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后的一场场雨,将大地洗得发亮。晨雾未散时,满街的枝桠已缀满紫云,去年冬日嶙峋的枯枝,此刻正托着千万朵绢纱似的花。风过处,几片花瓣落在路边房屋的玻璃顶上,像谁遗落的胭脂扣。
人们常说这花是报时鸟。从前骑车上学,我数着掠过头顶的紫雾,曾听父亲絮叨:"等花铺满柏油路,就该给你妈换竹席了。"后来读到《续齐谐记》里三荆同株的典故,才知这挤挤挨挨的花簇,原是一树拆不散的手足情深。紫荆花是骨肉情深、家庭和睦的象征。
翻开那年我们聚会相册,泛黄相册里大家并肩站在紫荆树下,花瓣落满的肩头。原来草木亦通人性,纵使尘满面鬓如霜,依然守着岁岁归期的承诺。
此刻站在假山上俯瞰,满园流淌着紫色的河。穿校服的少女踮脚嗅花,白发夫妇搀扶着捡拾落英,跑步的青年在花雨中扬起年轻的脸。八十年代栽下的行道树,根须早已在地下握紧了彼此的手。暮色渐浓时,路灯将花影投在归家者的衣襟上,恍如故人轻拍的掌心。
文人墨客大都喜爱紫荆花,古代写紫荆花诗词很多,都写出了紫荆花的魅力。唐代诗人韦应物有一首《见紫荆花》写得很妙。全诗如下:
杂英纷已积,含芳独暮春。
还如故园树,忽忆故园人。
暮春时节百花凋零,唯有紫荆独绽。诗人由异乡紫荆联想到故园花树,勾起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字字浸透游子乡愁。紫荆象征着对家乡和亲人的眷念。
紫荆花常被用做爱情信物,传递不离不弃、忠贞坚定的挚爱之情。
紫荆花那淡淡的紫色,像是天边的彩霞,像绽放在夜空中的烟花,春风携带着它们的香气,四处飘逸,让人神清气爽。紫荆花的花朵紧紧簇拥在枝干上,风雨袭来,它们不会轻易凋落,体现了坚韧的生命力与不屈的精神。
香港区花即为紫荆花,这是为了纪念香港抗英烈士,区旗上的紫荆花图案,其花蕊以五颗星呈现,这与中国国旗上的五星相呼应,深刻寓意着中国与香港之间紧密相连的关系。而区旗仅采用红白两色,更是对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政策的生动体现。
紫荆花的花瓣在春风中纷纷飘落,在积水里旋成小小的舟,载着暮春的絮语漂向下个渡口。而我知道,当蝉鸣撕开暑气时,深褐色的荚果正在某处悄悄孕育着,等待某个湿润的清晨,把紫云重新缀满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