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

普通人的倔强与不屈

作者:毛鹏举   发表于:
浏览:0次    字数:3514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5篇, 月稿:0

  ——电影《水饺皇后》观后感

  毛鹏举||陕西

  首先要说的是:一个人能被叫“皇后”,无外乎两点:一、大概率是女性(当然,德云社于谦被称为“相声皇后”,属于特例);二、这个人应该是在某个领域做出过非同寻常的事迹或贡献。所以,很明显,“水饺皇后”的故事是讲一位在(做)水饺方面有着卓越成就的女性)。

  需要明确的是:电影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香港,是通过一个“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以及逐渐崛起,伴随着周围环境变迁,折射出香港四五十年来的卓越变化。

  电影《水饺皇后》更像是一个叫臧健和的女人的“成长史”,这个人非常不简单,她的坎坷遭遇以及倔强、不屈,她把一种常见食物(水饺)做到极致,最终凭一己之力让这种速冻食品走出国门,走进日本、加拿大等多国超市,摆上世界华人的餐桌,成为异国他乡的“游子”们念念不忘的“妈妈的味道”。

  饺子在中国不单单是一种可以果腹的食物,它更被人寄托了思念与乡愁,是异地孩子不哭的“良药”,是温暖也是团圆的代名词,更代表了中国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

  影片开始,这位带着两个女儿(蓬蓬蓓蓓),满怀憧憬,迫切想与丈夫(黄汉州)汇合,希望在香港好好生活下去的平凡母亲臧健和(马丽饰),在罗湖火车站,猝不及防遭到恶婆婆的“雷霆暴击”——原来丈夫已经在泰国与有相当背景的女子结了婚,且生下一男孩(已一岁多)。

  潮州人历来只看重儿子,如果女性生不了儿子(比如现在已有两个女儿,婆婆的原话是这是两个“折本货”(赔钱货),地位是很低的,低到:这个恶婆婆及“妈宝男”可以勉强接受娘仨,但前提条件是到了泰国,人家做大,她只能做小(妾),估计地位只能比保姆/女佣高一点点,永远被人看不起(免费劳动力)。

  臧姑娘(臧健和后来的自称)自然是忍不了,她的底线是恳求丈夫留下来,在香港一家四口团聚。但这点小念想,被“装都懒得装”的渣男无情拒绝了。

  丈夫狠心走的那一瞬间,两个懂事的女儿似乎感知到什么,不停地叫“爸爸”,试图挽留;绝望的臧姑娘厉声呵斥(孩子)不要叫,让他走!

  没有任何依靠,更没有积蓄和一丁点收入的母女三人,就像在汹涌澎湃的大海上的一叶扁舟,没有任何方向,也不知道将来的路在何方,无奈无助无望、进退两难,成为这三个人最真实的写照。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这位倔强的母亲需要坚持,她说:“我的命啊,在我自己手里”,当吃饭成为摆在“桌面”上的首要问题时,娘仨开始动脑筋,想办法。

  刚开始的插塑料花(组装洋娃娃玩具),她和女儿们可以通宵干活,虽然一背篓的花(洋娃娃玩具)的手工费只值十几块钱,很微薄,可这是足以支撑她们活下去的惟一信念。

  屋漏偏逢连夜雨,可惜,就在小女儿生病时,需要人照顾,但无人去送接货时,大女儿自告奋勇,结果,她在路上迷路受伤,而此时,香港警方开始地摊式地查偷渡,“筑垒政策”严防大陆偷渡客,可以说对娘仨非常不友好。

  无奈,她们只能坐船,到市中心,投亲靠友,办理临时身份证明。

  租住在红姐(惠红英饰)家里后,臧姑娘干过几份工,早上6点半,给特定的病人打针(病人患糖尿病,而她在青岛当过护士,有护士证,只是香港不认证)。8点后,开始到餐厅后厨,洗数不清的碗,待遇微薄,餐馆老板给上面报的是八百,实际只给她发六百,只因为她是大陆妹(疑似偷渡者,料想她不敢反抗),晚上11点后,清洗电车(类似大陆公交车),几乎是连轴转,没有多余时间休息,也从不到香港其它地方去逛。

  用她的话说:挣点钱,好让两个孩子有尊严地活着。

  由于不会说广东话,所以她不愿去人多处,避免尴尬。她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墓地,最喜欢看墓志铭(想了解别人的一生都是怎么过的)。

  租客里的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比如金先生(王祖蓝饰)滥赌成性,赢了心情就好,输了就要钱(不管这钱是孩子的学费还是什么救命钱),然后打人,收音机音量一调高,所有人都知道他要打老婆、是个典型的“坏叔叔”;还有两个姑娘,白天在出租屋里睡觉(养精蓄锐),晚上花枝招展、浓妆艳抹,没有明说是干什么,懂的人都懂。

  可以说:这里的生活环境极其恶劣,但只要有个栖身之所,风吹不进雨淋不着,有个温暖舒适的被窝,对于臧姑娘及两个孩子,已经相当不错了,从未有任何非分之想。

  如果就这么平淡地生活下去,臧姑娘从早忙到晚,勉强够开销,两孩子渐渐地学会广东话,与同学老师格格不入的环境融入一体,或许也是一种美好。

  可惜一场意外后,这竟也成奢望:洗碗的平常一天,臧姑娘被人撞倒在洗碗池湿滑的地上,她想努力爬起来却始终做不到,无可奈何,她大声叫人,可是当时工作人员都忙于赌马,没人前来帮忙。就这样,她摔伤关节,需要卧床静养,又被诊断出糖尿病,必须留院治疗,需要静养至少一个月以上,她突然感受到冰凉:给那家病人打针,她去不了;餐馆拒不承认工伤,不予赔付且无情地辞退了她,丑恶的嘴脸完全不加掩饰;清洗电车,也没办法去了。

  等于——她将在未来的一月内没有丝毫收入:天塌了!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她接近痊愈时,她给红姐及其他租客端上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众人在品尝这未知的美食后赞不绝口,那一刻,臧姑娘似乎找到了人生方向:卖水饺!

  在糖水伯(袁富华饰)的帮助与鼓励下,她开始在“湾仔码头”摆摊。后面臧姑娘的“北京水饺”品牌名就是“湾仔码头”。

  为什么是“湾仔码头”?在香港,只有码头人最多,客流量大,生意好做。

  这期间,臧姑娘经历世间百态,被警察以“阻路”为由撵着跑(没收过木推车),不断地改良水饺以及面对黑恶势力收“保护费”时的决绝与拼命。

  水饺的“变革”

  1.改变了名称

  最初的名称叫“山东水饺”,香港人当时知道山东的,不多,但大多数人都知道北京,毕竟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在一位客人的善意建议下,臧姑娘把名称改成“北京水饺”。

  2.饺子皮的厚薄问题

  在山东大家都这么吃,皮的薄厚,没有关系,但食材需要根据不同区域(人)的喜好,做好相应的调整或让步,从一个只吃肉馅不吃皮的食客那,臧姑娘开始思考,开始不断的改良,最后,找到大众都能接受的薄饺子皮

  3.速冻的问题

  华哥(朱亚文饰)白天是位严肃且按规矩办事的警察,晚上(下班后)他来吃水饺,吃完一碗,要了一碗(生饺子)带走,说是冻在冰箱里,孩子什么时候饿了,什么时候煮着吃,这一行为给臧姑娘打开了未来发展的思路和方向。

  4.最后是坚决不用“隔夜皮”

  产品如果有问题且知道问题所在,还在销售(不及时处理),那损失的不仅仅是名誉。

  所以,臧姑娘坚持回收当天所有的“问题饺子”,同时得知超市全部下架后(问题很严重),她要求所有工作人员连夜加班,手工擀面,不依赖任何供货商,自己做“皮”,(一定要把下架的水饺用一晚上时间赶出来)确保口碑不受挫,从而保证了“饺子”的质量过关。

  整部影片更像是一个人的成长式的“纪录片”,给人以启示:

  1.人的欲望与野心,需要和能力、环境相匹配

  当蕴藏足够多的力量,想法就是办法,当能力不足时,不要着急,一步一步,一点一点,慢慢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用影片里的红姐宽慰臧姑娘说:“你不靠别人,用自己的劳动和努力去赚钱,不偷不抢,不丢人,为什么要低着头?你应该挺胸抬头。”(谁不比谁差多少,自信起来!)

  2.不管任何时候,善良永远排第一位

  树高三尺不忘根,吃水不忘挖井人,不忘根不忘本,才能做大做强,才能让人信服。

  臧姑娘发达后,在街区偶然邂逅糖水伯,此时的糖水伯很落寞,在拾荒(捡废品),臧姑娘二话没说,直接就带他去店里吃水饺,以恩人之礼待之。

  糖水伯去世后,臧姑娘摆在仅次于母亲的位置,母亲的祭品永远都是一盘饺子,而低一点的碗里会盛九颗汤圆

  3.坚持原则,注重“品牌”

  任何商品要想生存下去,品牌质量是至高标准。

  当然,做人自然也一样。人无品,则无法生存。

  影片结束,除了感喟臧姑娘这传奇的一生外,心里还是会情不自禁地默默地对自己说:努力工作吧,尊严和所谓的面子,其实都是自己给的。你的付出、为人处事,努力,坚持等等这一切的一切,终有一天会被(人)看见。

  所以,不必纠结昨天的失败,今天的没结果,这些并不能说明什么,只是表明暂时没能成功。

  虽然我们每个庸俗的凡夫俗子不可能像臧姑娘那样,在某个时刻,突然厚积薄发,然后在某个人生阶段达到巅峰,但做好每一件事,活好每一天,身处困境(绝境)而不轻言放弃,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可以做到的。

  而这才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

  如果我们用尽全力,也不能到达山顶看秀丽美景,那不妨就在半山腰处,停下来,为自己点赞,鼓掌!

  影片台词:“你开开心心也得过一天,不开心也得过一天,为什么不做一颗开心蛋呀!”

【审核人:雨祺】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53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文学评论

查看更多文学评论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