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精选

微短剧质量应引起重视

作者:林锐   发表于:
浏览:30次    字数:2726  电脑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34篇, 月稿:34

  随着微短剧的火热,市场上文艺作品的价值观导向也俏然地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不合常理、违反常识的微短剧一度被观众热棒,获得超高的播放量,甚至长期霸屏,务必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警惕和正确引导。

  谁能想到,曾被视为影视行业“小透明”的微短剧,2024年上演惊天逆袭。据微短剧行业机构预估其市场规模504.4亿元,同比增长34.9%,而国家电影局市场数据显示,同年我国电影总票房仅425.02亿元,微短剧以近80亿元的优势狠狠反超电影票房。这就是当下中国微短剧的“魅力”和“超能力”所在。

  微短剧数量多、消费群体范围广,七成的中老年用户更喜欢看免费剧,还有一部分群体付费观看,无处不在,无时不占,充斥在所有人日常工作生活中,随时随处都能看到人们在不停地刷着“无聊又无趣”的微短剧,成为了推动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才造就了微短剧流量超越了电影票房。

  微短剧作品内容多数都是很狗血、反常理的,低俗媚俗、暴力血腥、色情擦边的比比皆是,问题内容不断显现,冲击着社会伦理道德底线,扭曲了价值观,且套路化和逻辑混乱等问题日益严重,有些剧情违背伦理道德,如孩子不尊重父母,夫妻之间互相不尊重,日常生活中交流大喊大叫,都是些狗血剧情,引人深思,不合常理,反映出一些编剧导演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不是有问题,一开始起心动念都是歪的。

  从剧本来看追求短平快,从利益来看追逐最大化。这类微短剧广泛流传后,令人无所适从,不知道剧情在崇尚什么、反对什么?在弘扬什么、树立什么?对观众的价值观、伦理观,甚至意识形态、是非曲直观产生严重误导,尤其是对年轻人影响更大。

  艺术高于生活,短剧低于生活;生活中偶有狗血,短剧中全是狗血。微短剧作品质量越来越差。最多的,像什么霸道总裁爱上扫地女、办公室恋情,屌丝逆袭、极端复仇、穿越重生、修仙打怪、甜宠虐恋等等,大行其道,几乎是霸占各类影视频,真是乱象丛生,这些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欲望,在微短剧中得到满足和释放,快餐式观赏令观众得到了所谓的短暂视觉爽感,让观众失去了欣赏真正优秀文艺作品的能力,显然这些微短剧已变成“精神鸦片”和“电子鸦片”,不仅直接影响未成年人,甚至还影响到成年人的三观。

  若是熟视无睹,长此以往,一定会反噬好的微短剧作品。大导演张艺谋曾呼吁人们到电影院看长剧,冯小刚也说微视频不是电影,但这些满足大多数人的“品味”,投其所好。的确,每一种文艺式样流行起来,都是把双刃剑,对文艺传播有着积极作用,但若管理、监督不到位,也会反噬文艺。这是需要人们警惕的!

  这些白日梦的编织,太偏离现实了,对年轻人尤其是对未成年观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潜在的误导。长此以往,可能影响他们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让“躺平”的年轻人失去努力奋斗的动力,有的活得犹如形尸走肉一般,对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或干劲,总想着天上会掉下馅饼,甚至不切实际地想“躺赢”,然而白日梦终有梦醒的时候。

  剧中情节与现实生活的严重不符,编剧情节生搬硬套,一些不能完整塑造人物,甚至可能引发部分人的厌世情绪,许多有过“躺平”经历的人,在经历过现实敲打后,最后发现最初的爽感,一段时间过后会消失殆尽,到头来他们不仅不快乐,反而变得萎靡不振了。

  这是因为娱乐在适度的情况下,才能被感知到快乐,一旦越过了这个“度”,人们就会对娱乐产生“祛魅”的反应。只有回到现实生活的轨道上,活得真实,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价值。

  微短剧野蛮生长乱象的背后,与前期审查制度的缺失不无关系。微短剧也是文艺作品,麻雀虽小但也要五脏俱全。艺术作品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源于历史,记录历史;源于社会,表现社会;不可扭曲生活,扭曲历史,扭曲社会,更不能胡编乱造,偷工减料,急于求成,投放市场造成了社会上不良短视频泛滥,所以,应及时予以综合整治,拨乱反正,还艺术以正道光明。总之,各类自媒体或专业机构更不应该带头搞微短视频来博取流量,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的社会责任。社会上拍摄投放的微短剧,要经得起时间、社会、历史、口碑等检验,还有正利用人工智能AI创作的微短剧等,都要有规范,有审核,有监管,都应该有相关部门把关并纠正错误。

  错误的价值观短剧对受众,尤其青少年影响极坏。因为网络微短剧传播有重要的教化功能,其思想内容核心反映一定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更要契合新时代新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国家已在关注网络空间和网络环境发展,也陆续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法规,明确微短剧实施分类分层审核,但因小程序和App平台共上线微短剧数量多、规模大,单纯逐一审内容难且不及时、全面,仍需转变审核思路,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从源头入手,提升审核手段,严审播放平台与机构,提高其准入资质、运营规范标准,要求平台建立完善内审机制,自查短剧内容,防止含有错误价值观的微短剧流入市场。

  同时微短剧的内容审核应与传统时长的网络影视剧同一标准,同一尺度,相关部门定期检查评估,重罚违规平台以儆效尤。此外,严格实行短剧从业人员资格证审核制也是关键。规范考核标准,考察其对正价值观理解、职业道德及专业能力,确保创作者有正导向和专业力,提升短剧质量,从源头减少错价值观短剧。对播放机构和从业者双重审核,有望建更有效审核机制,净化短剧市场,为受众提供正能量作品。同时,国家要提倡创作者多拍些既接地气又喜闻乐见的人民英雄事迹、爱国科学家的故事等,也要让专业影视机构拍摄更多更有质量的大片头影视作品投放市场,满足观众对高品质文化的需求,引导人们积极向上向好。

  面对这样的局面,微短剧创作必须进行彻底的自我革命。首先,创作者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创作动机。微短剧创作不应该是对市场的谄媚,而应该是对艺术的追求。创作者需要摆脱商业利益的束缚,回归到艺术创作的本质。

  微短剧创作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要么继续沉沦,沦为纯粹的商品;要么浴火重生,重新找回微短剧的价值和尊严。这场自我救赎的道路注定不会平坦,但这是微短剧创作必须面对的挑战。只有完成这场自我革命,微短剧才能真正走出困境,迎来微短剧高质量发展的春天。

  艺术归艺术,资本归资本,资本可以为艺术服务,但艺术不应为资本服务。整个社会需要重新认识文艺的价值。艺术不应该仅仅是娱乐消遣的工具,而应该是启迪思想、净化心灵的艺术。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重建健康的微短剧艺术生态。

  最后,我们相信,一个科学且有力的审核机制和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能够确保网络微短剧作品的整体质量,为有志于微短剧创作者提供明确方向,同时有助于更好地匹配作品与市场需求,推动一个既强调艺术价值又具市场视野的健康生态,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既有艺术价值,又有社会责任的好微短剧作品来霸屏!

【审核人:凌木千雪】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58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杂文精选

查看更多杂文精选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