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以花为媒,赴一场春天的约会。
三月,注定是个诗一样的月份,一朵花便是一行诗,一树柳便是一阕词。
三月的旺草,便是绿水戏阡陌,菜花迎宾朋的人间胜境。
旺草的三月,便是绿水绕青山,大地抛碎金的美丽季节。
旺草,一个美丽的黔东北小镇,坐落在大鹿山下,芙蓉江畔。有着丰富而久远的人文历史,据《续遵义府志》载:“旺草之名,伊始秦汉夜郎,为牂牁之‘望山草塘’之简称。”早在一千九百多年前的东汉时期,汉儒先贤尹珍(字道真,东汉牂牁郡毋敛坝人)先生远道赴洛阳求学,拜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为师,刻苦研习五经文字,接受儒家道德文化思想洗礼,学习长达八年之久,终于成为了当时名噪京师的文学才俊,被东汉王朝任命为荆州刺史。但他不愿为官,回乡在旺草创设了“望山草堂”。全身心投入教育,终身以启蒙教化为己任,深受当地及周边地区民众的推崇与敬重。后来,人们改“望草”为“旺草”,寄托了人们希望“望山草堂”永远兴旺之意。旺草,因草地而得名,一直沿用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
今天的旺草,在新时代浪潮下,正在绘就一幅文旅融合的生动画卷。
“稍微靠右移一点儿,嗯,好的,就这样,表情自然一些,一、二、三……”男子为心仪的女孩摁下了定格键,记下了美丽的瞬间!
“咦,小朋友,别挤,阿姨照了你就来!嗯,站好了,比个手势!”中年大叔为一身娇贵的妻子摁下了抖音的暂停键!然后站在路边细细品味。那脸上的笑容是艺术与生活的最好诠释!
不远处,一曲《油菜花开》在路边响起,一群退休老奶奶一身红妆,在油菜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精神,伴着旋律,踩着鼓点,将时代的生活演绎得多姿多彩!
……
三月的旺草,正在以满地碎金吸引着八方来客。置身油菜花海,我不禁有些纳闷:这里的油菜花为啥开得这么粗野?如果家乡长碛的油菜花称得上小家碧玉,那旺草的油菜花就算得上大家闺秀了。长碛的油菜花在洪渡河的宠爱下多了几分娇贵,而旺草的油菜花在大鹿山的呵护中增添了几分大气。
油菜花是寻常的,在普通人家的阶前屋后、田边土角随处可见。但寻常中又多了几分执着与质朴。油菜籽在金秋时入地,遭遇严寒,历经霜雪;又在暖春里抽芽、吐蕊,满眼绿意,一地金黄。其中冷暖或许只有它自己才能明白。人们在阡陌间“抖音”,在花丛中合影,在景点前依偎,除了啧啧称赞,估计很少有人去关注油菜花在金秋里孕育,在寒冬里抽芽,在春风里吐蕊,在初夏时成熟的漫长煎熬。一地金黄的背后,或许亦藏着不少的辛酸与苦楚。但它却默默无闻地将一地的金黄回馈给多情的土地。诗人艾青曾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旺草的油菜花为何绽放得这么“肆无忌惮”,为何争艳得如此张扬,或许亦是深爱着旺草这片土地,更深爱着这片土地上勤劳朴实的村民。
漫步路边,忽然想起儿时就能熟诵的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或许是天空不作美,在旺草的天空中,我没有看见翩翩起舞的蝴蝶,亦没有见到追逐蝴蝶的儿童。估计他们沉浸在书声琅琅中,在追逐大人寄予给他们的梦想。置身于万亩油菜花海,我仿佛听到一位辛勤耕耘的智者喃喃自语:“时间不语,静待花开!”而我们今天,似乎都在奔跑着生活,快节奏的日子让我们难以静心去梳理一下自己零乱的心绪。连一次郊外踏青都变成了奢侈,更不用说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了!
步入路边的美食区,摊位依次排开,各类小吃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酥脆可口的葱油饼、小巧玲珑的糕点、鲜香软糯的米皮、风味独特的烤红薯……游客们一边吃着美食,一边漫步在油菜花田旁的小径上,感受微风中油菜花摇曳身姿带来的浪漫,享受味蕾被美食点燃的愉悦……
带着油菜花的芬芳,带着旺草的葳蕤,带着旺草人民的热情,亦带着旺草的期待,离开了旺草。
这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让我感受到旺草小镇从田间到舌尖、从指尖到心间的多重魅力。勤劳朴实的旺草人民,正在用智慧的双手绘制一幅时代的画卷:乡村的春天从不单调——它可以是文艺的、美味的、热闹的,更是每个人心中向往的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