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感散文

寒石:怀念父亲身上的弹痕

作者:寒石   发表于:
浏览:77次    字数:1656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秀才   总稿:208篇, 月稿:0

  我读初二时,是八零年,父亲刚好退休,据此推算,父亲今年冥寿一百零四岁,掐指一算,父亲去世已二十八年。但父亲不时出现在我的睡梦里,梦中有欢乐,也有悲伤;清明节即将来临,缅怀先父,有说不尽的思念。

  我和父亲的关系一言难尽。幼年儿童期,父亲在外工作,母亲早逝,记忆中的父亲是缺位的,我常受别人家孩子霸凌,因此养成内心自卑、骨子里不服输的脾性,伴随一生。

  我读初中时离开村子,父亲已再婚,我有了继母,初高中五年,我与父亲关系若即若离,学校与家两点一线,后来住校,记忆中的父亲除对我严厉外,我陪着他承受着重组家庭不温不火的寄人篱下的生活压力,我与父亲的感情乏善可陈,遥不可及。

  对父亲的认知中,值得一提且陪感自豪的是,我在别人传闻中证实了父亲身上因参加革命冲锋陷阵留下来的荣誉般的弹痕,让我内心升起无比的震撼与傲娇。

  初三的一天下午,我回家吃饭。夏日闷热的天气,人们均单衣露腿,保守而年高的父亲敞开上身的半袖,卷起长裤至膝盖以上,饭后的我时间宽裕,没及时返校,坐父亲对面不足半米,一眼自上而下看清父亲身上的弹痕,右颈部与锁骨上两处明显而深陷的弹痕,左侧小腿上有三处深凹弹痕,我好奇地问,爸,你身上有多少处弹痕?

  父亲侧转身,撩起上衣,让我看他侧背的弹痕,用右手把身上的所有弹痕指给我看,那些子弹头或炮弹爆炸的弹片嵌入身体的部位,因损伤导致的弹痕有的浅,有的深;有的周围损害多,有的损坏少,这些弹痕与一般受伤留下来的疤痕完全不同。

  父亲说,他前后两次入伍,最早是1935年第一次参军,成为早期红军,驻扎在陕甘宁防区,未参加过战斗。十年后转业回家。1946年,胡匪进犯延安,他二次入伍成为解放军,他入伍就成为机枪排排长,南下参战,在解放宝鸡的战斗中,他们排冲在最前面,他身负重伤,昏迷三天后才醒过来。

  父亲说到颈部弹痕时,他醒来护士告诉他,子弹从他的颈部大血管边上溜过,偏一点就没命了,父亲说得时候,语气中有些许叹息,但似乎轻描淡写,当时,我理解不了父亲对自己负伤这么严重,为什么却没有惊恐与悲怀,难道他真的无惧无畏吗?

  随着岁月流长,我越来越读懂了父亲。父亲在叙述自己战功之际,应该想到了倒下去的无数默默无闻战友,一将功成万骨枯,他是无名之辈,能九死一生,是值得庆幸的。他也是清醒的,能好好地活着就是胜利。父亲复员回家后,从当时的公社再到县城的工厂,一直以八大员身份默默地工作,即便他的老红军待遇至死没有得到认可与解决,他也不争功,不争利,直至退休,直至生命尽头。

  我从父亲身上弹痕里也品味到了父亲的内在品格,他一生忠厚老实,敢于付出。父亲的这个品质我是从忌恨到最后的释然放下。父亲前后两次婚姻,但仅留下我唯一血脉,父亲在母亲去世后十多年再婚,为了继子继女他付出了后半生的所有,在我上大学求学、工作后结婚生子等重要人生阶段,父亲是缺位的,我结婚时,唯一至亲的他不在身边,也没资助我一个铜板,这于他而言或许因再婚的无奈,对我而言却是难以忘怀的遗憾,为此我的恨意很久难放下。

  记得有一年我领着妻女利用寒假去看望七十多岁的老父亲,赶上父亲佝偻着身躯给继女家挑水,不小心摔倒,幸好没掉下悬崖,湿了衣服,问题不大,我很恼怒,继女说她不让父亲挑,是父亲主动所为。此事让我更加理解了父亲的忠厚,父亲寄人篱下,有退休工资,也不愿意吃闲饭,或许父亲有说不出的无奈,和言不尽悲苦心绪,究竟什么心理让如此高龄的父亲也要力仅所能做事,只有天堂的他知道。

  数十年来,我从心底里重新认知先父。父亲身上的弹痕给我留下深深印痕,伴随时间流逝,我放下了恩怨,记住了那些深深的弹痕,没有那些弹痕或许就没有我,也没有我的今天,一切都是上天安排的缘分。我记住了先父作为男人曾经叱咤战场的辉煌,勇勇无畏,死里逃生;我也传承了父亲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品格。父亲,永远的父亲,不论如何他是我心中倒不下的丰碑。

  提笔写下千字,缅怀先父,记住他身上留下的弹痕,告慰天堂上他的在天之灵,父亲!您的子孙甚好,您可含笑九泉,千古!

【审核人:凌木千雪】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14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伤感散文

查看更多伤感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