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散文

“炮”之情(散文)

作者:一叶草   发表于:
浏览:123次    字数:2683  原创
级别:文学秀才   总稿:38936篇, 月稿:46

  日月如梭,新的一年走马灯般地又来到了面前。即是说,玩炮仗就成了我们小伙伴儿最拿手也最为开心的过年好戏了!虽说今年新冠疫情尚存,为文明起见过节也不提倡放鞭炮,但儿时那关于玩鞭炮的快乐情景还总是于脑海中时时闪现,光芒四射,灼然悦目,挥之不去。

  一、卷炮

  卷炮,土法制造“二踢脚”。

  只要有人做,就想去尝试,要不有人说,十二三的半大小子,气死老子。找到要好的小伙伴王小四一拍即合。卷炮首先要有火药,拿钱买,没有,找爹娘要,别想,只有自己动手一条路。几经打听,得到火药配方,硝土、木碳、硫磺。硝土,村子里年代久远的厕所、猪圈、牛棚、老宅墙根上比比皆是。那时候,我俩寻觅几块碎玻璃和破瓦片,再从家里偷出来一只爬满裂纹的旧碗,找一处硝土多的地方,蹲下就刮,那管什么香臭。硝土很硬,粘在灰色的墙砖上比狗皮膏药还紧,再加上我俩年龄小、力气弱,刮了好几天才刮满那只旧碗。木炭好找,等娘做饭时,找根木柴伸进灶火里,“咕哒、咕哒”帮娘紧拉几下风箱,木柴就变得通身透红,抽出来,猛地插进柴火灰里,片刻闷灭,拔出来凉一凉,用小刀开始刮,一层一层,直到把这根木柴刮完为止。硫磺,须用钱,费了不少周折,最后还是我爹好说话,给了五毛钱,到药铺里买了一小块。三种材料配齐,碾成粉末状,掺和掺和晾干,拿一张纸倒上一点儿,划根火柴点燃,“嘭”的一声随着一股青烟飘散空中,火药制造成功。

  下一步就是卷炮筒。卷炮筒时需要一根小拇指粗细的木棍。这木棍一是必须硬,二是木棍中间须留有一个小洞,用于炮捻引燃第二声炮响。那时,我俩找了几根枣木棍儿,削皮、烫洞,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做好。做好后试着用牛皮纸卷出三个,装上火药,立在一块砖头上点燃。第一个炮捻没有把炮筒内的火药点燃,只有重新安装炮捻,另一个第一声飞起一米,第二声“炸膛”,震得我俩耳朵“嗡嗡”直响,第三个还算争气,第一声飞上天空足足有二十多米,但第二声就有点丢人了,它没有发出震天的响声,而是突然冒出火焰,“呲呲”着掉向地面……

  我俩土法制造出来的“二踢脚”,因为质量问题,爹娘不允许大年初一在家里燃放,但终究没有发生意外,另一个叫张增国的小伙伴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在卷炮时,因为一个叫朱二憨的用手指弹了一下燃烧着的蜡烛火苗,恰巧将火星儿弹到了火药上,瞬间点燃,张增国当场被火药烧伤,治疗后,脸上留下彩云般的疤痕,至今还被村民戏称为“老花”……

  二、放炮

  那时的农村虽然贫穷,大年三十晚上和大年初一早上燃放“二踢脚”却是家家户户都不甘落后的。记得那时我爹宁可少抽几包烟也要多买些“二踢脚”。

  大年三十晚上,我娘会紧盯墙上的挂钟,等到十二点分秒不差,便督促我爹放“二踢脚”,一直将100个“二踢脚”放完为止,美其名也,嘣穷气。大年初一早上一般是放六个,或者十二个“二踢脚”,这时候,燃放“二踢脚”的数量就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必须燃放在街坊邻居之前,这叫,抢头水。抢头水时燃放“二踢脚”也有讲究,比如,燃放完六个,有两个只响了一声,那就得再燃放两个,假如后两个又有一个响了一声,就必须再燃放一个,直到够六个响两声的“二踢脚”,才可罢手,名曰:好事成双。吉利。

  记得大年初一,被娘叫醒后,迷迷糊糊中,我会用小指头捅破窗户纸,用一只眼睛向外张望,院子里漆黑一片,只有娘在一只只小蜡烛的微光中忙碌,一会儿向铁锅里添水,一会儿拉风箱向灶火里添柴,一会儿催促我们快点起床,生怕煮饺子晚了,头水被别人抢走。

  三、玩炮筒

  炮筒:“二踢脚”燃放后的“空炮壳”。玩炮筒,风行于六七十年代正月里的农村,是我们那一带半大小子们最喜欢的一种游戏。

  那时候,半大小子们为了拥有更多的炮筒儿,从大年三十晚上十二点第一个“二踢脚”炸响夜空,到燃爆声连成一片的大年初一五更天,村里的大街小巷到处是他们奔跑的身影。他们拿着手电筒,抑或是提着气死风灯,仰着一个小脑袋,时而踮着脚尖儿倒退,时而竖起耳朵驻足倾听,一双眼睛始终盯着天上炮筒儿降落的方向,发现了,便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飞跑过去,生怕炮筒儿被别的小伙伴抢了去。及至听到爹娘喊回家吃饺子的吆喝声,身上的各种兜兜里已经装满了大小不一的炮筒儿。

  捡炮筒也是一件危险活儿,但大多数半大小子极其聪明。当有的“二踢脚”第二声没有炸响,从天上垂直降落到地面时,他们大都不会马上用手去捡,而是用脚踩住,使劲儿前后搓几下,这样有两大好处,一是能将炮筒中间的粘土块踩碎,窒息尚未熄灭的炮捻,以防“二踢脚”突然炸响第二声,二是把炮筒踩在自己脚下,别人不能来捡。也有胆儿大的,直接去捡,结果被“二踢脚”突然炸响的第二声,炸伤了手指头的、烧坏了衣服衣兜的都有。

  那时候,村子边上空旷的麦苗地,是半大小子们玩炮筒的最佳场地。不过,这个“玩炮筒”不是小孩子之间的纯游戏,而是要赌输赢的,谁输了炮筒就会易主。

  炮筒也分三六九等,一般拿粗炮筒的不跟拿细炮筒的玩,拿细炮筒的不跟拿半截炮筒的玩,这些半大小子们玩炮筒也讲究对等。记得那时村西头的王二孬玩的最好。

  玩炮筒可以二个人玩,也可以三到五个人玩。首先是大家站在同一条线上猜拳,谁输了就把炮筒儿扔出去,让其他人用炮筒瞄准了投,一旦投中,炮筒就属于投中的人,投不中,其他人接着投,直至一个人把其他人的炮筒都赢完了,这局才算结束,不过,你要感觉确实玩不过对手,是允许中途退出的。

  王二孬投炮筒好像是娘胎里带来的有准头,没有人能赢了他。

  投炮筒时,半大小子们大都是将炮筒横握手中,用食指第一关节内测钩住炮筒顶端,其它四个手指头捏紧炮筒的尾部,然后闭紧左眼,将炮筒尾部放在右眼珠子上瞄准,用力投向目标,十次有八次不会投中;王二孬则不然,他很少像其他小伙伴那样认真的去瞄准,他只是将右胳膊弯曲微微上扬,右手抓牢炮筒,上下抖动三到五次,很随意的投过去,十投九中。玩到最后,小伙伴们都对王二孬的投掷准头犯怵。

  但有一个人非常不服气,那就是黑猴子。黑猴子投掷炮筒从来双眼不闭,投掷动作也与众不同,他将右胳膊向外平伸,抓着炮筒的手前后抖动,尔后小臂突然发力,将炮筒高速投向目标,也是十投九中。

  玩着玩着,就变成了他俩的“表演赛”……许多年后,他俩双双参军,就因为他俩在军区大比武中投手榴弹又远又准,双双被送到军教导队培训,毕业后提干了。

  近几年新冠肆虐,别说平时,就是正月里也难以闻到“二踢脚”散发出来的火药味儿。虽然现在的半大小子们对卷炮、放炮和玩炮筒儿提不起兴趣,但它给我们那一代人带来的童年乐趣却是很难忘记的……

【审核人:站长】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44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散文美文宁静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名家散文

查看更多名家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