魄。高新技术,让人们的生活有了更多的新体验。

  汉中行的最后一次晚餐,安排在了城区一特色酒店的四楼阳台上,一家人凭栏远望汉江:五弓桥飞架,一江水东流,两岸碧透,高楼林立,一派盛世繁荣景象。汉风雄起的地方,处处生机勃勃。

  返回时路边停车,在一车载水果摊上购得3元1斤的半个西瓜,每人斤余,就地请摊主小伙切块,人人大口朵颐,美餐一顿,解渴悦心。随看到摊主身后十多米处办公楼门牌“城管执法检查处”,但并未看到城管人员。随问“路边摆摊,城管不管吗?”摊主曰:“不管。每天交两个车位的钱就行了,一个车位2块。”“哦,挺人性化的。”又问:“你是本地人吧,水果是当地的?”回说:“是当地农民,水果是早晨从汉中市批发来的。”再问:“钱好挣吧?”笑着回:“水果生意不太好做,挣得不多。”但在聊天中看得出来,他虽挣不到大钱,可也露出了安居乐业的欣慰。

  汉中拥有秀丽的山川江水、独特的建筑遗产、厚重的人文历史、适宜的气候生态、丰富的特产珍宝、多味的特色饮食,集数千年文脉,展大汉之雄风,相继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美丽中国十大最美城镇、省级生态园林城市等多项殊荣。所走所看,名不虚传。

  返程车上,品尝着当地农民摘自自家树上似红玛瑙般的小樱桃,虽12元1斤不算便宜,但品正味纯,香甜爽口,也为减轻长途的疲惫,增加了谈资和美好的兴致。

  归来一一回味,探索汉文化胜迹的行程,于我永远在路上。但此次汉中之行,虽时短少见、浮光掠影,却古今辉映、光照大地,真切不虚。

  2025.5.8于西宁

【审核人:雨祺】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35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心情散文

查看更多心情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