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散文

千般万爱梅花情

作者:朱永宽   发表于:
浏览:51次    字数:2447  电脑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27篇, 月稿:27

  独览梅花扫腊雪,梅花香在无寻处。

  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一天一夜,天地间一片洁白。

  清晨,我踏着碎雪准备上街买菜。忽然看见小区里的几树梅花,顶着雪儿,悄然开放着,那鲜红的花骨朵儿,在白雪的衬托下,煞是好看。这使我想起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不畏严寒,在最冷的时节傲然绽放枝头,这是多么需要勇气,又显示了多么高洁的情怀!梅花,也许是你睿智独立的个性,更是你天生丽质难自弃,你才在万花纷谢一时稀的严冬独自开放么?!。

  古往今来多少迁客骚人苦恋着梅花,对梅花爱之深,情之切,著名作家贾平凹说:“平生人债都还遍,只欠梅花数行诗。”可见,多少文人骚客对梅花独有情钟。

  梅与兰、竹、菊称为四君子,也与松、竹称为岁寒三友。中华文化有春兰、夏荷、秋菊、冬梅之说,梅花凭耐寒特性成为冬季的花。梅入诗、词、书画、乐曲不胜枚举。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时我还在老家农村。我的一位堂伯是个私塾先生,写一手好毛笔字,春节时家家户户都求他老人家写春联,他每年必写的两副春联是“万业农为首,百花梅最先”、“秋菊傲霜笑,冬梅斗雪开”。我问堂伯为什么,他笑眯眯地对我说:娃嘞,在百花中,我最敬佩的就是梅花,她契合了我们农民的品质,默默无闻地生长,默默无闻地开花……

  关山月、谢稚柳是我喜爱的画家,特别是他们笔下的梅花,素雅高洁,富有神韵,寥寥几笔,勾勒出了梅花凌寒傲雪的大无畏精神。艺术类与梅相关的更是数不胜数,如京剧梅派艺术,古典乐曲《梅花三弄》,现代歌曲《梅花泪》《一剪梅》等等都是达到了艺术的高峰。

  古往今来多少诗人墨客咏梅唱梅作品不计其数。“的的孤芳冰气魄,疏疏冷蕊雪精神。”宋人黄庚写的《梅魂》,深情地把梅花称为美人的魂魄,而这灵魂和气魄又是孤冰的,梅花是纯粹的象征,先有美的精神,才有美的骨肉。这是黄庚对梅的精神品质最好的诠释。在众多的梅诗中,北宋诗人林逋的咏梅诗独树一帜:“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它像一幅画,永远定格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既感受到梅花“凌寒独自开”的高洁品性,又使我们感受到“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的淡雅。

  宋代词作家辛弃疾一首《临江仙·探梅》词,用一种极为细腻的笔触,写出了梅花在冰雪严寒中的风骨和姿态,直言自己对于梅花的喜爱。“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辛弃疾说:虽然我现在感觉自己人生无趣,好像步入了老年似的,惜花之心虽已减半,但因为我心中一向十分喜爱梅花,所以我不怕辛苦劳累,绕着江村去探寻梅花的踪迹。

  梅花还获得过众多政治家、领袖人物的青睐。无产阶级革命家瞿秋白、中国共产党领袖毛泽东的咏梅,他们灵犀相通,各具神韵。瞿秋白的《卜算子·咏梅》在诗心的抒发、精神的展示、境界的提升、艺术的创新诸方面,皆具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其进行深入而全面的研究,对于了解瞿秋白的心灵世界、革命情怀以及诗学美学思想,具有重要的价值。

  毛泽东的咏梅诗借用陆游的原韵,但整首词所反映出来的意境却截然不同,故作者说:“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已是悬崖百丈冰,尤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在风雪连天、寒冰百丈、百花凋零的环境中;唯有梅花花枝俏丽,百倍精神,最先向人间报告春天的消息。“待到春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主席的《咏梅》,大气磅礴,格调不同凡响,古今中外的诗人难以与之相比。这首词,写得很蕴藉,句子极俏丽,使人一读再读,越咀嚼,越有味道。词的上阕主要写梅花傲寒开放的俏丽身姿。下阕是对无私无欲的梅花的礼赞。毛泽东的梅花赞歌,其实就是心灵的赞歌,更是伟大时代的赞歌。通过梅花的形象和风格,可以使我们想象到坚持真理、英勇卓绝的革命者的高贵品质。

  毛泽东笔下的“梅花”使我们联想这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更代表了先进的无产阶级群体。陆游笔下的“梅花”生长在“驿外断桥边”,在凄风苦雨中支撑,而毛泽东笔下的“梅花”与漫天的飞雪为伍,在“悬崖百丈冰”时,傲霜斗雪成长。陆游笔下的“梅花”寂寞无主地开放,在黄昏中独自发愁,颓唐哀伤。而毛泽东笔下的“梅花”在春天即将到来时绽放,自豪,乐观。陆游笔下的“梅花”“无意苦争春”,与世无争,明哲保身。而毛泽东笔下的“梅花”“只把春来报”,要把春光迎到人间,无私奉献。陆游笔下的“梅花”“一任群芳妒”孤芳自赏,无可奈何。而毛泽东笔下的“梅花”在山花烂漫的花丛中尽情地欢笑,永远与百花绽放在一起。陆游笔下的“梅花”最终结局是“零落成泥碾作尘”,被人遗忘。而毛泽东笔下的“梅花”迎来了百花盛开的春天,在春天里得到永生。

  言为心声。“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国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国际上敌对势力沆瀣一气,反华逆流甚嚣呈上。毛泽东《七律。冬云》吟出了:“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显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高度政治自信和革命浪漫主义的宏伟气魄。

  歌以咏志。谁说梅花没有泪,只是冰雪还没有寒透梅花蕊。不经冰冻三尺雪,何来梅花扑鼻香。台湾歌手费玉清歌唱的《一剪梅》唱出了无数喜爱梅花爱好者的心声:“雪花飘飘,北风呼啸,天地一片苍茫,一剪寒梅,傲立雪中,只为伊人飘香。爱我所爱,无怨无悔,此情长留心间”。

  然而,我更喜欢歌剧《江姐》中的红梅,因为它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昂首百花千万朵,香飘云天外。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

  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结束语时说“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和高度政治自信文化自信。这句诗是来自王冕的《墨梅》:“吾家洗砚池边树,个个花开淡墨痕。总书记借物抒情,借梅自喻,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生态度和高洁的情操。

  雪还在下着,风扬碎雪击面。霜后暖雪后晴,明天,必将是一个清朗的乾坤;雪里的红梅还在开着,它定是在深情地呼唤着春天的来临。

【审核人:凌木千雪】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88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抒情散文

查看更多抒情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