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悬的国徽闪闪发光;法官一道犀利的目光足以洞穿你的心扉;审判长、公诉人、原告人、被告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一个个名词,似乎透着冷气。这里高高飘扬的旗帜,不是胜利和喜庆的昭示,而是法律的威严和铁面的象征;似乎,这里只有法律的公正、严明;似乎,这里只有法官的执法如山。说起人民法院,心中充盈的,除了敬畏,就是神圣!
我想,每一个如我一样极少与法官打交道的人,一定有类似的感受。然而,走进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走近一个个法官的心灵深处,你会惊奇地发现,这里的每一位法官,他们的内心,都有一片温暖的热土,那里,种满了鲜花和绿树,那里,人性的光辉华光闪耀;那里既有理性的思索,更有情感的深度——
1
“重庆案的刘老头、老太太来了。”
接到大门口门卫打来的电话,晓东急忙去找领导汇报情况。领导对这件事高度重视,急忙召集清楚这件案子情况的有关人员商量应急办法。
“老头、老太太是重庆人,我们这里多数是南方人,怕听不懂他们的方言。快去信访局找一个能懂重庆话的法官来当当翻译。”两位领导都是广东人,为了顺利沟通,这样安排着。
“你去把他们带到调解室,我们去那里等。”领导告诉晓东。
晓东急忙走出办公室,到法院大门口的保安处去迎接这对特殊的“干爹”“干妈”。
这些年,凡是干过执行工作的人,对“干爹”“干妈”的称谓再熟悉不过了。就是指因涉法涉诉到法院信访的老人家。
晓东的这对“干爹”名叫刘远信,“干妈”名叫沈维兰,是因工伤死亡的刘某的父母。
该来的终于来了。晓东心里默想着,一面走向法院大门去迎接两位老人。
门口站着两个人。老头70多岁的样子,身体干瘦,手里提着一个蛇皮袋子。身边的老太太60多,穿着老蓝布的“大襟衫”(就是重庆的老太太常穿的那种从脖子处往右旁边一直走到胁下的布扣子衣服。)两位老人,可怜,疲惫。老年丧子啊,这些日子,他们是怎么过的?晓东一阵心疼。
“我的儿子啊,人都死了一年多了,我们到今儿还没拿到赔偿款……”老头正在发着牢骚。
“老人家,我就是负责这个案子的向法官。你们二位到里边去说吧。”晓东小心翼翼地迎上去,引他们去法院一楼的调解室。刘老头、老太太跟着晓东一路走着,晓东的心里却充满了不安,甚至有些恐惧。
“我儿子都走了一年多了,你们到现在还没办好。今天我就要找你们领导。” 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法官,老头很固执地说。
晓东在心里告诫自己,无论老人怎样发脾气,一定得忍着。谁叫他们是“干爹”“干妈”呢?
调解室在较为僻静的地方,进到室内,执行局的两位领导和信访局的法官已经坐在圆桌边等着了。
“您请坐,这就是我们的领导。”晓东请两位老人在桌边坐下,接着给二老倒茶。
“我们是来拿赔偿款的。”老头说。
“您的案子我们一直在调查……”领导帮着解释着。
“我不管那么多,我儿子都走了一年多了。我们大老远 来,就是要结果。”
“这件案子我们一直很重视,我们还需要时间……”
2
晓东是2013年来中山市人民法院执行局的。那天,走进人民法院,看着闪闪发光的国徽和法官们穿着整齐的正装,他感到了一种至高无上的威严。那时,晓东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利用手中的法律武器,加大执行力度,维护法律的权威。他挺起了胸膛,心中对自己的工作也产生一种神圣感。
刚上班没几天,晓东常常见一些老头、老太太来法院哭闹,有的甚至几天躺在法院的大门口。这些老人都是因为家里出了事却拿不到赔偿,也怪可怜的,假如能为他们做点事,该多好。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庭领导安排晓东和同事一起去坦洲对一名老赖实施司法拘留,他感到有些新鲜。七点多钟,晓东和几位同事出发了,从城区到坦洲,一路上灯火通明。晓东一边看着夜景,一边想象着抓人的刺激。被抓的人一定是个牛高马大的恶人吧?晓东在部队学过擒拿,对年轻力壮的他来说,制服一个人,倒不是难事。车到坦洲,已是八点多了。被执行人是一家店铺老板,店铺依然在营业,这老板也看不出是想象中坏人的凶神恶煞。面对人来人往,经验丰富的同事找借口将老板叫到一边的僻静之地,说有话跟他说。老板来了,晓东和几位同事马上控制了他。将被拘留者带到车上,带回法院。看来,这次执行较为顺利。然而,行到板芙路段,车突然熄火,再也打不着了。晓东和同事们下车推车。晓东看着被执行人端坐车上,而他们狼狈推车的情形,感到有些好笑。这些执法的公务员瞬间就变成了推车工!也许,在今后的工作中,还有更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呢。
帮农民工讨薪,给死者家中年老的父母和子女赔偿,给车祸中丧生者提供帮助……天生同情心强的晓东,更感到了这份工作的神圣。他要尽自己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晓东和颜悦色,工作非常踏实,干劲十足,富有同情心,而工作中,头脑灵活,能吃苦耐劳,局长很看好这位年轻有为的帅小伙。那天,局长把晓东叫去,给他交代了一起新的案件。“这宗案,就交给你负责了。”局长的目光很坚定。
晓东认真阅读着卷宗,一边头脑中梳理着办案头绪。2012年8月1日,坦洲的建筑施工队新来的施工人员刘某,不小心因工伤而亡。工程则为中山市源华利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源华利装饰公司建筑施工队负责施工,而临时请来的刘某刚进搭棚公司,公司为他办理的保险还没入账,人已死亡。保险公司没了责任,赔偿责任就落在施工队和源华利公司头上。施工队没有资质,当然是个空壳,中山市劳动仲裁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相关法律判定源华利装饰公司为工程责任人,判该公司赔偿死者各类费用70多万元。
晓东感受到了局长信赖的目光。他的心在激烈地跳动,接到任务,他心里非常兴奋,因为,这毕竟是他进入法院以来,局长直接交给他需要他全力负责的第一个案件;但他又难免不安,因为他从没遇到过类似的事。是啊,一定要办好!一是不要让领导失望;二是加大执行力度,尽快给弱势的一家老小一个交待。晓东下定了决心,就开始梳理办案的思路。第一步,是寻找被执行人。
3
晓东一边打着电话,让她在坦洲政府等一等,一边打算去银行先冻结公司的账户。身边开车的同事加大了油门。银行账户的钱也不多,仅2000多元。
王仲琼早已等着了。王仲琼是死者的妻子,晓东约好了和她一起去见老板。对,今天一定要找到公司老板一探虚实。晓东相信,凭着一腔热情,晓之以理,没有说服不了的人。晓东让她坐上车,按着她指的方向,车开动了,晓东在设计着见到老板时的说理思路。一是要从法理角度,二是要从人情的角度,尽量唤起他对当事人的同情。对,就这样。大约10多分钟后,车到了金斗湾客运站附近。来到一排出租门面前,“对,就这家,我来过好几次的。”王仲琼肯定地说。走进去,竟然是间五金店!没有所说的装饰公司啊。
晓东去五金店打听情况。里面坐着一位看店的女人,大约四十多岁。
“请问,这里有一家装饰公司吗?叫源华利的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看店的女人很淡定,抬头看看晓东,淡然地说:“装饰公司是有一个,在旁边。”
晓东再到旁边一看,却锁着门。没有公司。晓东的眉头紧皱了。
公司在哪里呢?晓东一头雾水。
回到中山市,晓东再去市工商局,请工作人员查中山市华利源装饰公司。看地址,没错。再对照五金店的法人,是同一人!原来,五金店和华利源装饰公司是一起的。
“还能不能找到公司的其他经营者?”晓东问王仲琼。
“有。老板的弟弟。”王仲琼查到手机上老板弟弟的电话。晓东打过去,对方告诉晓东,公司已经关门了,也没钱,他回了老家,再也不过来了。晓东还想询问详情,对方已经挂了电话。
工作又陷入了僵局。按照企业法的有关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如果账上没了钱,就可以不承担公司的债务。而这个五金店的老板明明是装饰公司的老板,却没有理由找他负责!
晓东无计可施。原来,想按法律办事,想做点实事,竟然这么难。最难的是找不到方向!
晓东多么想在老人来中山之前,先把案子办妥,让老人欢欢喜喜地离开,也少一点老年丧子的悲痛。可是……
4
最怕在案子还没有头绪时老人就来了。
怕什么,来什么。两位老人果然来了。晓东心里一直害怕着,他慈软的心,就怕看到老人的眼泪。
有经验丰富的领导坐镇,晓东的心里稍稍踏实了一些。他忙着给两位老人恭敬地倒茶,看到老人是抽烟的,他又跑去店里给老人买了包香烟。老人的脸色并没因此变得温和一些,但可能碍于晓东的和气态度,似乎也不便于发火。
“您家的案子,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了,很难啊,我们去找过当事人,他们公司都关门了,没有钱……”
“那我可不管那么多,我儿子死了一年多了,也没人给我们一个说法,现在,我们只要钱。”
“您听我们讲一讲这个案件的情况。”
“我不听,也听不懂,我们只要钱,你只要说,我们么时候儿可以拿到钱。”
“这样吧,您给我们多一点时间,我们一定尽力把您的补偿款拿到。”
“我们大老远地从重庆来也,我们又不能做活哒,我们怎么等?我们在中山连个落脚的地儿都没得。”
“那这样吧,我们想办法帮您解决一点住宿费,您再给我们一些时间,我们尽量帮您要到赔偿款。”
“那就一个月!一个月时间。我们拿到钱就回家。”
局长让晓东帮着申请了一些特困救助。两位拿着钱,颤抖着走出了法院的大门。
5
坐在办公桌前,晓东依然一脸茫然。
他反复地翻看着桌上大叠的卷宗,总希望找到什么突破点。
源华利装饰公司老板姓彭。彭老板开着别的几家公司。明明知道他是有赔偿实力的,可是,因为源华利装饰公司关门了,找不到理由要他赔钱;最好的办法,是以别的名义把他控制起来,逼着他心甘情愿地赔,可是,怎么控制他?苦于找不到借口。
晓东的眉头紧皱了。他食不甘味,每晚躺在床上,深夜还睁着大眼睛在思考着。
晓东是鄂西大山里成长起来的一个汉子,笑容里透着朴实,聪慧中带着可靠。那一脸的果敢,昭示了大三峡的宽广和厚实。他来自南沙守备部队,10年的军官生涯,晓东经受了难得的锻炼。自从来到中山,晓东将一腔报国热情转移到新的梦想中,那就是,踏踏实实地把执行工作做好。同事们的相互关照,领导和善的笑容,常常让晓东的心里流淌着一种幸福感。他很想多做点事,把业务能力提高。
可是,眼前的这个案子,真是让人感到茫然。纵有浑身力气,不知该往哪里使。
已是年底了,看来,今年这个年,是过不安稳了。
一大早,他又到了办公室。翻阅全国各地的案卷宗,想找一找突破口。对比了各种执行措施,和同事反复论证最终决定先行对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负责人采取强制措施:让公司法定代表人向法院报告财产!如果他做不到,可以以这个为由拘留他!
找到了这个突破口,晓东以法院的名义制作了一份《报告公司财产令》,第二次去坦洲的五金店。
看店的依然是那个四十多岁的女人。这一次,晓东底气十足地走上前去,跟她搭话。这女人十分警觉。
“我是法院的,我是来送文书的。根据法律,涉及案件的公司关门,要向法院报告财产情况。麻烦你帮你们老板彭某签收一下这份法院令。”
“我不收。我没有这个义务。”女人冷冷地说。
“那你就打个电话让你们老板亲自来收。”
“老板不在。我找不到他。”女人以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语气回。
“那行,那我们就把这份文书贴在这个门面了。”
“你不要贴这。”她打算撒泼了。
晓东不听她的,执意要贴,那女人突然大声撒起泼来。原来,她就是老板娘。晓东说:“反正这个令送来了,你签收也得收,不签我们就贴这。你们只能执行。”
那女人无奈,才朝后面喊了一声,出来一个女孩子,是她女儿,帮着代签了名,收了文书。
6
刘老头和老太太第二次来了。
“我们说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现在一个月时间到了。你们案情进展得怎样了?”
“我们真的尽力了。但还没能抓住当事人。我们做了些……”
“我不管那么多,怎么做,是你们法院的事儿,不是我的事儿。”
“老人家,我们还需要时间……”晓东尽可能把语气放委婉些,声音放柔和些。
“你们这么办事,我们还要不要活了?上次就说了一个月,一个月,现在都一个多月了,还没有结果。”
晓东非常无奈。心里想,一个月,是你们说的一个月,不是我们说的一个月啊。两老一脸的愤怒,额上的皱纹更是挤在了一起。晓东心里很恼火,这么固执不讲理的老头!但看两位老人的可怜样,想到他们老年丧子之痛,他的同情心又占了上风。
“一个月,我们一直都在想办法啊。”
“可是,我们没拿到钱。”
老太太突然跪下来,抱着晓东的腿就开始哭闹了。晓东不知所措,同事都围过来,七手八脚地把老太太扶起来。
老人闹累了,终于走了。
晓东依然在苦苦思考着良方。
一会,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打来电话,询问情况。原来,两位老人又去了中院了。晓东汇报了情况。“好,你马上把情况写个报告来。”晓东赶紧静下心来,把案情梳理了一遍,又把法院的执行情况写明。然后,发给中院。
“这老家伙厉害着呢。听说,他们离开了中院,又去了市信访局。据说老太太在信访局还当众脱裤子洒尿,撒泼。唉……”晓东心里更着急了。
此后的一段时间,两老人又多次来法院找晓东。晓东已经见识过他们的厉害,尽管案子不断在办理中,为了避免冲突,晓东尽量躲着老人不见。而每次,都是领导们帮着做工作挡了驾。
回到家中,晓东已经非常疲惫了,但他要强打精神。每天晚上,是抛开一切进行自我充电的学习时间。晓东知道,要能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为老百姓多办实事,唯一的路,是学到更多的智慧。他下决心怎样也要通过司法考试。能来中山这样的地方,已经非常幸运了。这得益于自己的妻子。因为她是中山人,而晓东作为在部队历练十年的军官,直接分到法院,已是万分的幸运。但我们不能在这里白白地待着,每个人要有梦想,但愿这条执行之路,能越走越宽。
夜风轻轻地吹来,温柔的妻子理解他的困惑,更理解他的理想。她给他端来一杯热茶,然后,一声不响地陪着他。
晓东对生活的满足,很大程度上源于找到了眼前这温柔贤慧又漂亮的妻子。还记得在部队时,南沙群岛几个月的隔离后回到湛江,晓东最大的渴望是找个女朋友。于是,在众多人的帮助下,他开始了相亲之路。英俊帅气而又质朴的晓东,当然是得到众多女孩的仰慕。一次又一次的,他相亲成功了;然而,一次又一次的,他相亲又失败了。因为每到一段时间,都要去海岛。热恋中的男女,哪怕不能经常花前月下,谁能受得了恋人连续好几个月的消失?就这样,在湛江到南沙群岛的来回辗转中,晓东度过了十年的青春岁月,直到2012年,在朋友的介绍下,他与一位中山女孩结缘,也因此与中山结缘。中山,成为新的梦想之地。南沙群岛十年的磨砺,铸造了他的坚韧,更让他特别懂得了对幸福的珍惜。
人生是要有梦想的,珍惜幸福生活,就需要不断创造新生活,让生命之树长青,成为妻儿的依靠。因此,今年的司法考试,一定要成功!晓东这样鼓励自己。
7
财产申报令发出后,公司果然没有落实。这实在是拘留老板的最好理由!
然而,自从案发后,彭老板就基本没出过面,一切委托律师代理。这个老板鬼精着呢!难怪他的所为,总是让人抓不住半点漏洞!
做出拘留他的决定后,老板依然躲着不见。晓东曾电话约彭老板来谈一谈。警觉的他,也一直没露面。法院与公安部门协调,请他们帮助拘留彭老板。结果一样,反正找不到人。
两老人又去了市信访部门。类似的消息,无异于给晓东又扎了一针。刺痛,却也有些麻木。但信访部是不会麻木的。这案子不解决,谁也没办法面对当事人。
今天是难得的周末,家家户户都在买年货,做着过年的准备,晓东却没有什么心情。看着能干的妻子出出进进,而他,却特别累,是那种心灵深处的疲惫,差不多半年了,案子没有进展,两老人还在中山呢,中山不是他们的家,却是他们丧子的伤心之地,在这里,他们怎样过这个春节呢?晓东这样想着,他渐渐进入了梦乡。他在梦中,又似乎看到刘老头那张扭曲的脸。
万般无奈,晓东依然在各种案卷和法律条文中寻找着解决办法。《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公安厅关于查控被执行人及其车辆问题的若干规定》,看来,拘留彭某某,是合法的。晓东把详细情况报告了中级人民法院,请中院出面与公安沟通,帮助抓人。
不到一个月,意外地见效了。
“我是中山市源华利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委托的律师, 我是来送公司的相关材料的。我们要求和受害方和解。”
老板终于主动了。
“好啊,看我们约个时间,你们和申请方一起谈谈吧。”这正是晓东这一年多以来一直希望促成的。双方和谈成功,就大功告成了!
8
初春的中山,其实跟年底也没有更大的不同。只是,暖风吹来,木棉已经在枝头傲然绽放了;还有很多不知名的树木,也露出新芽。这些新芽,同样像花,分不清哪些是花,哪些是芽儿。这让晓东心情格外舒畅。
晓东一大早就来到了办公室,他要组织双方的和谈。他知道,促成双方和谈成功,也并不是件容易事。双方当事人坐到一起,当然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争。这时,法院方,作为中立的第三方,最好的是给予双方以理性的调解。最有效的方法,是想办法让双方都作些让步。聪明的晓东,依然在为和谈做着功课。他要帮双方进行各自的风险评估。其目的,当然是要让老板方尽可能多地拿出钱来补偿受害方;而受害方,也尽可能降低要求,以便最终达成和解。
晓东给自己泡好一杯茶,坐下来,又搬出许多的卷宗翻看起来。
还记得去年某月,一辆挂靠深圳一家物流公司的货车在中山撞死一个广西人。事故发生后,司机已经坐牢了,法院判赔37万。责任落在物流公司。其实,物流公司本来也没什么财产,除了几台车。晓东他们跟公司多次协商,公司说给20万。晓东他们再给当事人商议,死亡家属说最低25万。但晓东再次去给物流公司交涉,要求赔30万。老板再一次讲价,说能不能少点,晓东说,28万吧。老板说,27万。就这样成交。晓东帮当事人多争取了两万元。想到这里,晓东的脸上露出了不易察觉的微笑。
他期待这次和谈能成功。
刘老头、刘老太太,身后跟着一个年轻人。是他们的侄子梁某某。第一次,双方没能达成协议。
“70万!人家人都没有了。70万是劳动仲裁的。这么大一家子老的老,小的小,70万一分不能少。”梁某某语气很强硬。
“不可能。我们公司都关门了,没有钱。”
双方各执一辞。晓东在一旁听着。他发现,刘老头、老太太说话思路不是很清晰,所以,主要是他们的侄子梁某某做主。
于是,晓东就对梁某某说:这个公司本来也是个空壳。老板一直躲着不见,所以,促成现在这个谈判的局面,我们已经花了一年多时间,你们要好好把握这个机会。如果达不成协议,老头、老太太一分钱也拿不到,你们就亏大了。最好是让点步。
然后,晓东又告知公司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在2012年9月18日发布的《关于上海存亮贸易有限公司诉蒋志东、王卫明等买卖合同纠纷案》的指导性案例,你们公司对这次的赔偿,是逃避不了的。而且,老板一定有连带责任。至于数额方面,我们还可以帮着做做工作,让他们少要点。看看你们公司最多能赔多少?
在晓东的斡旋下,双方终于各退一步。以40万的赔款和谈成功。
9
40万赔款打到了法院的账户上。晓东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里顿感轻松起来。
晓东通知受害方领钱。案子就要了结了。晓东心里充满了期待。
死者妻子王仲琼带孩子来了。自从丈夫走后,抚养孩子的责任就落到了这个女人身上。找不到公司的责任人,她就带着孩子去了浙江打工。为了生存,她只能离开这个伤心地。
为了配合法院的工作,她也曾请假来中山。
可是,刘老头却提出:儿子的安葬费,是家里出的,要从这里扣出来;孙子的钱,由孙子领,不能由他妈妈领。他们有他们的想法,钱到了媳妇手里,就不一定是孙子的了。儿子走了,年轻的儿媳说不定很快就要嫁人吧。
“我是孩子的母亲,孩子还小,他的钱不由我领,由谁领?”王仲琼当然不能接受两老的意见。
“那你们自己协商吧。”晓东对他们说,“你们商量好了,就到法院来领钱。”
接下来,两老又来哭诉了。儿媳妇不仅听不进意见,而且,现在,连电话也不听了。
看来,不能只做旁观者了。晓东再次打通王仲琼的电话,与她探讨两位老人提出的份额要求。王仲琼不作任何让步。法院再次把两老人请到法院,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并全程录相。
“你们本来也是一家人,儿子不在了,孙子还是自己的;儿媳妇也不容易,要独立承担起抚养孩子的重任,一个年轻女人,也是很大的打击了。再说,你们二老以后有什么事,还得靠儿媳妇,又不是完全不来往了。你们还是让一让步吧。再说,当初法院调解就是按这样五分来计算的,你们各占八万,拿到钱,回家养老,免得在这里再耽搁时间。”
“儿子已经走了,这本来已经够不幸了,就不要再为这点钱弄得亲人反目。”
二老终于同意了。他们颤动着手签了名,从法官手里接下十六万块钱,第二天就搭上了归家的列车。
晓东又电话通知王仲琼前来领钱,得知她已在来法院的路上。
历时一年多的案件终于了结了,却没有想象中的轻松。应该说,这个案子在让双方作了让步的情况下,总算是解决了。可是,多少的案件,哪怕是法官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济于事。多少的判决,最终无法执行。而来回奔走于法院、市信访局的当事人,除了撒泼和哭闹,他们也实在有太多的无奈。现有的法律尽管能公正判决,却无法完全保障他们应得的权利最终落实。而那些“干爹”“干妈”们,要么是中年丧夫,要么是老年丧子,家中往往有丧父的幼子。他们满怀着希望来到中山,想寻找一座法律的坚实靠山,得到一个真正的公平,这座有名的博爱之城,却常常是无能为力。而有些事故的当事人,尤其是很多工伤事故,老板真的没钱,也确实很无奈。晓东非常了解自己的同事们,可以说,都是满腹智慧,而对法律又深有研究,但面对很多的案件,依然感到无能为力。我们的法律,急需进一步完善。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急待进一步健全啊。什么时候,让这些弱势者能够活得更加有尊严,这应该是整个社会的梦想吧。
抬头看看蓝天,眼前似乎依然是两位老人苍老的身影,晓东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楚……
写于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