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散文

家乡的油菜花开了

作者:熊平   发表于:
浏览:14次    字数:1335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25篇, 月稿:25

  三月的风裹挟着暖意,拂过锦江水面,捎来了春天的请柬。

  发小发来老家农村的油菜花海视频,金黄波浪溢满手机屏幕。紧接着电话响起,洋溢着热情,连声音都浸满了阳光:“油菜花都开疯了,你回不回来?”

  是啊!这个时候的广安老家,油菜花正如火如荼地绽放。今年的花开得更加肆无忌惮,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疯狂。

  手指无意间划过屏幕,仿佛触碰到了家乡春天温暖的气息。我那川东渠江畔的老家农村,这个季节正被数千亩油菜花海点燃成金色国度,层层叠叠的油菜花田地高低错落,如同打翻了调色盘,将春色泼洒得酣畅淋漓。

  记忆里家乡的油菜花,总是与清明时节的细雨缠绵。每到春天,蛰伏了整个冬天的油菜便醒来,青茎顶着嫩黄花蕾,像举着千万个金色小喇叭,在某个温润的清晨觉醒了沉睡的梦,吹响了春的序曲。

  房前屋后的油菜田、坡坡地便是我们儿时的乐园。折几根花茎编成王冠,掐几朵小黄花别在跟着疯跑的小女孩发梢,金粉便沾满双手。

  我们常常在花丛里捉迷藏,没过头顶的油菜花秆便成了金色迷宫,蜂群的嗡嗡声就成了最好的掩护。等到玩累了、疯够了,就躺在油菜田间地头,看流云掠过花海上空,将斑驳陆离的光影撒在摇曳多姿的花浪之间。

  宋代诗人杨万里笔下的“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恰是我懵懂少年时代的生动写照。

  油菜花开了,整个乡村都沉浸在甜润的空气里,养蜂人的帐篷像蘑菇散落在花海边。

  这个时节,母亲总会用新榨的菜籽油煎上好的麦面饼,新鲜的饼香从灶台间弥漫开来,馋得邻家大黄猫也在门坎边上探头探脑地张望。

  后来读了《天工开物》,才知道这平凡的农作物却珍藏着如此的玄机:“取其籽榨油,燃灯甚明,食之滑美。”在千百年农耕文明的基因里,油菜花不只是春天里的靓丽风景,更是流淌在生命中的金黄乳汁,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来成都定居后,我曾试图在家里的阳台上种过几株油菜。钢筋森林里小小的几株油菜花终究单薄了一些,开不出农田里那般铺天盖地的气势。

  每年春分前后,窗外的梧桐新绿时,我总是不自觉望向南边——这个时候,在老家屋前的石坝晒场上,母亲在翻晒新收的油菜籽了吧!

  前日周末去往西郊温江,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金箔似地镶嵌在绿浪之间。摇下车窗的刹那,混合着泥土芬芳的花香汹涌而入,恍惚与三十多年前渠江畔的气息重叠了。当地的朋友介绍说,这是特意种植的绿色观光农业带,城里人来踏青时可赏花拍照。

  这让我想起视频里老家龙台镇通往县城新修的快车道。公路穿行在数十公里的油菜花海间,三三两两的游人正举着自拍杆,与当年我们沾满黄泥巴的赤脚形成奇妙的对照。

  发小在朋友圈晒出他家经营的农家乐菜单,“清炒油菜苔”“菜籽油焖竹笋腊肉”这些老味道土菜,如今却成了招徕食客的招牌菜。

  清明回乡祭祖时,发现老屋前的油菜田变成了停车场。站在祖祖辈辈耕种过的田地旁,看蜜蜂依然在油菜花间飞舞,我忽然明白,有些东西永远不会被AI时代扬弃,就像细若芝麻的油菜籽,只要在秋季种下去,总会在春天里破土而出。

  路过府河边的活水公园,园艺师正在用盆栽油菜花拼出“春满人间”的字样。我走近细看,金黄花瓣上还沾着露珠,恰似家乡渠江蒸腾的雾气,穿越千山万水,轻轻地落在我的眉睫间。

【审核人:凌木千雪】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61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田园散文

查看更多田园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