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来,我的身份都是编辑兼作家。岗位是一家晚报的总编,业余被叫作散文诗人,出了几十本散文诗集,还在 1991 年加入了作家协会。十多年前退休后,宅在家中继续写作,就是名副其实的“坐家”了。
我的散文诗属于“生活流”,写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身边的人间烟火。其中有一本以我的孙子为主角的散文诗集《爷爷在婴国》。这本书从一位爷爷的角度,跟踪了孙子从出生到三周岁的全过程。通过持续三年对一位婴儿的即时性观察,用婴儿成长各阶段一个个生活化细节性的镜头,及爷爷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悟所得,记录了一位婴儿成长的艰辛,一位爷爷同孙儿一起成长的快乐,及作者对亲情、对生活的赞美。后来他上幼儿园,把这本书送给了班上的老师与小同学时,就不无得意地告诉人家:“我的爷爷是作家。”
才过了几年,他转眼间成了小学五年级生。一天回到家,他说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为《一个熟悉的人》。我问他准备写谁呢?不料他却说,就要写你。题目就叫《我的“作家爷爷”》。哦,现在轮到他来写我了。
他的作文里先写了两件与作家有关的事。
一件是他到校外课堂上写作辅导课。(不知大家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感觉,尽管家里就有一位内行的人,但小孩的父母认为,请外面的老师总比家中的教得好。)我送他到了教室门口,老师却跑出来同我打招呼,叫着“老师好!”孙儿很奇怪,问:“老师怎么认识我爷爷?”老师说。“你爷爷是作家呀,跟我在同一个微信群里,我还经常读你爷爷的作品呢。”他的老师称我为“老师”,让他不得不对我另眼看待了。
另一件是读四年级时,我见他正在读的一篇课文,作者是吴然。我就说:“这位作者是我的朋友喔。”孙子不大相信,就说:“如果是真的,你请他给我指导一下好吗?”于是我给老朋友发了微信,吴然很快就回信了:“我和你爷爷是好朋友。知道你今年读四年级了,真快呀!几年前还读你爷爷写你的诗呃!三年级上册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和四年级上册第二课《走月亮》,都是我的作品。两篇课文,特别是《走月亮》,都有散文诗的意味,这是你爷爷非常熟悉的。虽然只要求背诵其中的一段,其实全文背诵都不难。整篇课文有散文诗的意味,你可以让你爷爷讲给你听。”接着,吴爷爷给他寄来了两本与教材配套的书。他把信与书拿到班上,把老师与同学们都高兴坏了。
他写完了这两段,就跑来问我,还有什么事可以写吗?
我说,可以写爷爷的爱好呀,比如每天晚上看球赛。我是几十年的老球迷了,篮、排、足、乒乓、羽毛球,就连冰壶、斯诺克,什么比赛都看,有时甚至迷到废寝忘食的程度。
孙儿说,爷爷就这点不好。我们吃饭时不让看书、看手机、看电视,可是你经常捧着饭碗看球赛的现场直播。我只好解释说,直播新鲜热闹,牵动人心,不及时看就看不到了。过后看录像,知道结果就没味道了。真球迷都是要看直播的。吃饭时看电视确实不好,也只好请原谅了。
给他讲这些时,乒乓球世界杯正在进行。王曼昱对日本张本美和以0:2、1:3总分落后,连追两局后3:3打平。决胜局把我和孙子搞得比球员还要紧张,最后王曼昱以两分险胜时,我们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我对孙子说,你就把这次也写上吧。
他却有了疑问:看球与作家有联系吗?
我说,有呀,作家要扩大视野,认识世界,熟悉社会,热爱生活,积累素材,酝酿感情,关心世态与人心,要学习、了解的东西多着呢,这样才能写出好的作品呀。
孙子“哦”了一声,看了一眼他所熟悉的“作家爷爷”,继续去写他未完成的作文了。
(2025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