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散文

立夏

作者:丁立梅   发表于:
浏览:11次    字数:1379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31篇, 月稿:31

  1

  ·

  立夏

  🌿

  前人给节气取的名字,真是一个赛一个的生动,比如惊蛰。比如清明。

  还有立夏,和后面的小满、立秋、白露之类的。

  太阳一升高,夏天就站立起来了——起初我是这么理解的。可是不,前人说,“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哦,原来,这里的“夏”,是指大。它在昭告天下,万物长大了。

  万物也真的在拼了命地长。花事已过,绿在成批量繁衍。该挂果的树木,都挂果了。像桃树和梨树。它们已然一身绿装,枝条上趴着密密的果,也是绿得透透的,跟翡翠珠儿似的。麦子已吐出绿绿的穗子,微风过处,绿波倾荡。油菜们缀一头一身的籽。桑树地里的桑叶,肥绿得泛滥。蚕事已登场。

  小孩子是很喜欢过立夏的,因为,有煮鸡蛋可吃。对于难得见到美味的穷家孩子来说,那无疑是值得期待和欢欣鼓舞的。“立夏到,吃口鸡蛋好长肉”——我们都会唱这样的歌谣。立夏这天,再节俭的人家,也舍得煮几只鸡蛋,分给孩子吃。我奶奶还特地关照,要躲到麦田里去吃啊。

  自然乐得遵从。我们握着那只温热的鸡蛋,直奔着麦田而去,一直奔到麦子深深处。各人挑选一处隐蔽地,把自己藏藏好。像小鱼钻进绿绿的水草里。刚剥开蛋壳,一股子蛋香,就直钻鼻孔。蜜蜂在旁边嗡嗡闹着要吃,不给。蚂蚁在地上喧闹着要吃,不给。我们小口小口享用,一口蛋白,一口蛋黄,真希望天天立夏才好呢。至于为什么要躲到麦田里吃蛋,我们是不管的。风俗里如此,我们心悦诚服着,带着欢喜,带着神圣。

  ━━━━━━━━━━━━━

  (图源:@Alindy-)

  2

  ·

  夏天是站在鸡蛋上头的

  🌿

  夏天是站在什么上头的?毫无疑问,是站在鸡蛋上头的。——如果拿这个问题,问小时候的我,我肯定会脱口而出,说出这个答案。

  夏天当然是站在鸡蛋上头的,故叫“立夏”。

  一到这天,我奶奶就会小心翼翼搬出她那个盛鸡蛋的篮子,数出五只鸡蛋来,一二三四五,一二三四五,她左数右数。我们兄妹四个,再加我一个小娘娘(只比我姐大两岁,也还是孩子),一人一只。

  鸡蛋是搁在粥锅里煮的。我们不时跑去看看,粥熟了没。那急迫与快乐的心,是没办法形容的。好比成熟的蒲公英的绒球球,经风一吹,就漫天飞舞起来,忍不住啊忍不住。那时我的心,就差撑一把小伞,飞上天去。

  寻常日子里,哪里有鸡蛋吃!家里的油盐酱醋,是要靠它换的。我们用的小刀橡皮铅笔,是要紧它换的。也只在家里来了客人,奶奶会在饭锅里蒸上一碗鸡蛋,却要紧着客人先吃。我们被教育着,人要有骨气,不馋,不争,不怒,不怨。我们一般是避开那碗蒸蛋,假装视而不见,埋头扒着白饭,吃完,很快走开。心里却是记挂着的,那碗蒸蛋,客人全吃下去了吗?

  立夏也就成了一个快乐的驿站。它立在鸡蛋上头,等着我们奔过去。四野里一片青绿,麦穗子已灌浆了,粒粒有着青绿的饱满。我们各自寻了一块麦地,握着一只温热的鸡蛋,躲进去,慢慢品尝。

  这是我老家的风俗,立夏时,家里的小孩子,必吃一只煮鸡蛋,且要躲到麦田里去吃。问过我奶奶为什么要这么做,我奶奶也说不明白。我也是到多年后,才明白,世上之事,有些根本不需要你明白。你能因此活出一份快乐,这就是最大的馈赠了。

  今日立夏,我煮了两只鸡蛋,一只给他吃,一只给我吃。且电话我的小孩,今日立夏,记得一定要吃一只煮鸡蛋啊。

【审核人:雨祺】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54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名家散文

查看更多名家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